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浪费与促进消费相得益彰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网购成瘾“买买买”,好像卡里的钱不是钱;买回来后便是“扔扔扔”,不拿东西当东西。当你提醒她不该浪费时,人家会拿出一套说辞来“怼”你,“大家都舍不得买东西,那么多商品卖给谁?工厂还开得下去吗?工人岂不要失业?社会还怎么发展?”这意思分明是说,消费能拉动生产、刺激经济增长。

果真如此吗?大家不妨先读一句古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人家的食物是怎么臭的?杜甫先生没有明说,一定是多的吃不完,只好任其坏掉。诗中虽然写的是人们冻死在路上,却明显是因饥饿而死,且死在逃荒、乞讨的路上;如果有饭吃,还会死在路上吗?倘若富豪们不那么挥霍浪费,能够厉行节约,将家中吃不完的食物救济给穷人一些,或者说将屯积的粮食低价卖给那些急需要填饱肚子的人,何至于出现如此悲惨的情景。

当今世界也一样,一方面全球每年约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达13亿吨之多;一方面全球76亿多人口中就有8亿多饥饿人口,相当于每9个人中就有1人挨饿。可以说,“小胖墩”“大胖子”与饿得皮包骨头的非洲难民同时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如果没有浪费那么多粮食,那么不管通过什么渠道,这些粮食终归会流入无米下锅的人家,庞大的饥饿群体自然也就不会存在。

我这么讲,明显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关于经济、关于社会、关于政治,主题都很宏大,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涉及面相当广,决不是几句话就能掰扯清楚的。但世间道理“至深至简”,特别复杂深奥的问题往往也是简单明了的。我觉得,世界上的资源基本上就那么多,如果大家都省得点用,不挥霍不浪费,也就人人有得吃、有得用。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当然了,要想全面、准确、科学地认知消费与浪费的关系,还得听行家们怎么说。就餐饮浪费问题,专家、学者们讲了,食物浪费不仅仅意味着米面粮油本身的浪费,更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所投入的水、土地、能源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无效能耗。在资源、环境的约束日趋强化的今天,浪费行为将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损害,用浪费来进行所谓的“刺激消费”无异于缘木求鱼、饮鸩止渴。

有识之士指出,消费不等于浪费,反对浪费不是反对消费,也不会抑制消费。正常、适度、理性、逐步升级的消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扩大消费,为的是满足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上的正常需求,而不是用“胡吃海喝”等浪费行为换来一些商家的“红红火火”;消费升级,是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正常消费的不断升级,而不是少数人过度挥霍、暴殄天物的畸形消费愈演愈烈。

总而言之,制止浪费非但不会抑制消费,还会让消费动力更强、后劲更足。通过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能够让各种稀缺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留出空间、创造条件,以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也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加之极端天气和蝗灾等影响,目前许多国家出现粮食危机,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在如此严峻的考验面前,我们更要凝聚起崇俭抑奢、反对浪费的强大正能量,通过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文化,推动释放消费的活力和潜能,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董聚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卡里   蝗灾   路有冻死骨   厉行节约   胡吃海喝   朱门酒肉臭   相得益彰   饥饿   抑制   粮食   人口   食物   路上   东西   社会   经济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