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钱”出名的古城,被誉为“钱王之乡”,游客随处可见“钱”

相对于现代货币而说,古代货币更具历史性、贵重性、交换性。与现在纸质货币不同,古代货币多以金、银、铜、谷、帛代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属黄金、白银、铜钱,今天我们要介绍便是以盛产铜而闻名的小镇——会泽古镇。

因“钱”出名的古城,被誉为“钱王之乡”,游客随处可见“钱”

会泽古镇历史文化悠久,是历史上云南最早设置的四个郡县之一,汉设堂琅县,唐置唐兴县,明设东川府,清置会泽县至今。自古以来,会泽就以其灿烂的铜文化而闻名,因铜的开采、冶炼、加工、京运,经济文化曾鼎盛一时。明朝东川府铸造的"嘉靖通宝"大钱币,重达41.47公斤,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古钱币,入选吉尼斯之最。会泽因而被誉为"钱王之乡",城市建筑处处可见钱币造型。

因“钱”出名的古城,被誉为“钱王之乡”,游客随处可见“钱”

会泽因为其优越地理位置与矿产资源,自3000年前,就已制造铜钱币,并且远运到中原。据史书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是云南铸币的开始。为纪念开炉,用黄铜铸造了一枚直径57.8厘米、厚3.5厘米、重达43千克的方孔圆钱,币面铸"嘉靖通宝"四字,经专家鉴定属"纪念币"性质,有识之士认为其不仅具有"钱范"的作用,而且为至今民办上最大、最重的金属古币,堪称"钱王"。在会泽公园内,还有一座嘉靖通宝古钱币的雕塑,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会泽公园正如郭沫若笔下“天上的街市”一般绚丽多彩。

因“钱”出名的古城,被誉为“钱王之乡”,游客随处可见“钱”

会泽因为铜的开采和冶炼,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吸引了大量外省人口移入,外省人口所带来的不同文化,让会泽发展为多元化的文化交融荟萃地,建立自己的会馆寺庙,至今会泽古城中还保留着 众多会馆遗址,且众多的庆民时期的会馆、寺庙,让寺会泽古城有了"明清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其中以八大会馆最为著名,这里给大家介绍作为著名的江西会馆。江西会馆俗称江西庙、万寿官,是江西人在会泽县城建的会馆,坐落在会泽古镇江西街的中部。

因“钱”出名的古城,被誉为“钱王之乡”,游客随处可见“钱”

江西会馆最有特色的是门楼戏台。戏台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歇山顶结构,前檐开山门,楼层作戏台。前檐三重,后檐五重,檐下有装饰性的密集型斗拱挑檐,挑檐中设一神龛,内供福、禄、寿三星。屋顶前后共 42 只翼角,造型别致,设计精巧,有如仙鹤展翅,凌空飞翔。在会泽的会馆寺庙建筑中素有“会馆五子”之誉,被认为是会泽“县宝”。“江西庙的台子”即被视为“五子”之首。整个江西会馆建筑体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风貌,集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精华为一体,堪称云南古建之首。

因“钱”出名的古城,被誉为“钱王之乡”,游客随处可见“钱”

进入古镇后,会发现古镇中的居民楼造型独特,每座屋脊上面均有两段瓦沟上用板瓦搭成拱形,其头部则为一高翘起的筒瓦,当地人称为"猫洞"。除了猫洞,还有"猫拱墙",就是房屋的两侧是一段圆弧形的山墙,类似于两只弓着背的猫。这种土墙造型可以让受力更均匀,地震时不易倒塌。更重要的是猫拱墙可以隔断相邻的火势,起到封墙火的作用。

因“钱”出名的古城,被誉为“钱王之乡”,游客随处可见“钱”

会泽还是世界珍禽黑颈鹤的越冬地,全世界现存4000多只黑颈鹤就有2000多只会到会泽越冬,因为会泽人善待它们,长海、大桥等地已成了黑颈鹤眷恋不舍的故乡。在会泽,还能见到美丽的红土地和气势雄伟的亚洲第一土坝,春天到会泽,丽日蓝天下高原樱花笑迎春风灿烂无比,令人心醉神迷。

因“钱”出名的古城,被誉为“钱王之乡”,游客随处可见“钱”

会泽的一年四季均适宜游览,四季均有不同颜色,冬季最为美丽,不仅有舞动的精灵黑颈鹤,晶莹剔透的雪松,历史悠久、秦汉时是古夜郎地的会泽古城,更有被誉为“中国的新西兰,滇东北的小西藏”的大海草山,自然风光丝毫不逊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三星   会泽县   会泽   东川   通宝   戏台   嘉靖   江西   云南   会馆   随处可见   寺庙   古镇   古城   货币   造型   游客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