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男孩在抗战中被俘,又被带到日本收养,多年后成富豪回国寻亲

富兰克林曾说:“世界上从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每当人们面对战争的时刻,总是会对和平格外期许,也更加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

而对于战争所带来的伤痛,中国所遭受的磨难是许多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战争让无数中华儿女失去生命,让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受尽战火的荼毒。

如今抗日战争已过去七十余载,但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伤痛仍旧历历在目,许多悲戚的故事仍在流传,提醒着后辈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来自抗日战争中的山西男孩,他在抗战中被日军俘虏,随后被日本军医带回日本养育,也由此改变了一生的轨迹。

山西男孩在抗战中被俘,又被带到日本收养,多年后成富豪回国寻亲

1935年,男孩出生在晋南的农村,对于去日本之前的记忆,他早已模糊。只是依稀记得,自己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上了战场,从此杳无音讯。家庭的重担落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她独身一人带着自己和妹妹艰难地活着,无依无靠、四处飘零。

随着家境每况愈下,母亲支撑不了三个人的生活开支,就把妹妹送给别的人家做了养女。再加上男孩的父亲当兵迟迟未归,众人就劝说他母亲改嫁,嫁给了当地另一位农民。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人穷就算了,身上还背了不少债务。母子二人的生活不但没能得到改善,还要四处躲债,搞得整日惶惶不安。母亲最终忍受不了,带着男孩逃了出去。

山西男孩在抗战中被俘,又被带到日本收养,多年后成富豪回国寻亲

母子俩一路流离之下,来到了一处集镇。在这里,男孩的母亲又嫁给了一位农民,生活才开始渐渐稳定下来,有了不少起色。在母亲的要求下,男孩有了到学校读书识字的机会。但没过不久,继父就不愿意了,嚷嚷着:“种地用得着识字吗?读书一点用都没有!”

幸好母亲深谙大义,在他的教育问题上寸步不让,男孩才得以继续读书学习。但母亲也常常因此和继父争论不止,吵得不可开交。

后来,镇上来了一支国军部队,驻扎在集市边的空地上。因为母亲常常在镇上摆摊卖货,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一位姓郭的中尉军官。熟识之后,母亲觉得这军官为人正直,便提出了让他帮助男孩继续读书的请求。郭姓中尉想着在镇上驻扎的日子里常常得到她的恩惠,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没想到男孩的继父知道后,大发雷霆,谩骂道:“把儿子送给人家养,我老了谁来养!”

但母亲实在不忍孩子跟着自己受苦,也为了他能得到好的教育,铁了心地把他托付给郭姓军官。自此之后,小男孩再也没见过母亲,他的人生轨迹也从这一刻开始,发生了改变。

山西男孩在抗战中被俘,又被带到日本收养,多年后成富豪回国寻亲

郭姓中尉言而有信,回家后就把他送到了附近的学校读书,还给他买了不少学习用具。想着男孩还没有名字,本着希望他长大后英俊聪明的寄托,郭姓军官给他取名为俊明。

但作为一名军人,四处行军打仗是常有的事。随着郭姓军官上级的调动,俊明便也跟着他转战四方,为此还换了好几所学校。

在部队里,小小年纪的俊明成了大家的焦点。战士们都很喜欢和他一起玩,无形之中,俊明也为众人的军旅生活增添了一抹乐趣。更为重要的是,俊明在这些战士的陪伴下,变得越来越懂事,逐渐成长为了一个坚韧的小男子汉。

但世事无常,战争的本质是残酷的。1943年6月,郭姓中尉所在的中央军第27军奉命转移,俊明也再一次离开了学校跟着部队行军。六月底,27军来到了河南省济源县。在这里,27军遭到了日军第37师团277部队的伏击,一千多名官兵战死,近5000人被俘,剩下万余人拼了命才得以突出重围,渡过黄河转移到了洛阳。

而俊明也随着27军的溃败,成为了四千多名战俘中的一员。郭姓中尉也在此战后失去了音讯,不知道是成功突围了,还是死在了战场上。

山西男孩在抗战中被俘,又被带到日本收养,多年后成富豪回国寻亲

被俘虏的中国士兵

俊明和几千名国军战士被一同关在了战俘营,对于日本人而言,这些人都是要被枪决的。这天,27军被俘的战士被日军拉了出去,每个人都怀着慷慨赴死的决心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小小年纪的俊明也跟在人群后面,腰板挺得笔直。

突然,一名执行处决任务的日军军官注意到了他。看着俊明稚嫩的面庞,这位名叫高桥的中队长问道:“为什么会有一个孩子出现在这里?”

在得知俊明也是27军俘虏中的一员后,高桥想起了日本街头很多流离的儿童,并且他和其他士兵不一样,他对战争的态度并没有那么疯狂,于是他动了恻隐之心,尽管他周围的很多日本士兵都要求处死或者抛弃俊明,甚至有的日军士兵还想用他来练枪法,但高桥还是在压力之下选择让俊明活了下来,并教他说日语。

俊明就这样跟着这支日本部队四处转战,久而久之,个别日本士兵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个俘虏来的小家伙。作为战俘的俊明还被剃了光头,士兵们都叫他“光少年”。从此,俊明便有了完整的名字:光俊明。

山西男孩在抗战中被俘,又被带到日本收养,多年后成富豪回国寻亲

中年光俊明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不断取得胜利,战争局势得以逆转,日军节节败退,眼看已到了垂死之际。1945年6月,10岁的光俊明跟随这支日本部队几经辗转来到了越南西贡。在这里,俊明再一次成为了俘虏,不过这一次是和日本军队一块儿成为了反法西斯盟军的俘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俊明所在的日本部队被安排在了泰国的一所战俘营里。按照规定,俊明作为中国人是要被遣返回国的。可多年过去,俊明早已忘记自己的家在哪儿了。当时的国民政府官员也不愿帮他寻亲,事情总是推来推去,无奈之下只能暂缓他的引渡事宜。

为了俊明将来的成长教育以及生活保障,在经过讨论之后,日军俘虏和同盟军达成了共识,为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寻找一个收养他的人。

最终,日本军医加地正隆收养了他。并在反法西斯盟军第18军长官英军布伦斯基和日军佐藤师团的见证下,签订了《少年同伴请愿书》,正式确立了加地正隆和光俊明的收养关系。

山西男孩在抗战中被俘,又被带到日本收养,多年后成富豪回国寻亲

光俊明所作的书

1946年5月,光俊明跟随被遣送回国的日本战俘从越南万象乘坐渡轮前往日本。随后,加地正隆将他带回了熊本县,一家人对光俊明视如己出,并让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946年8月,加地正隆一家把光俊明送入了八代市代阳小学读四年级。在光俊明的不断努力下,1955年4月,20岁的他考上了熊本商科大学,毕业后在神户的一家贸易公司工作。

彼时的日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积累着大量的财富,踏实肯干的光俊明很快便在工作中崭露头角,赚到了很多钱。

山西男孩在抗战中被俘,又被带到日本收养,多年后成富豪回国寻亲

1969年,34岁的光俊明和一位叫范子的日本姑娘成了家,并有了三个可爱的孩子。1986年,在商场打拼多年的光俊明有了自己的进口贸易公司,成为了一位人人称赞的大企业家。

功成名就的同时,光俊明对年幼时分离的母亲、妹妹也格外想念。在夜深人静的时刻他总是会想:妹妹如今是否也成了家?妈妈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了?

他好想回家看一看,好想见见家人。于是,在中日交往趋于正常化后,他向驻日的中国机构提出了申请,希望能回到祖国找寻失散的家人。在中国外交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帮助下,1986年10月光俊明和养父加地正隆来到了山西,寻找他的亲生母亲。

山西男孩在抗战中被俘,又被带到日本收养,多年后成富豪回国寻亲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找寻,可晋南地区在当年是遭受战火洗礼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无数母亲为了孩子的生存不得不将孩子送养他人。几番寻找下来,寻亲之行毫无进展。

就在光俊明的期望一点点开始落空之时,山西运城外事侨务办公室传来消息,夏县村庄的一名老妇人和光俊明描述的经历极为相像。光俊明当即赶往夏县,可遗憾的是,经过交谈光俊明发现,这并不是他的母亲。

至此,寻母之行终以失败告终。但光俊明也清楚,也许母亲和妹妹早已不在人世了,但只要他还活着,他的心里就永远留存着这样一份念想。

毕竟落叶归根,是每一个中国人恒久不变的夙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日本   男孩   正隆   富豪   继父   战俘   中尉   山西   日军   俘虏   军官   中国   士兵   部队   多年   母亲   战争   孩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