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

每逢正月十五吃元宵,不论是豆泥馅的、五仁馅的,还是水果馅的,都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那是自然灾害时期的一年正月十五下午,我又跑到斜对门家儒大爷家听故事。家儒大爷是个故事篓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无所不会,满肚子的陈年旧货。每逢过年过节,他屋里总是挤满了人,像个说书场,都来听他讲故事,去晚了就没有立锥之地。家儒大爷讲故事,绘声绘色,非常精彩,多是智慧、哲理、劝人行善、修好积德、积极向上,一个接一个,滔滔不绝。

正月十五吃元宵

至今,我还记得斗智的故事。家儒大爷说,有一个老师坐在屋内对他众多的徒弟说,"你们谁要是能把我叫出屋外,你们谁就毕业了"。好多徒弟绞尽脑汁想尽了各式各样的办法也没能把老师叫出屋外。一个徒弟说,"老师,敢情你坐在屋内,风吹不着,日晒不着,你要是坐在屋外,我就能把你叫到屋内去"。老师说,"不可能,我就是坐在屋外,你也叫不到屋内来"。那个徒弟说,"不信,老师咱们就试试,看我能不能把你叫到屋内来"?老师说,"试试就试试",提着蒲墩就走出了屋子,坐在院内,等着那个徒弟叫他。可那个徒弟却迟迟不吭声,还偷偷地笑。老师说,"你怎么不叫呀"?那个徒弟说,"老师,你不已经被我叫出屋外吗"!老师恍然大悟,这才知道上了徒弟的当。这个徒弟智高一筹,毕业了。

正月十五吃元宵

家儒大爷讲故事,句句引人入胜,有时连解手都舍不得离开,恐怕漏掉了一句。我更是听得入迷,早就把母亲临出来的嘱咐"不要回来太晚了,今儿是正月十五,我给你们包元宵、煮元宵吃"忘到脑后。等我跑回家已快半夜。母亲不高兴了,说:"你还饿不?你大爷是管饭那,还是故事管饱,怎么这阵儿才回来?我们早已吃过了。"我不敢言语倚门站着。父亲说:"还在那儿站着,还不快帮你妈包。"我这才进了屋。

正月十五吃元宵

母亲往大笸箩里撒白薯干面,接着,拿起一个小勺从糖罐里剜红糖,一块一块沾上水分别放在大笸箩里,我就按着母亲教的端起了大笸箩左右摇动,白薯干面就渐渐粘在红糖上。母亲又把白薯干面撒到大笸箩里,再往粘上白薯干面的红糖上掸水,我端起大笸箩又左右摇动。一次比一次粘的白薯干面多,渐渐越滚越大,成了一个个白球,这就是我们家自己做的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

母亲往大锅里添水,我坐在堂屋点着灶火拉起风箱。水开了,母亲拿起自己做的元宵往锅里放,一煮,有的成形,有的变小,有的一塌糊涂------好在原汤化原食,白薯干面也是发甜的,早已饥饿的我,就连喝再吃,好甜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感觉特别好,最后,连汤也没剩下全喝了。

正月十五吃元宵

多少年过后,日子越过越好,各种元宵越来越多,不知怎么地,我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的元宵了,可能是口味高了,总觉得没有那种味道,特别是见到买来的包装元宵,更觉得不是那么码事。媳妇总批我,"你就是朱元璋当皇上,总想吃那'珍珠翡翠白玉汤',再给你做白薯干面的实心疙瘩,你才不吃呢!"我笑了,也许真是那样,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困难时期永远过去了。

九口 2021-2-2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笸箩   灶火   书场   立锥之地   风箱   白薯   红糖   屋外   徒弟   屋内   大爷   时期   母亲   老师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