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青云计划

2007年,三辰大老板孙文华,遇到中科院心理所的教授,刘正奎。

孙老板说:我想办个公益学校,给点建议好咯?

刘教授回答:要办学校,建议你办孩子成长最迫切需要的、对孩子成长最有帮助的。

这是个什么学校呢?孙老板问。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个学校,或这个项目,就叫青云学子计划!

(02)

青云计划,是针对当时60万打工子弟。

这些孩子背井离乡,跟随父母进城务工。他们之中只有6%能考入大学,能考入一本或二本的,不足3%。

但按正常人群智力分布,生下来就有天赋的超常儿童,比例应该是3%至5%。

也就是说,打工子弟中,每五名具有超常天赋的孩子,就有两名被废弃了,最终跟随父母一块搬砖。搬一辈子砖,他都不知道自己原本是个天才。

这些孩子,只要给他们一点点机会,就会一飞冲天。

不为人知的青云计划


一群在名校的热血老师舍弃公职,加入进来,项目进入正式运行。老师们在北京城来往穿梭,去找各个打工子弟学校,给孩子们出考题。

考题很古怪,不是数学也不是语文,就是一些逻辑测试。

第二轮考试,还是这样的古怪测试题。

然后是第三轮,一群孩子被带到中科院,有专门的老师给他们讲课,有专门的老师在旁边观测孩子,并随时记录。

面试了近千名孩子。

标准有两个——一是家庭贫困,二是智力超常。

最后筛选出24个孩子。

8个女生,16个男生。

孩子们,对来这个班读书,是很开心的,因为他们就不用去搬砖了——是真的挪砖,比如班里有个孩子,家里在北京开餐馆,雇不起人,就拿他当驴顶上,他的个头还没餐桌高,每天在饭馆奔忙到大半夜。一天的劳作下来,小小年纪累得跟死猪一样,可以说非常可怜了。

有了青云班,这类型的孩子,就可以读书为“借口”,少一些劳作了。

不为人知的青云计划


对此,父母们充满悲愤。

读书有什么用?打工吃土不香吗?

但上这个班,不用交钱,家长们就暂时忍了。

青云学子的课程,跟一般学校完全不同。

(03)

青云班分四个学科:

自然学科、语言与文史哲学科、身心健康学科、艺术与生态学科。

在这四大学科之下,是基础学科体育。

孩子们去爬泰山,听中科院教授讲课,去奥林匹克森林,去刚刚开花的地坛,去后海,他们在朝阳公园散步,在国子监学画画,他们被教导闭着眼睛感受一棵树,步行十几公里去鸟巢。每天上课时,老师带领他们大声背诵《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老师带领孩子们出游,绝对不走正常路线,哪条路难走,就走哪条。

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个个表现出超常的运动技能,有的跑马拉松,有的玩铁人三项,还有人喜欢上了登山。

再接下来的课程,很像现在被全网diss的拓展训练,孩子们被分成小组,做各种离奇古怪的项目。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与包容。

不为人知的青云计划


老师们八仙过海,想尽了办法教育孩子们。

但效果,却是非常的不理想。

这是为什么呢?

最终老师们沮丧的发现,这些孩子,没错是各有天赋,但每个人的天赋表现不同,有的孩子对图像敏感,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就是没哪个孩子,对分数成绩敏感。

接下来孩子们零星四散。

因为他们不可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只能各自回各自的老家。

返回老家的孩子,很快荒废了他们在青云计划中的教育,因为这些奇怪的教育,无法帮他们考上大学。

老师们怒了,国内环境不理想,那就想办法帮孩子们出国!

(04)

散落四乡的孩子们,接到老师通知,要帮他们出国。

家长们及时现身阻拦:出个狗屁国,你就是我们养的一头驴,拉磨不香吗?你出了国还会认亲爹吗?

但孩子们冲破阻挠,重新聚集在一起。

出国计划,是在一所国际学校启动。

然后学校的家长们又炸了:我们这是贵族学校,哪来的讨饭孩子?拉低了我们家孩子的档次,强烈抗议!

老师们顽强的推动这个项目,选择了最便宜的西澳大学。

西澳大学为孩子们提供奖学金,青云计划给孩子们支付房租,但还有5万块钱的生活费,需要孩子们的父母帮衬一下。

父母给孩子们的选择是——读个技校吧,或是专科。

越少钱、越省心越好。

还有的孩子,直接被父母拖到工地上打工。

有的孩子彻底失去消息。

青云计划勉强运作,但很快,这个项目宣布不再接收非北京籍学生。

失败了。

(05)

掏钱推动这个项目的孙文华——为了这个项目,他掏了5000万,此外还投入大量的运营资源——孙文华说:他起初是很天真的,希望孩子们能够出人头地,成为社会栋梁。

但这么多年下来,他终于接受了现实。

现实就是,他只希望孩子们能够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那些投身于这个项目的老师们,犹如熬干了油的灯盏,陷入沉寂。

然而事实上,这个项目是非常成功的。那些从青云班走出来的孩子,有的散落澳洲,有的还在国内,他们每个人都有极好的身体素质,开放的心态,他们中没有出现项目推动者所渴望的诸如爱因斯坦式的天才,但他们每个人,都在青云教育中汲取了充足的营养,让他们坦然面对漫长的人生。

不为人知的青云计划


(06)

我国教师人数,现在是1792.97万人。

有谁能逐个叫出他们的名字?

没有人能做到。

正如没有几个人知道青云计划,没有几个人知道在这个计划中,为孩子们的成长殚精竭虑的老师们。

他们是泥土,无声无息的铺展在大地上。

在我的记忆中,每个老师,都如青云计划这些理想主义者一样,会为孩子挖空心思琢磨出个怪奇招术,然后充满期望的看着孩子。

然后失望。

——但事实上,老师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不为人知的青云计划


只是孩子成长,犹如一粒种子,要汲取太多的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所有的孩子,都要走过一条超离想象的路,在他们有生之年,意识到当年的教育是如何成就了他,并衷心说出感激之语时,多数老师,已经听不到了。

一如那些投身于青云学子计划的老师,他们之中有的已经辞别人世。

这就是老师。


不为人知的青云计划


所以在今天的教师节,我想说:

去做你想做、做你该做的吧。每个孩子成长,都各有机缘,老师辛勤的付出,犹如种子萌芽时不断的汲取,你无法说是哪滴水,又或是哪个要素最终成就了孩子。孩子最终的成长,体现为一种社会合力,也体现为无数老师的默默奉献。这些奉献,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看不到结果的,但你所做的一切,构成了孩子人生成长的一个又一个足迹。此去经年,孩子经过了无尽的人生波折,回望来路,才知道自己所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凝结着无数的心智付出。

这就是人类啊,我们一代又一代,就是这样走过来,在我们之前的付出者,已经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在我们之后的付出者,终将延续我们的进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云计划,每一个教育者,都有自己的独特尝试,所有的付出都将构成人类文明的进步阶梯,看似湮没,实则在久远的人类行进之中,却呈现着无尽的辉煌。

感谢我的老师。

感谢每一个推动自己的青云计划的付出者。

感谢这个时代,以及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青云   国子监   计划   几个人   中科院   北京   不为人知   学子   天赋   学科   教授   父母   老师   孩子   学校   项目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