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历经了千年,据统计,从唐朝到清朝的1000多年中,共开科考试745次,有据可查的文状元共录取653人,他们大多数是靠寒窗苦读得来的,但也有一些状元,高中方式特殊,成为与众不同的“另类”状元。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抓阄抓出的状元

崇祯皇帝即位后,很想有所作为,崇祯元年,即开科取士,殿试后,阅卷大臣精心挑选了前36名的卷子,呈给崇祯审定。


但崇祯怀疑凭自己的眼力未必能选出贤才,于是焚香祷告上天,请求赐给真才。然后将这36名进士的名字抄下,做成阄儿,放入罐内,再用金筷子去夹。结果夹了三次,都是刘若宰,因此就定刘若宰为状元。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因名而就的状元

清乾隆五十四年乙酉科开考时,乾隆皇帝已经79岁高龄。年龄问题成为他主要的心理负担。殿试后,阅卷大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送他审定。当乾隆看到第十名时,见其人名叫胡长龄,不免心中一动。“长龄”两字,不是意味着长命百岁吗?于是大笔一挥,钦点胡长龄为状元。以名字取状元,堪为千古笑柄。


无独有偶,清光绪二十九年,正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这一年的殿试中,主考官们发现应试举人中有个叫王寿彭的,寿彭是寿比彭祖的意思,彭祖是传说中的老寿星,活了800多岁。为讨慈禧欢心,考官们决定拟王寿彭为第一名,呈太后审定。果然慈禧见了这个名字很喜欢,很顺利就钦点他为状元。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摔跤夺状元

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


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摔跤),胜者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也因此夺得了当年的状元。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不让须眉的女状元

有一出戏叫《女驸马》,写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事。


现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女状元,出现在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于1853年定鼎南京后就开科取士,先后录取几百名进士,其中文武状元7人。太平天国还专门设立女科,录取的女状元名叫傅善祥,傅善祥只有19岁,一举夺魁,轰动天京。傅善祥最初在东王府任记室,也就是当秘书,后提升为殿前左丞相。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馒头状元

清康熙三十六年丁卯科的状元,是江苏铜山人李蟠,他家境贫寒,进京科考时没有盘缠,便带了30个馒头,每天早中晚,顿顿吃馒头。


开考那天,别人都交卷了,他还没答完,急得满头大汗,一直写到四更天。一天三顿吃馒头,不仅是一种心志,而且是一种能力。难怪康熙皇帝听说以后,会钦点其为状元。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鸭蛋状元

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黄士俊,家里很穷,34岁时,想进京赶考,找岳父去借路费,岳父见他衣衫褴褛,连客厅都没让他进,只给了他两个鸭蛋,岳父家的仆人可怜他,偷偷给了他一点钱。没想到,这个黄士俊竟然高中状元,后来他以“鸭蛋”为题,写了一篇文章,送给岳父,其中很多金句广为流传。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身份最高的状元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


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当官时间最短的状元

明宣德五年庚戌科状元林震,授翰林院修撰,但他当官一个月,就看不惯官场作风,请求辞职归田,回家种地去了。当状元有当状元的快乐,当农民有当农民的快乐。快乐在于感觉,幸福在于满足,不要强人所难,也不要强己所难。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值班值出来的状元

毕沅在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晚,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


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4月26日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


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无不叹息。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82岁的状元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


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


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走下去

我们也会成为行业里的状元!

挑灯夜谭 │ 靠名字也能中状元?聊聊封建科举那些奇葩事儿……

关于智策传媒

北京智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一线主流媒体、策划、公关为一体的文化传媒公司。我们为国内外众多品牌客户提供专业的资源整合及相关活动执行服务,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出非常丰富的与多方媒体、各方职能部门合作的经验,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搭建了扎实的服务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科举   太平天国   崇祯   状元   军机处   殿试   会试   钦点   太祖   奇葩   进士   岳父   鸭蛋   清朝   封建   馒头   书法   事儿   名字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