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府下西路六重镇之一——怀安县李信屯旧堡访古

2021年7月上旬,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我们离开层峦叠翠、富有传奇的虎窝山,经过冀晋交界处的枳儿岭村,沿着459县道,一会儿在河北,一会儿在山西,用了大约半个小时,来到了怀安县王虎屯乡的旧堡村。


明代宣府下西路六重镇之一——怀安县李信屯旧堡访古

▲ 旧堡村的西堡墙


旧堡村,始称“巨德堡”。从汉代伊始,这里的先民们就自发地夯土筑堡,以抵御外患。

巨德堡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周长约一里五。堡墙高三丈,底厚一丈五尺,顶宽五尺,夯土筑就。堡开南、北二门,设敌台十一座。

堡内有南北大街,俗称“一条龙”,即:南以堡外观音庙、奶奶庙、戏台为首,北以关王庙为尾,中以真武庙、龙王庙、戏台为腹,庙院中之两棵大槐树当成龙角,庙外东西各一泉井作龙眼,堡内大街两侧各有几条不规则的小巷化作龙爪。


明代宣府下西路六重镇之一——怀安县李信屯旧堡访古

▲ 旧堡村残留的南堡墙和东堡墙


到了明代,为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入侵,朝廷下令修建明长城,并在长城沿线屯兵戍边,逐步形成了星罗棋布的烽火台、遥相呼应的驻军屯堡。

明洪武年间,因堡内人多地窄,不便大军驻守,遂在真武庙以北东西扩了六十六步、南北扩了百步,同时还新建了西门。

明宣德五年(1430年),因驻守巨德堡的将领名曰李信,故更名为李信屯。

李信屯成为宣府下西路六重镇之一。


明代宣府下西路六重镇之一——怀安县李信屯旧堡访古

▲ 旧堡村东北部的山坡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宣府镇巡抚韩邦奇上书朝廷:“李信屯,宣府咽喉也,其地两山俱尽,又与大同接境,守此不惟防遏兵冲,亦可潜消意外。”是年世宗皇帝接受了韩邦奇的奏疏,怀安卫指挥刘辅带人在旧堡西北二里的平阔地带选中新址,由下西路参将夏呆从洗马林、柴沟堡、西阳河、怀安城等地抽调3000余名军民和工匠,精心营造,历时四年建成了新堡。

新堡沿用李信屯堡名,旧堡变为民居并聚草、屯粮,改称李信屯旧堡,后简称旧堡,一直沿用至今。

自此,旧堡逐渐衰落。

按李信屯当地的说法,这叫“先有旧堡,后建新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怀安县   敌台   层峦叠翠   奏疏   夯土   怀安   成龙   外患   龙王庙   戏台   长城   重镇   朝廷   明代   会儿   大街   东西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