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野地》(连载4):恰少年

我在等待中消磨着时光,在时光中憧憬着未来。

少年时最让我快乐的莫过于大姐从上海捎来的双喜牌收音机,从那以后,我如获至宝,山东快书、天津快板、相声成了我的最爱。

高中学校组织文艺汇演,终于有了可以施展演艺热情的机会,凭着从收音机里学来的说学逗唱,我和同学搭档了一段相声。

演出结束后,我得到了一个重要的机会,正式开启了我的文艺生涯。

在优秀节目展演的后台,见到了等候多时的校长和老师。

见面的第一句话,至今想起来还是那么的动情:“你是一中埋藏的一个人材。学校正在排演大型话剧《风华正茂》,非常需要你。”

那种迫切里带有命令的语气下,男一号在匆忙中就位了,演出获得成功。

紧接着,我们的相声代表团场宣传队参加了石河子地区的文艺调演。

学校又选派我们几个同学去下四场宣传队学习曲艺表演。吃在小食堂,住在场招待所,学习在宣传队,手里打着快板,折返两地之间,惊得下四场宣传队帅哥美女们,目瞪口呆,连连称赞下三场后备人才培养的大气。

我也暗暗得意,体会了一下“名人”的感受。

去学校食堂打饭,每当递进去一张玉米面馒头的票,都会给出来一个白面馒头,开始还以为他们搞错了,退回馒头时,炊事员们都笑着回绝了;走在学校里,身后有着女同学们的指指点点。

梦想常常给人带来快乐,场部宣传队,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里,部队文工团在我心里更是一个神圣的殿堂!

新疆军区留给我的记忆停留在,原三场卫生队东南边的一片戈壁滩,那里堆着一个非常显眼坟墓,听说那是三场政委张继里的父亲。

小时候捡柴火时经常路过那里,没什么感觉,这会儿想起来不一样了。

山东德州的一个小伙子,背井离乡参加了解放军跟着王震进军大西北,落脚在万古荒原上,把青春献给了拓荒的岁月。

这是一批人,他们没有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般的辉煌,却把自己的父亲埋在这片土地上,见证自己的人生轨迹。

我的父亲和他们不一样,是被国民党强拉入伍的,算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山沟里的穷孩子结婚早,抓兵时他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小的还没有满月,从西河县城、到天水、进兰州,一直到乌鲁木齐,仇恨和逃跑成就了活着。

九二五起义获得了新生,后来加入共产党。

他把对党的热爱化作一生的忠诚,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品德。

在那个物质非常匮乏年代,他是连队仓库的保管员,鸡场每天送来的鸡蛋,坚决不允许我们动一个。有时我们跟着他去仓库,他会把我们堵在门外,生怕我们偷吃麻袋里旳花生。

在他的世界观里,公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下野地》(连载4):恰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双喜   石河子   卫生队   天水   山东快书   德州   团场   宣传队   快板   野地   馒头   仓库   相声   文艺   父亲   少年   学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