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下野地》(35):一棵梧桐树

赶在早饭前,我们来到了连队食堂,蒸笼里的玉米馒头比一般的碗口还要大,炊事员外号李辣子是小我一届的同学,说话大大咧咧,一点儿也不怯生,他说:你们也不打个招呼,一个白馍也没有了。

说着端来一小盆玉米糊糊,一大盘水煮白菜。围着和面的大案子边,吃了起来。闻讯赶来的连长、指导员,争相与新政委握手致意,早把我凉在一边。反而给了我近距离观察他们的空间。

我与农场同岁,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也正式从机关开始。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驻守新疆的国民党起义官兵组建的一个军事兵团。

根据党中央的号令,人类史上又诞生了新的创举:屯垦戍边!

一个军事集团转型为生产建设兵团。随着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一批批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汇集在戈壁荒原,投身于兵团的生产建设事业。

我的机关生活,承袭了部队的管理模式,有幸从那些泛黄的纸张中了解过去,见证了当下。

离我不远处的老连长,很象我的父亲,言语不多,九二五起义老兵,朴实、善良、很难想象他们的境遇。父亲从来没有谈过他的过去,只是从母亲的嘴里得知分离的痛苦,再就是他的同乡述说梱在一根绳子上当兵的过程。

我也多次询问过母亲:父亲别离后没有写过信吗?一直没有见过答案。母亲一生难忘的是,乡里送来了立功喜报,得知了父亲的音讯,从此有了笑容。仅凭父亲入党这一件事情上,就可以想像他付出了多大努力。组织上做出过多种安排,推选他当领导干了几天下来了,送去学习跟不上趟又回来了。

好在我面前的老连长能力强,每每看到他们,心里都暖暖的。指导员五六年支边的,与政委一个层次,相谈甚欢。话题很快就转到连队建设上,这次的主要问题是修路,自然就到林带建设上。

有的说扬树好,也有的说榆树成活率高。随行的王参谋说:梧桐树耐旱性强,适应沙漠气候。政委点了点头:梧桐树好,能栽活吗?树苗培植可以解决吗?王参谋肯定地说:可以引进。老连长不紧不慢补充道:食堂菜地有棵梧桐树,旁边生长了好多苗子。政委马上摆摆手,指着我说:你现在就去找个人,下点功夫移植一下,总结点经验。

我一边应承着,一边拽着我的同学,文教黄三明奔向菜地。我和三明同上高中,分别为甲、乙班,平时走动不多,也不太熟,当了文教之后,更加熟悉了。我们认真地挖了五棵树苗,选在十四连学校后的一条水渠边,植了下去。我笑着对三明说:活不活,你常来看看,以后也好给政委有个交代。

———————今日头条———挖梭梭柴的老顽童-2019.02.06 大年初二

小说连载:《下野地》(35):一棵梧桐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梧桐树   榆树   耐旱性   党中央   连队   野地   菜地   指导员   政委   连长   兵团   参谋   解放军   食堂   父亲   母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