社交性酒店发展新趋势


国内社交型酒店存在同质化问题,多元化和个性化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得不承认,近三年,“社交型酒店”有点耀眼,有点瞩目。


随着经济逐渐复苏,国内游升级赋能,释放出较大的住宿需求和消费动力,疫情后国内酒店集团在扩张的同时着力布局中高端市场,并带动社交型酒店的兴起。


首旅如家、华住、铂涛以及亚朵等酒店集团纷纷推出社交型酒店品牌。社交型酒店的出现,也促使着酒店中端市场瞄准了年轻一代消费者。


由于疫情过后消费者对社交的渴求,社交型酒店不跌反涨,并且焕发出新的模式,比如线上线下社交与流量的交互。


实际上,社交型酒店是随着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体而兴起的新概念。为了争夺千禧一代客群,各酒店集团纷纷推出社交型酒店,从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入手,探寻酒店的“新属性”。但是早期的社交型酒店往往单一地强调“大公区,小房间”,喜欢采用炫酷、新潮的设计元素。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社交型酒店存在同质化问题,需要进一步细化消费群体的偏好和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社交性酒店发展新趋势


PART 01

社交型酒店“大战开启”


酒店的社交属性并不是直到前几年才出现,大堂、咖啡厅本身就是提供给顾客社交的场地。


社交型酒店是借助酒店的开放性连通性,强化其社交功能的一种生活方式酒店。它通过空间设计、功能打造以及主题活动,吸引客人走出房间,在公共空间享受社交的乐趣,同时也吸引本地居民将其作为社交的场所。


与以“住”为核心的传统酒店相比,社交型酒店更注重设计、公共空间、社群及社区的打造,并通过这些元素来进行品牌营销,增加品牌的黏性。他们能否抓住年轻人的“心”?取得年轻人“欢心”是否意味着能够得到酒店中端市场的天下呢?


社交性酒店发展新趋势

亚朵轻居


PART 02

如何抓住年轻人的“胃”


从国内的目前的整体结构布局来看,国内高端酒店占比5%,中端酒店占比30%,经济型酒店占比65%,精品中端酒店存在着极大的结构性缺口。对中端酒店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服务中让客人满意尤为重要。俗话说,擒人,先擒“胃”。


庞大的单身群体,加之孤独经济的盛行、 陌生人社交需求的极大缺口,都直接导致了这个群体对于线下陌生人社交的需求。社交型酒店正好抓住了年轻人在社交方面的“胃口”。


为了抓住这一“胃口”,酒店人可是绞尽脑汁。大体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增加公共空间的面积以及空间多元化。比如设立小型演奏厅、室内运动场或是小型影院空间。


其次,针对特定的兴趣爱好,定期举办线下活动。


最后,结合某个增加社交属性的“IP”。比如主打“篮球”IP 的酒店,便可以吸引篮球粉丝聚集在一起在室内比赛,讨论自己喜爱的偶像, 在重大比赛的时候还可以住在一起喝酒观赛。


社交性酒店发展新趋势

上海武宁路亚朵S虎扑篮球酒店


此外,酒店还能通过手办或周边的新零售实现公共空间的多方向盈利。


但是,加大公共空间的投入能否为酒店带来更多的收益呢?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认为,“社交型酒店的盈利模式可以参考零售业, 商场一度被电商打趴,但目前开始复苏,从购物场所转型为度假休闲场所, 主要盈利点就是餐饮、休闲、娱乐等。”


一方面,借助社会财富,酒店的社交空间投入可以引入咖啡、娱乐、时尚等品牌加盟,另一方面可以摆脱 OTA 的“压榨”,通过社群提高用户黏性,增加回头客占比,从而提高收益分成。


通过观察疫情后新开业的多家酒店可以看到,国内社交型酒店开始注重市场细分。有的社交型酒店融入了共享办公场景、有的与在线购物相结合、有的更倾向于生活方式、有的则延伸为社区酒店,探索“公区社区化、房间生活化”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商学院教授魏翔建议,未来应该创新出更多的酒店社交空间,提高私密性、隔离的科学性,通过智能手段减少交互社交中的一些隐患。


社交性酒店发展新趋势

喆啡酒店成都火车东站绿地468店


PART 03

线上线下互动,增加品牌黏性


与传统社交型酒店相比,社交型酒店的另一个特点是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AR、VR等新技术应用。实际上,国外很多该类型酒店都与在线社交平台紧密相连,比如主打社交平台以及酒店专有社交网络平台等。但是,国内社交型酒店依然立足于线下活动,鲜有打通线上线下的社交圈。在社群社交方面中国消费者略为被动,不能一味照搬国外,但年轻客群接受社交属性的能力很强,至少酒店现场还原了初期预想。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孙坚此前表示,国内所谓社交型酒店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能真正落地的不多。旗下的和颐至尊通过与“洽客 in”社群合作,尝试将其线上社群延展至酒店,并通过线下推至线上的酒店移动社区,让酒店的客人加入社群,产生更多的社交连接。


目前来看,国内所谓社交型酒店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能真正落地的不多。因此建议,未来社交型酒店发展的趋势是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应重视技术进步的应用,考虑线上线下的呼应。


而社交复合模式下, 酒店的标准化、高效化的运营也成为了人们担忧的其中一点。能否“得天下”, 除了当下能否吸引年轻顾客,还要以长远目光考虑,打造真正由内核的、 产生长远效益的产品和服务。


社交性酒店发展新趋势


从整体行业结构来说,社交型酒店的兴起也是中高端酒店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型酒店向中高端升级以及酒店连锁化的加速,酒店品牌也在不断推出。据《中国饭店管理公司2019年度发展报告》显示,国内70个饭店集团拥有的品牌数量高达492个,一年时间增加了60多个。


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表示,国内众多酒店品牌要在细分市场拔得头筹,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关键要打造客房外的第二空间,如健身房、书吧、茶社、影视社交区;提升多元人文体验,如设计、文化、环境;实现功能升级和细分市场定位匹配,优选升级内容等,这些恰恰就是社交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黏性   酒店   疫情   社交   社群   新趋势   属性   年轻人   需求   未来   品牌   集团   国内   旅游   市场   社区   空间   社交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