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蒸馍馍,一个大馍占一个箅子,还盘成圈圈,这该咋吃?

在山西南部农村,乡亲们用土灶蒸馍时,都喜欢蒸一些个体很大的馍,平时的一个馍馍就足有四两、半斤重,要是过年过节,有的馍竟与脸盆大小相当。近日,笔者在山西芮城一户农家采风时,正好遇到这家人蒸馍,她不但蒸了四笼屉的包子、馍馍,还蒸了一个圆形的圈圈馍,个体大到一个箅子只能放一个,而且吃的时候要用刀切。图为正在为蒸馍忙碌的夫妻俩。

山西农村蒸馍馍,一个大馍占一个箅子,还盘成圈圈,这该咋吃?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姓姚,今年57岁,妻子姓侯,夫妻俩住在一个拥有三孔土窑的窑洞院内。老姚介绍,他们村子比较小,只有17户人家,因为缺水加上交通不便,目前都在山下买了房子,只有农忙时节才回来住一段时间,“最近油菜熟了,我和老伴回来收菜籽,加上眼看着又要收麦子,就准备多住一段时间,所以趁着今天有时间,准备蒸上一锅馍。”

山西农村蒸馍馍,一个大馍占一个箅子,还盘成圈圈,这该咋吃?

老姚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在外打工,女儿已经出嫁,家里只剩了夫妻两人。因为人少,准备的吃食也就不多,蒸一次馍可以供夫妻俩吃上半个月。“蒸一次一般是四五个笼屉,蒸好后放在冰箱里,随吃随拿,很方便的。”侯大嫂边擀着包子面皮边说,自己家蒸的馍好吃,用的是地里种的麦子,“土灶,柴禾火,农家酵子,比买的好吃多了。”

山西农村蒸馍馍,一个大馍占一个箅子,还盘成圈圈,这该咋吃?

当天,侯大嫂先把馍坯揉好后放到一边醒面,然后开始包包子。她拌的馅里有韭菜、粉条和地软,地软是她在雨后从山坡的草地上捡拾回来的。侯大嫂说,地软也叫地木耳,雨后的山坡上有很多,需要在太阳出来前捡拾,否则很快就看不到了。捡回家的地软晒干后存放起来,食用时用热水泡软,可以炒、凉拌,也可以做汤,“我最喜欢用它包饺子、包子,吃起来特别香,比木耳脆,但比木耳更嫩。”

山西农村蒸馍馍,一个大馍占一个箅子,还盘成圈圈,这该咋吃?

侯大嫂是个持家能手,只见她麻利地拿起一个擀好的面皮,用勺子舀起一团馅放到面皮上,左手托着,右手迅速地捏一圈,一个包子就做成了,而所盛的馅却不多不少,正好将包子撑得鼓鼓的。一笼屉的包子,她用了20多分钟就全部包好了。

山西农村蒸馍馍,一个大馍占一个箅子,还盘成圈圈,这该咋吃?

在农家院的一角,有一个窄小的土坯垒砌的房子,这是老姚家的厨房。厨房里虽然只有一个灶台,但已把房里的空间都占满了。“这里只是蒸馍时才用,平时做饭都在窑洞的小灶上,天热时会用电磁炉,两个人的饭简单,也好做,不像你们城里人做饭那么复杂。”侯大嫂一边“呱嗒呱嗒”地拉着风箱,一边笑着对笔者说。

山西农村蒸馍馍,一个大馍占一个箅子,还盘成圈圈,这该咋吃?

用土灶蒸馍的速度很快,在花椒树枝作为柴禾的大火“攻势”下,不大一会,四个铝制的笼屉上就冒起了蒸腾的热气。侯大嫂介绍,现在村里做饭蒸馍不缺柴,因为家家都种有果树、花椒树,修剪下来的树枝没地方处理,都拿来烧火做饭,一年四季都烧不完。图为笼屉圆气后又放了约10分钟,侯大嫂将锅里的馍揭起,老姚连忙帮着妻子将笼屉搬到窑洞里。

山西农村蒸馍馍,一个大馍占一个箅子,还盘成圈圈,这该咋吃?

“今天一共蒸了三笼屉的馍和一笼屉的包子,包子能吃两天,馍馍凉了以后都放到冰箱里,吃的时候再拿。”侯大嫂将最后一笼的箅子放到案板上,开始一点点地将一个怪形的大馍揭起。笔者发现,这个馍很大,箅子上只放了它一个,而且还是圆形的,馍上零乱地粘着一些小小的黑点,散发着麦香和花椒叶的香味。

山西农村蒸馍馍,一个大馍占一个箅子,还盘成圈圈,这该咋吃?

“这是圈圈馍,里面放了一些花椒叶,能换换口味。”侯大嫂介绍,圈圈馍就是图省事,把面揉好后盘成圆形就可以了,吃的时候用刀切,吃多少切多少,“这种馍你们在城里可做不成,因为你们的灶太小,只有我们这土灶、大火才能蒸熟。”这种圈圈馍你见过吗?欢迎大家在文末讨论家乡的特色美食。

山西农村蒸馍馍,一个大馍占一个箅子,还盘成圈圈,这该咋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箅子   山西   圈圈   土灶   笼屉   柴禾   馍馍   窑洞   面皮   花椒   大嫂   木耳   圆形   包子   笔者   农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