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条小巷,长着欧阳詹的一个梦

泉州古城的街巷,光说一句“有意思”,那可远远不够。

比如,今天我们试着用“学霸”这个词条检索一下古城街巷,就收获了好多“惊喜”。

我们在《泉州进士录》查到,自唐代欧阳詹考上进士,至清末光绪最后一位进士,泉州共有进士2791名。文状元15名,武状元5名。这些我们见不着面的学霸们,在街巷掌故里留下了太多传奇。

泉州有条小巷,长着欧阳詹的一个梦

泉州市区状元街

学霸路上想试试“美梦成真”的感觉,不妨到彩笔巷走走。

彩笔巷长不足百米,只有10多户人家。“泉州地情系列”《泉州古城名街名巷名居》里提到,彩笔巷的得名和竟欧阳詹有关。

相传当年欧阳詹曾在彩笔巷租住过,并做过一个美好的梦。梦中见到彩笔生花,后来上京赴考,果然与韩愈同登“龙虎榜”,中榜眼进士,成为国子监四门助教。

泉州有条小巷,长着欧阳詹的一个梦

彩笔巷

欧阳詹高中之后,北宋名相、军事家韩琦也在附近出生。也许是接了此地的地脉生气吧,书里提到明朝时许多文人慕名租住或建宅于此,譬如施琅后裔施珏、白氏家族将军府,还有近现代著名画家顾一尘等。

也住在彩笔巷的泉州文史专家吴幼雄,在施珏的《石房樵唱》里最先了解到巷名的由来。他父亲吴文良是考古专家,吴家老房子正是施珏的故居。

泉州有条小巷,长着欧阳詹的一个梦

执节巷

上周四,执节巷38号林家祖厝聚拢来许多文人,为清末进士林骚《半邨诗集》的出版发行举行一场雅集。

借此契机,我们聊一聊从执节巷走出来的林骚与哥哥林翀鹤。兄弟俩“同怀同榜登科”,诗文、书画各领风骚。

林骚试卷曾得“句有惊天”的批语,以第一名秀才的身份进入泉州府学读书。光绪二十八年中举,光绪三十年(1904年)和哥哥翀鹤同榜中了进士,林骚被授了镇江知县,但他无意仕途,告假归里,成为一位自由的诗人。

林骚主持泉州近代著名的诗社“温陵弢社”多年,一生留有诗作4000多首,计19卷,有不少忧国忧民的思虑。他从清末一直生活到1953年。泉州解放后,他被选举为代表,积极参政议政。生活清苦,但他从来不把诗文作为商品媚众牟利。他说过:“文字之贵,不在堆金砌玉、文过饰非,而是实事求是、褒贬得宜。”

泉州有条小巷,长着欧阳詹的一个梦

为林骚《半邨诗集》出版发行而发起的一场雅聚

哥哥林翀鹤擅长书法,尤其擅长行书,现在泉州通淮关帝庙大门对联还可以看见他秀逸的字迹。还是秀才时,林翀鹤曾在梅石书院设馆教学,1912年被聘为明新小学堂名誉校长,后又任泉州中学堂校长、泉州启明女校国学专修院院长。

泉州有条小巷,长着欧阳詹的一个梦

2003年,李廷机祠堂维修时出土了一块“青云路”的碑刻

元稹有诗“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青云路一直是古代士子所祈盼踏上的美好通途。过去的泉州,真的有一条“青云路”。

这条青云路在涂门街西段,人们可以通过它从泮宫进入府文庙。

泉州有条小巷,长着欧阳詹的一个梦

图例中标号20即为当时的青云路

这条路如今是找不着了,但人们找到了一方碑刻。

2003年,李廷机祠堂维修时出土了一块“青云路”的碑刻。碑是花岗石的质地,背面未经打磨,显得凹凸不平。这方碑刻原来放在棂星门对面、八卦沟北岸的一面照墙上。棂星门以南片区改造为中菜市场后,碑石不见了,一直到李廷机祠维修,石碑终于重见天日,印证了古时地名的存在。

END

文/月芳 图/吕波

每一个名字,都是街巷的钥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欧阳   泉州   士子   国子监   光绪   碑刻   彩笔   街巷   祠堂   清末   进士   出版发行   诗文   小巷   古城   哥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