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将军故乡,现已是中原菜都

“半壁河山,业经改色,是好男儿,舍身保国”抗日名将吉鸿昌将军是河南扶沟县人,扶沟的父老乡亲把这位抗日民族英雄视为家乡的骄傲。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现坐落于扶沟县鸿昌大道东段,是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将军故乡,现已是中原菜都

吉鸿昌故居在扶沟县吕谭乡吕潭古镇。他生于1895年,18岁起开始他一生的戎马生涯,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34岁时任第十军军长。1930年吉鸿昌因拒绝“围剿”鄂豫皖苏区红军被解除兵权,并被强令“出国考察”。上海淞沪之战爆发,吉鸿昌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组织革命队伍坚持抗日,1934年11月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殉难前,曾写道:“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将军故乡,现已是中原菜都

虽然86年前就悲壮牺牲,但国人并没有忘记他。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由主馆、吉鸿昌铜像广场、国防教育园、鸿昌广场和廉政文化园五部分组成。主馆内设瞻仰大厅、吉鸿昌将军事迹展厅、书画厅、扶沟英烈厅等,并陈列大量图片资料和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吉鸿昌将军和扶沟县部分烈士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铜像广场屹立着吉鸿昌将军的青铜雕像;国防教育园陈列有战斗机、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将军故乡,现已是中原菜都

扶沟县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古称桐丘,公元前196年,刘邦建立西汉后,设置扶沟县,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故称“扶沟”。扶亭现今已不存于世,其形貌特征、得名缘由均不可考。洧水沟就是今天的双洎河,又称双泊河,是贾鲁河的一条支流。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将军故乡,现已是中原菜都

建县历史超2200年的扶沟县,其历史古迹也非常多。始建于大齐武平年间(公元550-581年)的古刹支亭寺,是一座雄伟华丽、气势壮观、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千年古刹。它原名芝庭寺、紫亭寺、芝亭寺,清嘉庆年间,定名支亭寺,延用至今。它的整体建筑金壁辉煌,脊列龙凤,檐卧走兽,寺内近200尊雕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将军故乡,现已是中原菜都

“此处当年栖凤鸾,凤鸾栖处少严寒。至今雪雾荒台上,犹带春风气一团。”清代吕阳桐的这首诗,说的便是位于扶沟县城内书院街路北,由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程颢创建的大程书院,也是中国北部最完好的古书院。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将军故乡,现已是中原菜都

道教圣地雾烟山,位于扶沟县韭园镇。原是我国“五岳”之一“中岳”嵩山山脉余支。相传为老子出鹿邑讲道的第一站,因而被称为道教圣地,人们为了怀念老子,祈福消灾,在雾烟山兴建庙宇,整座山上树木葱郁、烟雾缭绕、竞日不断。雾烟山因而得名。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将军故乡,现已是中原菜都

现在的扶沟县,早已是大广高速、盐洛高速、安罗高速在境内交汇;郑合高铁穿境而过;以蔬菜产业而闻名的河南省蔬菜生产第一大县,享有“中国蔬菜之乡”“中原菜篮子”的美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扶沟县   扶沟   鹿邑   道教   将军   圣地   中原   国防教育   河南省   古刹   铜像   水沟   纪念馆   雕像   书院   故乡   广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