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贵州“侗家七仙女”探索文化助农新路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贵州省委网信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着眼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创新策划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主题活动,推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通过互联网“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意、解民忧”,助推提升各地各部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主题活动启动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实践,涌现出一批“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工作的先进典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人民网推出贵州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系列报道,深入挖掘贵州各地各部门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中积极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经验做法、创新实践和亮点成效。

封闭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也能高效“触网”?在贵州省黎平县盖宝村,扶贫第一书记吴玉圣通过网络视频平台打造的直播团队,以“侗家七仙女”为代号,宣传民族文化,开展公益直播,创造了直播近千场、带货上亿元的成绩,探索出一条文化助农新路径。

2018年,在黎平纪委工作的吴玉圣调任盖宝村任扶贫第一书记。面对距县城开车需要4小时、500 多户人家就有 109 户贫困户的发展条件,他急需找到一个脱贫的突破口。

“缺的是基础设施,但文化内涵丰富。”瞄准村里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大学时期有过互联网创业经历的吴玉圣决定借短视频平台宣传推广村里的文化资源和农特产品。

说干就干。吴玉圣借来五万块钱买来道具与器材,拍鼓楼、录小溪、讲故事……一人包办拍摄、剪辑和直播。忙前忙后一个月,账号仅涨了700粉丝。那时,吴玉圣遭遇了信任危机,“村民说上面来的书记不干事。”

“并不是随便拍拍就能火,内容要更加精细化、更加有内涵。”静下来的吴玉圣,重新思考了失败的原因。从一首传说为“侗家七仙女”给侗寨传下来的琵琶歌中找到灵感后,他立刻又来了新计划:重新注册一个名为“侗家七仙女”的账号,也找七位侗族姑娘作为侗寨里的代言人。

实践很快证明了吴玉圣想法的可行性。临时凑来的“三仙女”发布了一段侗族传统黑米饭制作方法视频。没过多久,这条视频就有80多万次播放量,粉丝数量也迅速破万。

路是走对了!吴玉圣加快补充“七仙女”团队成员,把原生态的侗寨民俗生活一个一个拍成视频,上传到网上。垂直的领域、丰富的内容,账号立即收获了稳定的流量,粉丝量实现成倍速增长。

“增粉不是根本目的,快速改变贫困面貌才是组建团队初衷。”吴玉圣没被突然的“火热”冲昏头脑,他带领“七仙女”在平台尝试直播带货,重点销售村里的扶贫产业产品。

当时,贫困户吴永荣种的17亩小黄姜销路不畅。“七仙女”穿上侗族便装,拿起锄头,“仙女”们边挖边讲解。视频发出次日,一单一万多斤的订单成交,两个月,6万多斤销售一空。

此次成功尝试,开启了直播带货的常态化,一次吃腌鱼的视频,卖完了全村的稻香鱼;一个稻田视频,立马卖出几百斤香米……山货有了网上销路,村里放心大胆搞产业,很快,贫困的盖宝村摘帽了。

随着盖宝村发展走向正途,“七仙女”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各渠道粉丝已超百万,各大媒体与当红栏目都能常见她们的身影。

从一个带货直播团队,变身一个文化品牌,舞台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大。在与外界的不断交流中,吴玉圣也有了新的思考,“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无价之宝,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七仙女在其中还能大有可为。”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贵州   侗族   贵州省   群众路线   贫困户   文化   网上   销路   各部门   村里   路径   账号   粉丝   团队   传统   旅游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