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食品产业:挖潜增效 擦亮贵州生态美食品金字招牌

作为贵州十大工业产业2021年第一场产销对接活动、第一场产业大招商活动,今年3月27日举行的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产品推荐启动活动掀起了举全省之力推动贵州生态美食品金字招牌的热潮。

  今年上半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17.46亿元,同比增长15.3%,在十大工业产业中位居第三,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高于十大工业3.4个百分点。已形成调味品、粮油加工、豆制品、肉制品、茶叶制品、乳制品、饮料、果蔬加工等门类较为齐全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体系。


  规划引领  高位推进产业发展


  根据领衔省领导的安排部署,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专班于2020年率先启动了省级食品专题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引入连续三年位列软科一流学科排名食品领域全球首位的江南大学研究团队,成立了由陈卫院士领衔,多位业内知名专家为骨干的规划编制组,编制《贵州省“十四五”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理清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目标的关系。把握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资源供给、产业基础、技术进步、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贵州生态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规模效益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食品工业产值将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将有所回落,保持在6%左右。考虑我省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上升期和战略机遇期,《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产值达2700亿元的发展目标,年均增长约14%,高于全国食品产业预期增速8%,高于全省工业总产值预期增速4%。


  组织结构目标。“十四五”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线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行业发展由偏数量的增长向更加注重质的提升转变。因此,《规划》提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60亿元,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达1000户,其中百亿级企业1户,20-50亿级企业5户,10亿级企业10户,亿元级企业50户的发展目标。


生态食品产业:挖潜增效 擦亮贵州生态美食品金字招牌


  科技创新目标。生态特色食品科技和装备水平不仅是生态特色食品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特色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增10个创新研发平台,R&D比例达1.8%,掌握和开发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加工核心技术。


  区域布局目标。生态特色食品工业布局向原料产区、重要物资节点和产业园区集中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品牌塑造、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的重要抓手。因此,《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建立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区或产业聚集区达40个,基本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


  结合我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规划》本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全链条部署、系统化实现的原则,确立了重点聚焦、特色引领和潜力拓展的产业布局思路,提出了以辣椒为主的调味品加工等14个门类的产业布局。


  首先是产业基础良好、转化农产品数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辐射能力强的重点产业。主要包括以辣椒为主的调味品、茶及精制茶、肉及肉制品、粮油及豆制品4个产业规模已超百亿元的优势主导产业;其次是资源供给优势突出、地域特色鲜明、具备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刺梨、酸汤、食用菌、天然饮用水和其他特色饮品5个代表性特色产业;最后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具备爆发式增长潜力、能够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变化、符合今后食品消费需求结构升级趋势的潜力产业,主要包括要功能食品、方便休闲食品、天然发酵食品、工业化特色餐饮和其他潜力产业5大领域。


  《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原料供给、加工引领、平台提升、招大引强、科技提升、配套完善、企业培育、三品提升、要素优化、市场拓展”十大行动,并出台系列保障措施,推进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挖潜增效  助力产业实现大突破


  2021年,我省将以“增品种、提品质、扩总量、创品牌”为抓手,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持续加强宣传推介,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力争新增产值170亿元,助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实现“大突破”,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挖潜。鼓励和指导龙头企业制订转型升级方案,采用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丰富产品品类;加快实施兼并重组,提升集约化、规模化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全年力争龙头企业保持10%以上的增长,新增贡献产值30亿元。


生态食品产业:挖潜增效 擦亮贵州生态美食品金字招牌


  推进高成长企业培育挖潜。对首批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集中省市县资源进行重点培育,单品产值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翻一番、三年大突破”的目标任务,将企业单品品牌打造为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优势品牌,企业发展成为生态特色食品领域的龙头企业,助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16家高成长企业增长达90%以上,新增贡献产值20亿元。


  项目投产多作贡献。深入推进千企改造,严格落实“省领导领衔、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项目化推进产业发展,要按照项目“谋划、新建、续建、收尾、投产”全流程,落实“贵人服务”要求,落实落细各项保障要素,要发挥督导和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形成省市县工作合力,确保上下联动、整体协同,推动重点项目有序顺利建设,确保项目落地实施、尽早投产达效。力争省领导领衔的重大项目基本建成投产,在建的300余个食品项目全部建成投产,贡献产值50亿元以上。


  深入开展产销对接。通过十大工业产业产销对接推进协同发展系列活动之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产品推荐启动活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省内食品企业与省外平台商、渠道商提供对接合作机会,实现产加销无缝对接,助力生态特色食品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打造。进一步帮助省内食品企业扩大销售。全年产销对接,各种渠道力争带动食品新增销售50亿元。


  规范发展培育挖潜。全力推动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遴选和培育,促进中小企业做优做精。统筹省市县三级力量,推动中小食品企业规范发展,实现上规入统,培育80户食品企业上规入统,新增贡献产值20亿元以上。


  省、市、县各职能部门将切实指导企业用好各项财政专项资金,确保专项资金落地见效、发挥作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降低融资担保门槛,简化手续,加大对培育企业的信贷支持。对企业的重点产品,在宣传推介、东部资源,各类展销会资源等给予重点倾斜。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技术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补助支持;鼓励企业通过购买创新服务等形式开展创新活动,对符合条件的通过科技创新劵给予补助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贵州   生态   产业   食品   金字招牌   龙头企业   产销   产值   全省   贡献   特色   目标   重点   加工   品牌   旅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