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山西部队故事(连载14)

#头条故事挑战赛#

崞阳营房

新营区及搬家:

大约1974年春天,从河北移防山西原平四年多后,部队的营房、配套家属院及服务营区终于建好了(也由此可见当年我国、我军经费的不宽裕,要放现在,资金拨放及时的话,按那个建设规模,估计一年时间就建设完成了)。部队干部战士、随军家属兴高采烈的抓紧时间搬了家,生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根据上级驻防要求,189师炮兵团崞阳部队营区按团部+直属分队+一个营+家属区+服务营区进行建设,其余两个营分别驻扎在县内其他乡(应该也有营区,但我不了解)。爸爸的三营被确定为驻扎崞阳营区。

崞阳营区的选址非常好,位于崞阳镇西门爬坡上来的高一级滹沱河台地,台地东边缘是南北向的北京—太原国道。营区在国道的西侧,隔大约50米宽的农田,是一条南北灌溉渠,营区东围墙贴渠而建;营区北侧是临国道分叉出来向西的省道(崞阳—轩岗线,轩岗位于西山,是省内区域大型国有煤矿,范亭中学高中部有不少煤矿来的子弟),开有后大门;营区(部队营房区)西侧是郭阳水库尾部沟岔(满足防洪库容,平常水面有限)。营区占地大约是1000*400m,南北向的长方形。营区南侧是个宽约20的浅沟,被围在营区内,正中间填土形成了进入营区的迎宾道,大门开在南围墙正中位置。

营区建筑布局方正,迎宾道正对的是坐北朝南,呈工字布局的团机关两层建筑,对称的,东侧是几排团直属分队营房,西侧是团后勤用房及团机关车库。团机关建筑正后方是操场,操场东侧为仓库、配电等,西侧布置了三营连队的厨房。再往北,是三营营区,最北是训练场兼炮位、车辆停放场地,北大门设有岗亭24小时由三营执勤。

家属区位于营区南,隔着新修的一条宽约10米的沙石道路,东接京原国道,西至营区西侧边缘止,接上了去往一个叫上王村的原有乡间土路。可能是从风水角度考虑,家属区的大门与营区大门错开,东移了十几米。家属区东边缘仍然是贴着那条灌溉渠。灌溉渠与新修道路的交叉处改成了凹形地下管道。

家属区的布局呈现了明显的等级。大门两侧是团警卫排一个班的两栋宿舍,日常负责家属区的进出管理和警卫工作;然后是一个开阔的正方形场地,东侧紧挨着警卫班宿舍,是一个单、双杠活动场和篮球场,沿东墙布置了三排团职住宅,每排两家,三室一厅一厨一储藏间一门厅格局,北向单侧开门(无室内厕所),西侧对称位置先是两排团职住宅,第三排大小一样,但格局用途是仓库(全团团职住宅限制为10套)。

场地南,分三列,建了四排营、连职干部住宅,每栋六户,共72户。布局一样,是两室一厅一厨格局,比团职优越的是南北两侧开门。

家属区沿东围墙处建有三处蹲位旱厕所,供全家属院人使用。

服务区与家属区在一起,位于家属区的西侧。紧挨着西侧北端团职楼(父亲升任副团长,我家搬到这里,距军人服务社最近)的是军人服务社,然后往南并排着小广场(放室外电影),澡堂、锅炉房。澡堂西侧是道路隔着的大礼堂(这里还有一个不设门卫的大门,平常不开,用大礼堂时开放,疏散人流,避免走家属区),大礼堂南侧接着是水塔,再往南,西南角呈L形布置的是团卫生队(配备少量病房)。

营区、家属区布置的方正、方便、功能齐全完整。受到了干部战士和家属们的称赞!

又一次搬家,回到了熟悉的部队家属院,全家自然心情很高兴。与崞阳房东相处了两年,军民关系相处融洽,我们家和房东家依依告别,相互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做家具:

时代在进步。住进了家属区,突然刮起来做家具的热潮。当年在石家庄时,没听说谁家做过家具,都是部队统一配备的,满足基本需要的几件。说明社会在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的要求提升了。一时间,江苏、浙江两地的木工师傅抢手,要预约排队;除了部队建设营房剩余的小部分木材卖给了各家外,团里还根据统计从市场上统一采买了红松、水曲柳等,满足了全团家属做家具的木材需求。五金、油漆什么的各家自己解决。

我家刚搬来时,爸爸是正营职,安排住在营职北侧第二排中间列的西顶头户。营职房中间是客厅,两边卧室,后面厨房突出大约1.5米,长覆盖了一间半。一般的,两间卧室前开垦了宽两米的菜园子,厨房后是煤池子(每年冬天各家都拉几吨煤,夏天少些),主卧后搭建个杂物间+鸡圈。

我家大约排在家属区做家具户的中间,也做了36条腿的家具,工房就安排在客厅,是个江苏师傅的两人团队,同时做着两家,流水作业,历时约2个月完了工。


部队组成的次序:

189师炮兵团因为是重建,主要抽调187、188师炮兵团技术骨干组成的。63军领导机关在组建伊始,即注重了干部调配的均衡性,两师干部数量、职位大致均衡。虽然大家很注意分寸,但毕竟熟悉程度差异很大,自然而然的在工作中还是形成了差异。家属、孩子们因为生活、学习接触密切,则更是有疏熟远近之分。

同时还有部分干部来自北京军区工程兵二工区,另有原63军69—72年间赴内蒙古包头、巴盟参加军管,72年后陆续回63军调配来炮团的干部,大大小小分成了四组来源不同的干部群体。部队工作中,不了解这种远近对工作的影响。但家属院孩子们的玩耍组合却非常明显,几年间分分合合不断变化。

和我的发小张林的多次分合,大都缘于和别的部队孩子亲近了、一起玩耍了、没有在辩论中互相支持啦等等。既是孩子们的率真,也反映了孩子们的不成熟,考虑问题太过简单。


崞阳营房归属:

据军史记录,继1982年改革开放第一轮裁军后(父亲转业),1985年7月,又一轮裁军,189师仅保留了师部编成为63集团军坦克旅;1998年原陆军第28集团军坦克7师转隶63集团军,改为陆军第63集团军装甲旅,原63集团军坦克旅撤销。至此,有着光荣传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89师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解放军序列。

听我的中学同学讲,1985年后,营区部分一度成为崞阳镇政府所在,后搬出,现在闲置。家属院曾改为农贸市场,现为何用途不祥。但无论如何,还保留着,期待退休后安排一次崞阳行,回到营区、回到家属院,找回当年风华少年的美好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灌溉渠   团职   部队   家属区   集团军   营区   大礼堂   营房   炮兵   山西   警卫   国道   家属   大门   往事   干部   家具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