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八地市的名字的缘由!你了解了吗?

豫A——郑州市

上古时代,郑州属九州之中的豫州之域,轩辕黄帝在此出生,并建都于此。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韩国先后将新郑设为国都。北魏统一北方后,将郑州地区设为北豫州;北周灭北齐后,将北豫州改为荥州。

隋开皇三年(即公元583年),隋文帝实行州、县二级制,并将荥州改为郑州。自此,郑州作为州一级行政区名城,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

豫B——开封市

开封,时名启封,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早期。彼时。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如今的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秦置大梁县,汉置浚仪县。后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将启封改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

豫C——洛阳市

洛阳,时名雒阳,始见于战国时期。彼时,洛河名为雒水,因其位居雒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名雒阳。

秦朝时,五行学说盛行,秦始皇按“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因此改雒阳为洛阳。

豫D——平顶山市

平顶山,时名鹰城,在西周时期为应国,因应国以鹰为图腾,“应”“鹰”通假,故而又称鹰城。

而如今平顶山名字的由来,据《清一统志·汝州》载:“平顶山,在郏县东南五十五里。接南阳府叶县界。延袤十里。绝顶平垣,无峰峦,故名。”

豫E——安阳市

安阳,时名宁新中,属魏国。公元前257年,秦国攻克宁新中,但秦国国君认为宁新中既已有秦国,自不能沿用魏国时名。

同时,与洛阳一般,因此地位于淇水(不是鹤壁那个)之北,水北为阳,故改宁新中,名为安阳。

豫F——鹤壁市

鹤,自古以来就是美丽吉祥的象征。而鹤壁,曾经便是仙鹤的故乡,鹤壁之名,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

彼时,周朝最大的诸侯国卫国在朝歌建都,到了春秋时期。卫国的第18代国君卫懿公嗜好养鹤,在宫廷朝歌西北等处养鹤,鹤壁便因“鹤栖南山峭壁”而得名。

豫G——新乡市

新乡古为汲县的新中乡,后于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亲改新中乡为获嘉县。

隋统一全国后,于开皇六年(即公元586年)划汲县、获嘉县两县组成一个新县,取原“新中乡”首尾二字为县名,从而得名“新乡”。

豫H——焦作市

焦作名字的由来,主要有“煤业作坊”和“焦家作坊”两种说法。但较受认可的,为“焦家作坊”一说。

据明隆庆六年(1572年)吕涧寺中嘉蓝殿碑记所载,该村古时曾住有焦姓,还在村里开办了打铁作坊,“焦作”之名正是焦家作坊简化而来。

豫J——濮阳市

濮阳,古称帝丘。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在此设立都城,故而又有帝都之誉。

而濮阳之名,则始于战国时期,因为此地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来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濮阳。

豫K——许昌市

许昌,古称许,源于尧时。据《行唐县志》载:“为传说‘唐尧访贤’中的贤人许由的故里,因名”。

到曹魏时期,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为“许昌”,从而得名。

豫L——漯河市

漯河,时名螺湾河,在元代时,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而得名,后于明嘉靖年间,改为漯湾河。

直到清末时,因此名笔画太多不便于书写,遂将漯湾河改为漯河,并沿用至今。

豫M——三门峡市

三门峡是沿黄城市中距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这里地势险峻,,水流湍急,两岸石壁陡峭,河中两座石岛把急流分为三股。

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而得名。

豫N——商丘市

商丘之名,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彼时,帝喾(五帝之一)之子契(也就是阏伯),被帝尧封于商,发明了以火纪时的历法,同时筑造了世界最早的观星台,因而深受百姓的爱戴。

契死后,葬于阏伯台下,由于契的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即今商丘市的由来。

豫P——周口市

周口,时名周家口,明清时期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彼时,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这里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因此得名。后来周家口逐渐简化为周口。

豫Q——驻马店市

驻马店,又称驿城,古为交通要冲,因历史上南来北往的信使、宦官,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

不过,相比于河南其它城市的名字,驻马店之名就显得太随意了,听起来真的不像一座城市,很多本地市民都希望能改名,但是一直没能实现。

豫R——南阳市

南阳,古称宛,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彼时,为楚国属地,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始置南阳郡。

关于南阳名字的由来,文献记载较为明确,据《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

豫S——信阳市

信阳,春秋时期为申国,后被楚文王所灭。东汉时,设置义阳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讳,改“义阳”为“信阳”。

一方面,是因为这里为“申国”故地的缘故,古文中,信与申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古代“信”与“义”意近,故而得名。

豫U——济源市

济源,古称原,是夏朝故都,却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

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煊赫,在辞书之祖《尔雅》中提到的四渎,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隋开皇十六年,在置县时,因此地地处济水旁,又是夏朝故都“原”,因而得名“济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开皇   获嘉县   魏国   国君   秦国   平顶山   濮阳   豫州   南阳   黄河   洛阳   郑州   地市   河南   鹤壁   作坊   缘由   由来   名字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