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插柳、相亲?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过清明的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踏青、插柳、相亲?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过清明的

说起清明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其实在古代,清明节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还有万众踏青、郊游、戴柳、斗鸡等多种活动。

古时清明节是“女人节”

古代的女子不像如今女子一般,她们平时不能出门,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正所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清明节这天的祭祖、踏青是古代女子出门的好时节,她们在这一天会精心打扮,早早出门去祭奠先人,然后就踏青游玩,于是,便有了“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这个说法。

踏青、插柳、相亲?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过清明的

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汉唐时期,流传踏青寻爱的故事相当多。汉武帝就是在19岁那年上巳节例行传统的“修禊”礼后,遇到才貌双全的歌女卫子夫,从此产生爱情,从而相伴50年。德宗时的诗人崔护,在清明时节踏青至西安城南的桃溪堡遇美女桃小春,有了“借水赠钗”的故事,后来被编成传统戏曲《金琬钗》,深受人们喜爱。

踏青、插柳、相亲?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过清明的

此外,这一天还有很多浪漫的求爱方式。比如,一些才子会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求爱诗,等风筝随风飞扬时,剪断风筝的线,让它落到哪家是哪家,如果有缘,捡到风筝的那位姑娘恰好为情诗所感动,这姻缘就成了。还有男子们分坐河渠两旁,在上游用荷叶浮载词文笺等,荷叶顺水而下吸引意中人的注意,如果双方对上眼了则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

古时清明节是“美食节”

清明美食古来有之。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创造了一些食品。比如用麦草捣汁和糯米做青粉团,乌桕汁染乌饭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作寒食食品。


清明节在古代是祭祀性的节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时馐清酒祭奠祖先。祭完之后,家人和应邀来的亲戚共享酒食,叫“吃清明”。

踏青、插柳、相亲?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过清明的

古代在江南,人们要挑荠菜做馄饨过节。在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也有清明吃芥菜的食俗。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还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如今,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

清明节的古老习俗

改火

古人生火不易,只好长保火种,随时取用。但长时间燃烧的火对身体不利,甚至容易引发灾害。因此每年要举行一次改火仪式。到了清明,万物复苏,一年的生活正式开始,一定要启用新火。所以在清明节,中国有“改火”的习俗。

祭祀

清明是古人一展孝思之日,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就是古人外出扫墓祭祖情景。《新唐书·礼乐志四·拜陵》有“凡国陵之制,皇祖以上至太祖陵,皆朔、望上食,元日、冬至、寒食、伏、腊、社各一祭”的记载。古人的清明,已包括帝王的拜陵、王公以下的拜扫、士庶的上墓奠祭和寒食清明的祭墓活动。

踏青、插柳、相亲?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过清明的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代开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但并不盛行。真正开始大规模盛大,是在唐玄宗时,那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使得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节举行拨河,具有祈求丰收、强身健体的意味。

插柳

古代清明有“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和“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的谚语。在古人的观念中,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因此,清明插柳戴柳,主要是为了辟邪之用。除此之外,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还有“纪年华”之义,这种习俗是宋代冠礼的遗存,男女戴柳即为成年标志,后来更是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习俗。

踏青、插柳、相亲?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过清明的

斗鸡

清明游戏重在喧闹,古人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的时间很长,从清明开始,一直斗到夏至。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可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10床红罗被当作赌注,可见斗鸡游戏在当时有多流行。

植树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清明节时,人们多喜种松树柏树于墓前,以寄托思念,而在台湾和闽南民间,人们更喜种植相思树,让逝去的亲人有个归宿,让在世的人有思念的寄托。

踏青、插柳、相亲?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过清明的

清明节的古诗词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歌,

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踏青、插柳、相亲?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过清明的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韦庄

满街杨柳绿烟丝,

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洞,

女郎撩乱送秋千。

《使东川·清明日》

唐·元稹

常年寒食好风轻,

触处相随取次行。

今日清明汉江上,

一身骑马县官迎。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踏青、插柳、相亲?看看古人到底是怎么过清明的

时值暮春,清明时节,不妨放下手中工作和家务,趁着小长假走出家门,为先人祭扫,陪家人踏青,给自己充电,绵延我们血脉中那一份对春日的热爱。


关于智策传媒

北京智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一线主流媒体、策划、公关为一体的文化传媒公司。我们为国内外众多品牌客户提供专业的资源整合及相关活动执行服务,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出非常丰富的与多方媒体、各方职能部门合作的经验,为更好的服务客户搭建了扎实的服务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古人   清明   斗鸡   节气   先人   古时   清明节   习俗   时节   明日   风筝   节日   古代   民间   女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