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导读: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历史的车滚滚滚向前,有新的事物不断涌现,也就注定了有些老物件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被无情的淘汰掉,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特别是最近几十年,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先后有不少的事物被淘汰掉了。

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没有见过,而听说过的也很少。

为了增加大家的见识,小毛也把自己印象中深刻的11样老物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看看大家都认识几样,相信认识一半以上的人都年纪不小了,会不会感觉自己老了呢?

大板车

这个板车,可不是车友们口中的“板车”,它因为是用几块板子拼凑而成的车辆,因此而得名。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在过去还没有拖拉机,或者是拖拉机还不太普及的时候,这种两个轮子的板车就很流行,用它仅需一人就能拉动数百斤的重物。

在当时,它可是农村里最常见的运输工具,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交公粮的时候,常见到板车运输粮食。自从后来拖拉机、小汽车和摩托车普及以后,板车也就逐渐消失了。

蓑衣

蓑衣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还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北方地区可能少见一些,但是在农村因为棕树比较多,蓑衣就很常见。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这种全部都是棕树叶制作的像衣服的雨具,再配上一个斗笠,到了下雨天就发挥了大用途。虽然它有点笨重,但是穿着身上劳动起来却很方便。并且这种雨衣还很结实耐用,几代人食用都不会烂的。

可是后来随着化纤产品的出现,有了塑料的雨衣之后,蓑衣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一般都是在一些博物馆、农家乐和景点看到了,因为它成为了装饰品。

烫斗

现在不少的家庭,依然还有烫斗,但是今日的烫斗和过去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都是电器了,因为是插电就能使用,非常的方便。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其实烫斗在我国出现的历史不断,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晋代的时候它就已经是一种常用的家具了,这个在晋代的《杜预集》上就写道:“药杵臼、澡盘、熨斗……皆民间之急用也。”

几十年前的烫斗,里面都是放一些烧红的木炭,等到烫斗底部烫手了,就可以使用了。而且为了避免衣服烫坏了,还要时不时加一些水在烫斗底部,用起来不方便,而且还容易烫伤。

手电筒

现在的手电筒,家家户户都有,就连手机都有了这个功能。而在过去,手电筒应该是很多家庭里出现的第一个电器了。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当时的手电筒都是用电池的,还是那种特大号的电池。平时一般都是舍不得用的,只有晚上救急的时候用一下。一般都是用灯笼,或者是火把来替代。

而且如果电池没电了,在当时还会把它用火烤一烤,然后还能继续用一段时间。

洋车子

在当时不少从国外传进来的东西,都会带上一个“洋”字,比较常见的有洋火、洋棒、洋车子。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洋车子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自行车,可是在当时很多地方都是叫它洋车,相信很多老一辈人都是非常清楚的。

在当时购买一辆洋车子,不亚于现在一台“宝马”。并且比宝马还要难卖,因为它是有钱也未必买得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开车要驾照,在以前开自行车也是要驾照的。现在我家里就有一本父亲的自行车驾驶证,蓝本本的,你们可有见过?

洋油灯

在没有通电以前,我国一直都是使用煤油灯,家庭条件好的才会用蜡烛。而当时的煤油灯都很简单,一根灯芯,放在一个容器里就可以了。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但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很多家庭都开始使用洋油灯了,它要比普通的煤油灯高级一些,不仅有玻璃罩子可以避风,而且还有个小开关能调节灯芯。携带也方便,还能避免煤油洒出来,即便是挂在马车上也不碍事。

洋针车

既然说了洋车子,怎么能少得了洋针车呢?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现在基本很少有家庭能见到洋针车了,只有一些裁缝店里才有了。洋针车就是缝纫机,这个可是当时有钱人家才有的“宝贝”。

只因以前妇女都要做针线活,而有了缝纫机,那做起来又快又好看。可是它的售价在当时可不低,许多家庭省吃俭用几年也未必买得起。

搪瓷脸盆

脸盆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家具,而在很多的上世纪的影视作品中,也都会出现这种具有历史符号的家具,它就是搪瓷脸盆。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这样的脸盆设计方面都是喜庆风格为主,普遍是大红色的,主题路不开牡丹和红双喜。

当时还因此衍生了三件套,分别是床单、枕巾和毛毯,基本也都是红双喜和牡丹的图案。现在你家里还有吗?

托盘

认识它的人不多了,其实在一些古代的影视剧里也有出现,它就是用来端菜和盛碗碟的盘子,一般多是长方形的,过去常用木材制作的,偶有金属制作的。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像过去如果谁家里面办酒席了,就需要用到托盘。用它来端菜,一次能端好几碗,而且还能不烫手,避免汤洒在手上,非常实用。

米斗

老话常说“日进斗金”、“斗出斗入”、“斗米养恩,担米养仇”,其中所用到的称量工具就是米斗。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这个物件虽然简单,却是古代官仓、粮栈、米行及地主家里必备的用具,后来农家也用它来量米做法。不过现在基本都是塑料的了,购电饭煲都会赠送。

最后还有一样,我就不说出它的名字了,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吗?我可以提示一下大家,它和我们所吃的面条有很大的关系,你可认识呢?

正在消失的11样老物件,认识一半以上的说明你老了,你认识几样?

以上这11样老物件,你们认识几种呢?是不是感觉看完以后,自己老了呢?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村老物件的资讯,我后面还会定期更新,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希望大家能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物件   洋油   上个世纪   洋车   棕树   灯芯   煤油灯   都会   蓑衣   板车   拖拉机   脸盆   手电筒   家庭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