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9月28日,《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建议的公告。标志着,关乎陕西省未来十五年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终于出炉。



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一、规划概况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陕西省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


3、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2021—2035年

规划基期2020年,规划目标年2035年,近期目标年2025年。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二、总体要求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1、功能定位



规划中,陕西是:

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引领西部发展的增长极、国家(西部)科教与创新中心、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以及中华文明和中国革命精神标识地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2、规划目标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稳定


农业空间:美丽祥和、繁荣多彩


城镇空间:魅力品质,宜居宜业


文化空间:特色鲜明,璀璨多姿


基础设施:高效顺畅,智慧共享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3、空间战略



规划的空间战略目标:生态筑底,集聚增效,开放联通,保护传承,品质提升、精细治理。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三、规划格局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规划中,陕西将构建“一群两屏三轴四区五带”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群

关中平原城市群


两屏

秦巴山区生态屏障

黄土高原生态屏障


三轴

包茂高速发展轴

陕北长城沿线发展轴

陕南十天高速发展轴


四区

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

渭北台塬旱作区

关中灌区

陕南低山平坝区


五带

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带

黄土高原果畜产业带

关中现代农业产业带

陇海铁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陕南绿色循环产业带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四、空间布局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1、筑牢山清水秀的生态屏障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规划中,陕西将构建“一山两河、四区六带”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山

秦岭山脉


两河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四区

陕北长城沿线生态修复区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子午岭-黄龙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秦巴低山丘陵生态功能区


六带

白于山区生态修复带

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示范带

关中北山绿色重建带

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带

渭河生态安全带

汉丹江生态安全带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自然保护地体系

重点加强秦岭国家公园,子午岭(桥山)国家公园,秦巴山地、白于山区沿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等区域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培育。


生态保护红线

将陕北长城沿线风沙滩地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子午岭-黄龙山、渭河沿岸、秦巴山区等重要生态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保护秦巴山地、黄土高原、长城沿线生态环境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秦巴山地:保护秦巴山地生物多样性、改善秦巴山地水源涵养功能、增强秦巴山地水土保持功能。


黄土高原:提升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功能、加强北山生态功能。


长城沿线:增强陕北长城沿线防风固沙功能、实施白于山区生态保护建设。


保护流域水生态环境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改善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

加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生态修复,保护和改善河流廊道生态和水体功能,重点改善黄河干流(陕西段)、无定河、延河、渭河、汉丹江、嘉陵江等流域水生态环境。


保护湿地生态功能

防止湿地污染,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长城沿线风沙湿地区、陕北黄土高原和渭河平原湿地区、秦巴山区湿地区等湿地生态功能。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加强城镇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管理,持续推进人工湿地、河湖滨带生态修复、湖库生物净化、地下水污染修复和隔离防护等工程建设,规范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


2、建设美丽祥和的乡村空间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规划中,陕西将构建“四区五带多园多点”的乡村空间格局。


四区: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渭北黄土台塬旱作区、关中灌区陕南低山平坝区等四个粮食生产功能区。


五带:陕北绿色农业产业带、渭北旱塬循环农业产业带、关中渭河平原现代农业产业带、西(安)咸 (阳)都市农业产业带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带等五个产业带。


多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创业创新园等多类型园区。


多点: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各异、 互补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镇村。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确保耕地总量,提高耕地质量: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统筹推进生态退耕。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提高土壤肥力。


优化基本农田布局:稳定优质耕地集中区域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优先将长期稳定利用耕地、新建高标准农田、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优先纳入永久基本农田。


建设高标准农田:重点在关中平原区、陕南低山平坝区、渭北黄土台塬区、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等区域建设高标准农田。


打造特色现代农业生产空间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陕北绿色农业产业带

关中渭河平原现代农业产业带

渭北旱塬循环农业产业带

秦巴山地生态农业产业带

西(安)咸(阳)都市农业产业带


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活空间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持续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3、打造魅力品质的城镇空间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规划中,陕西将构建“一圈四极六城多镇”的城镇发展格局。


一圈: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西咸新区为核心, 渭南中心城区、铜川中心城区、杨凌示范区为副中心组成的西安都市圈,是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域。


四极:宝鸡、渭南、汉中榆林等4个区域中心城市, 是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六城:铜川、延安、安康、商洛、杨凌示范区韩城等6个市域中心城市, 是带动市域发展的中心。


多镇:县城(市)和重点镇, 是全省城镇化的重要支点,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保障产业发展空间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关中先进制造业走廊

以陇海交通线为主轴,以西安、咸阳、宝鸡为主体,以渭南、铜川、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为补充,建设先进制造业走廊和国防科技工业产业带,打造全省工业发展“主脊梁”。


陕北—渭北高端能化产业带

建设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延安国家综合能源基地、渭北多能互补示范基地、彬长麟清洁高端能化基地,增强能化产业承载能力。


陕南绿色循环产业带

建设汉中绿色循环产业和高端装 备制造基地、安康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商洛新材料基地和生物医药制造基地等,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一核多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构建以西安为核心,以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商洛、延安、铜川和杨凌示范区为“多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提供服 务支撑。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打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空间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构建城镇生活圈:完善社区生活圈、统筹城乡生活圈


塑造高品质公共开敞空间:完善公园广场布局、建设绿道网络


合理引导城市更新:划分更新单元、分类明确重点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分级明确利用重点、统筹地下设施建设


4、保护底蕴深厚的文化空间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规划中,陕西将构建“一河一山三区四带多廊”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格局。


一河

中华母亲河——黄河

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


一山

中国中央山脉——秦岭

中华民族祖脉和中华文化重要象征


三区

陕北、关中、陕南三大片区


四带

长城文化带、红色文化带

渭河文化带、汉丹江文化带


多廊

以古丝绸之路、秦直道、秦蜀古道、商於古道、茶马古道等线性文化遗存和郑国渠、汉中三堰等灌溉水利工程为基础,构建线性文化廊道。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保护利用自然遗产和历史遗产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强化自然遗产和历史遗产保护


自然遗产:维护自然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分类合理利用自然遗产。


历史遗产:划定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统筹革命文物保护传承。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


加强6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系统保护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1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8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五、资源配置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合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2、保护利用林草资源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保护利用林地资源:优化林分结构,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


保护利用草地资源: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草原保护,整治修复退化草原植被。


3、合理利用水资源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促进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优化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空间管控。


六、整治修复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1、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开展水土流失治理

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治理水生态环境

修复湿地生态功能


开展国土综合整治

实施农用地提质改造

整理农村建设用地

复垦自然灾毁土地


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

复垦历史遗留工矿废弃用地


2、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大工程——榆林、延安、渭南、铜川和咸阳


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汉中、安康、商洛、西安、宝鸡和渭南


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汉中、安康


重要生态矿区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榆林、延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和商洛


七、基础支撑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1、构筑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构建完善的综合运输网络



围绕全省交通枢纽节点及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形成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123出行交通圈”

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

关中平原城市群2小时通达

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高速公路

加密高速公路网络,提升改造国省道公路,规划形成“三环六纵九放射十二横”的高速公路网布局。


铁路

建设高铁网,打造城际网,完善普铁网,规划形成“两环、四纵、六辐射、八横”的铁路网布局。


航空

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西安第二机场,提升榆林榆阳机场,推进府谷、定边、韩城、华山、宝鸡、商洛等支线机场建设。


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榆林、延安、宝鸡、安康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高效联通。推动新建综合客运枢纽多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输运”体系建设。


2、推动水利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建设引调水和水源工程

关中:引汉济渭、东庄水库、渭南抽黄等。

陕北:榆林东线引黄、白龙江引水、古贤水库等。

陕南:引嘉入汉、焦岩水库等。


构筑“五纵十横” 现代水网体系

推进天然河流网、工程渠网互联互通。

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

实施跨流域生态补水工程。


保障传统能源:优煤、稳油、扩气。

发展新能源:推进清洁煤电、光伏、风电一体化。

优化能源网络体系:统筹建设省内骨干网架和电力外送通道。

城镇热源建设:集中供热清洁化,提高覆盖率。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3、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

建设高水平创新基础设施


4、建设安全韧性空间



控制自然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韧性城镇


5、统筹建设基础设施廊道



优化线性基础设施布局

统筹线性基础设施廊道建设


八、区域协同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共谋省际空间深度合作:

加强周边城市群合作联动

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加强秦巴山区生态协同保护


共推省域空间协同发展:

推动三大区域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促进重要生态区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建设高水平开放支撑平台

建设高标准开放合作平台


九、实施保障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相关链接:

① 重磅!渭南华山机场选址敲定,目标“大西安第二机场”!

② 陕西《规划》:西安都市圈+四条城镇发展带!


陕西未来15年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建设西安第二机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陕南   西安   渭河   黄土高原   商洛   关中   陕北   渭南   榆林   汉中   秦巴   空间规划   长城   陕西   沿线   国土   机场   生态   未来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