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作为一名有稳定养老金的退休人民教师,69岁的刘晓东却在几年内花了500万,至今仍负债累累。刘晓东有个理想,那就是复兴古老的造纸术,造出珍稀熊猫纸,即使掏空家底他也在所不惜。妻子哭过,闹过;亲友说过,劝过,却被他一一拉入伙。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位于秦岭脚下的周至县起良村,早在明朝之前就以造纸闻名全国,每户人家都供奉着蔡伦画像。万历年间,朝廷为鼓励当地专营造纸业,还曾专门赦免了田赋粮税,“起良村”就是由“弃粮村”谐音演变而来。然而在现代工业冲击下,起良村的传统造纸术几近失传。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造纸术是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骄傲,不能在咱这代人手中把老祖先的手艺失传了。”尽管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刘晓东还是执意要做。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没有工具,他就请教村里老师傅,将记忆中的造纸工具画在纸上并进行制造、改良;没有工人,他就邀请亲戚邻居,给他们发工资来学习造纸工艺;没有资金,他拿出养老金和全部家底,甚至把身边人的钱都借了个遍。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在他的坚持下,家人慢慢让步,妻子说:“想做就去做吧,只要不把房子卖了,我们有地方住就成。”买材料、打池子、建作坊、雇匠人......刘晓东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他感叹造纸的工作强度是当教师的十多倍,这让他把一辈子没求的人都求过了,没说的话都说过了,也把这辈子没遭的罪都遭过了。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起良村造纸术工艺相当复杂,刘晓东觉得最危险的环节就是踏碓。踏碓是利用杠杆原理砸压树皮纤维。纸坊里的匠人们手几乎都被砸过,踏碓的落下来的重量有几百斤,有人指甲盖被掀翻了,甚至有人曾被砸得血肉模糊。后来,匠人们给杠杆四周加了塑料钢圈,才得以有些许保护。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晒纸环节最考验耐心,女匠人需要留很长的指甲,才能够先将湿漉漉的纸张分离,然后再把纸一张张贴在烤墙上晒干。这过程要非常小心,稍不注意纸张就会被撕裂,前面的功夫就全毁掉了。有首古老的歌谣里唱到,“有女别嫁起良村,从早到晚立墙根”,就在讲述晒纸的艰辛。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2010年3月,刘晓东终于用古法造出了第一张“蔡伦纸”。通过剥皮、泡水、蒸皮、踩皮、切番、舂捣、打浆、抄纸……等108道工序,古代造纸术造出的蔡伦纸终于重见天日。其中的每一步,都倾注着刘晓东的时光和心血。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从2009年至今,刘晓东粗略估算已经花费500多万,至今负债累累。“前几年我连匠人们的工资都发不起了,但我一直觉得古造纸术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经济价值。做文化传承就不要想着发家致富,现在我只想把事情做好、把账还完。”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2015年,为了更好的传承起良村古法造纸技艺,刘晓东还自费建立了周至县第一个非遗博物馆——起良蔡侯博物馆,通过文物展示、现场制作、旅游研学等方式保护古法造纸技艺。但在他心里,传统造纸术虽然已经恢复,但是为了迎合时代发展,他得寻找些“新思路”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偶然间,刘晓东听闻泰国动物园用熊猫粪便造纸,但中看不中用,纸张质量非常粗糙。他立即开始思索:熊猫是中国的国宝,造纸技艺也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何不自己试着造出好看又实用的“熊猫纸”呢?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距离起良村10公里就是陕西楼观台熊猫圈养中心,刘晓东从这里拿到了熊猫粪后便仔细研究,他发现熊猫粪并没有想象中的臭味,反而散发着竹子的清香,“熊猫是直肠动物,粪便里70%是竹纤维,算是造纸的好材料。”刘晓东解释。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然而实验了几个月,刘晓东屡试屡败。匠人们也犯起了嘀咕,都觉得熊猫纸的思路压根不行,只有刘晓东一再坚持。最后他将大熊猫粪便加入猕猴桃、构树皮等混合加工,经过十多道工序,终于用古法造纸技艺制作出了珍贵的“熊猫纸”。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熊猫纸不仅非常轻薄透亮,而且兼具一定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著名作家高建群还曾用熊猫纸进行过创作。刘晓东说,古法造纸术是国粹,大熊猫是国宝,国粹与国宝结合做出的熊猫纸更多是国粹、国礼。所以熊猫纸不上市,也不售卖,他只想把它当做一种贵重的礼品赠送别人。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随着熊猫纸名气越来越大,刘晓东建立的起良蔡侯博物馆也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参观体验,而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亲自接待、讲解。据了解,当地政府还准备把这里建设成“非遗小镇”,让更多人了解造纸这门古老工艺。

陕西退休教师负债500万 造出珍稀“熊猫纸”

一时间刘晓东成了名人,经常被称为刘总、刘董事长,但他却只喜欢“刘老师”这个称号:“当了一辈子人民教师,都叫我刘老师,后半辈子也只是在文化传承上做了一件小事,商业化的帽子就别给我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熊猫   周至县   造纸术   匠人   负债累累   家底   树皮   国粹   陕西   粪便   杠杆   珍稀   国宝   技艺   纸张   古老   价值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