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纸糊套是嶂石岩的一个景区。穿过西塔台村,便是澳门回归纪念碑林,一块块碑石镶嵌在墙中,规模很大。

一处竟是岳飞手书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这是唐代文人李华的文章,我曾在《古文观止》看过,名为吊古,实是刺今,渴望和平,同情士兵,怎么雕刻在这儿了?文不达题呀?岳飞也不可能到过这儿啦?哦!我想起来了,李华是赞皇人,唐代,赞皇李家是望族,曾涌现出李峤、李吉甫、李德裕等名人名相。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与之相对应是将军诗碑亭,四柱亭中卧有巨石,上面篆刻着张蕴钰将军的诗作:"穆满登山封赞皇,境出层峦垂叠嶂------问津志石应犹在,漱蚌槐泉月朗朗。"仔细看去,张蕴钰也是赞皇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第一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抗日时期,"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曾在此——太行军区一分区担任过副团长。原来,这一文一武,一古一今,都是赞皇名人,"千古名县",将其文章、诗作雕刻于此理所应当,值得赞皇人骄傲。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踏着红石铺路,我们来到了淮泉寺,这是一座千年古寺,环抱于群山之中,真可谓"自古名山寺占多"。据传,淮泉寺原叫石佛禅寺,明兵吏二部尚书乔宇游历于此,应主持和尚之邀,逐题改为淮泉寺。其实,槐泉寺应是槐树的"槐",人们迷信,认为这个"槐"是"木鬼",不吉利,逐改成了这个"淮"。乔宇,我也有所了解,山西昔阳人,翻过嶂石岩就是。看《历代游记》有他的文章——《晋阳游记》,多是描写家乡五台山、晋祠、姑射山的文章,相邻之县,到此一游也不足为怪。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从淮泉寺奔槐泉有两条路,一组老弱残兵从寺南径直而去,一组相对强壮之人从寺北迂回而进。一路风光秀色,经月亮石、万凉岛,忽见一长形巨石横卧路旁,裂面平整,花纹呈现,似飞禽,如走兽,又彷佛像一条欲跳龙门的鲤鱼,要不然怎么叫鱼石画屏呢!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快到情人峡,更是满目佳境,层层砂岩,赤壁红墙,丹崖硃嶂,险峰裂谷,砥柱磐石,峻峭危耸,陡立曲折,如画如屏,山势重叠,绵延不断,这就是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嶂石岩地貌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堪称中国三大砂岩地貌。嶂石岩地貌更有别于其他,主要是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红砂细纹,层层叠叠,独有特色。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我们这些所谓强壮之人再也没有勇气攀登那情人峡了,那都是年轻人的事,年轻人幽会的地方。稍事休息,便向回音壁走去。嶂石岩素有"三栈牵九套,四屏藏八景"之说,这真是名符其实的崖台——石栈道,千仞石岩,竟然横空出现了一米多宽的平台。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汉中的古栈道——褒斜道、子午道我都去过,那都是山间凿石打孔插棍铺桥搭建起来的,这好像是天造地设自然形成的。人们喊叫起来,"我来啦——""我来啦——"大地回音,高山回音,峡谷回音。我也试了试,"哎,嘿嘿——""哎,嘿嘿——"马上反馈回来,大自然就是这么鬼斧神工,就是这么奇妙,这就是回音壁。1997年载入了"吉尼斯世界大全",堪称世界之最。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它的回音与地势山形有关,"几"字形状,口小腹大,半成弧形,看来与北京天坛皇穹宇的回音壁一理,只不过那是人工,这是天成。我们走着、试着,又见摩崖石刻"如响斯应",还有"晓天雨露"臧克家题字。哦!到了"云崖散珠",仰头看去,山泉散下,雨丝飘舞,连连断断,滴滴沙沙,彷佛像武夷山水帘洞的水帘,微风化珠,水线摇摆。人们静静地照相。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再一喊叫,"哎——""哎——",转身就到了槐泉峪。这里三面壁立,中围一涧,泉水从石壁中"哗哗"淌出,这就是槐泉。相传,周穆王伐犬戎追至于此,士兵一路劳顿,口渴难耐,周穆王拔剑刺向山崖,大呼"水来",果然剑到水出,从此,便有了槐泉,"万古槐泉流不厌",从古流到今。它不仅是槐河的源头,也是滏阳河的一个源头。其实,这里的泉水也是与地理结构有关,石灰岩雨后的雨水渗透到不透水的紫色泥岩上,破裂而出,便成了泉水,长流不息。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与先期到达的老同志汇合,会议终于开始,一个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我也忍不住即兴胡诌几句,"熟稔地方无视点,陌生环境有风光。文情颂晚回音壁,众友槐泉叠嶂香。"其实,后两句是双关语,特别是后一句还谐音"怀泉文章香"。这是谁选的地方,真好!寓意着文思笔力像山泉一样长流不竭。

青山作证,赤壁作证,槐泉作证,会议与文艺结合,形式与内容统一,环境与心情齐步,别开生面,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掌声、歌声、笑声,寂静的山林喧闹起来,惊动了山峦,惊动了晚霞,夕阳无限好,只在肯扬鞭。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下山了,步履显得那么轻盈,心情显得那么舒畅,彷佛打开了一扇窗户,片片的漆树——"王八树"会咬人、粘身,也不在乎,穿过它,甩掉它,一会儿又到了淮泉寺,纸糊套真像个大口袋,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我渐渐明白了这里为什么叫纸糊套,"地之曲处为套",黄河河套不就是地处河曲之间吗?当然,还有形象思维,层层叠叠的薄砂岩,不正像一本一本摞起来的书吗?要不然怎么叫页岩呢?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据说,真正的意思,纸糊套原来本并不叫纸糊套,而是叫枳固套。明末,闯王李自成从北京兵败后,有一部南撤义军就占据了这里,与清军抗垒。这里山势险峻,地形复杂,层层叠叠,陡壁千仞,宛如高高城墙,峭壁开合,进可攻,退可守,当时就叫枳固套,意思是固如金汤。至今这里还有哨石、石门、大王台当年李自成义军的遗迹。清军虽然久攻不下,但也瞧不起他们,什么枳固套,简直是纸糊套,意思是不堪一击。后来,久而久之,清军采取收买、招降政策,还是收编、遣散了这些义军。从此,枳固套便改叫为纸糊套,大有轻视藐视之意。


嶂石岩 纸糊套 竟是李自成兵败义军占据的地方

不过,我认为还是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为好,这样,既有形象思维,又有历史典故,就把纸糊套的来历解释清楚了。还是当地民谣说得好 "层层叠叠纸糊套,万丈红绫嶂石岩",风景确实不错,我想再凑上两句,"历史现实两相合,今朝盛世换新颜",就把两个景区高度概括、形象介绍了。

九口2019-12-1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赤壁   山泉   彷佛   赞皇   回音壁   形象思维   叠嶂   页岩   砂岩   诗作   栈道   地貌   泉水   回音   地方   旅游   文章   石岩   李自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