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最不该亡国的皇帝却亡了国

大家好,这里是趣味杂谈,我是杂谈君。

今天给大家聊一个话题,就是历史上最具有悲剧色彩的明朝亡国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许多历史学者对其评价为“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什么意思呢?相信大家差不多都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本不应该是亡国的皇帝,无奈运气差,最后却亡了国。

下面我们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他的早年经历:

朱由检因父亲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厌的太子,母亲又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并不幸福。五岁时,其母刘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杀,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抚养。数年后西李生了女儿,照管不过来,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抚养至成人。于1622年被哥哥朱由校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甲辰(1627年9月19日),明熹宗驾崩,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廿四日丁巳(1627年10月2日)承皇位,时年十七岁。次年正月初一癸亥(1628年2月5日),改年号为“崇祯”。

你所不知道的:最不该亡国的皇帝却亡了国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的童年是不怎么幸福的,做皇帝也是哥哥朱由校没有子女,所以他才做了皇帝,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在这里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哥哥朱由校,他的事迹你可能也听过,哈哈哈,因为他的理想是当木匠,不过你还别说,他做皇帝不行,做木匠却是很有天赋,可以说技艺极其高超,还发明过很多精巧的装置。就是因为他爱做木匠不上朝,所以就出现了明朝知名太监魏忠贤替他掌控朝政。

下面介绍一下崇祯皇帝的事迹,为什么说他不该亡国呢?

  1. 节俭

崇祯皇帝节俭到什么地步?他总共当了17年皇帝,17年间,宫中没有进行任何营建,他的吃穿俱不讲究。为了表示节俭,他不吃肉,跟着皇后吃斋。他将宫里原有的宫女杂役裁减80%以上,饭食是粗茶淡饭,穿衣更别提了,好几年不添一件新衣。衣服破了就让皇后缝缝补补继续穿。

  1. 勤政

崇祯十五年(1642)崇祯帝对大臣意味深长地感慨说:“与诸位共同裁决政事,除了按例应免日期外,每日视朝不辍,视朝完毕,文武大臣如欲奏报,可以报名候召,敢有壅蔽者,以奸欺论斩”《思陵勤政记》

他甚至认为大明王朝走到今天都是由于皇帝不上朝所致,在勤政上,他要学习太祖朱元璋“八天内看了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平均每天要看或听两百多件公文”《朱元璋传》。崇祯带着心急如焚的状态终日处理大量政务,总是通过对大臣说明自己急切为政,希望臣下们能够跟上他的节奏和思路。人家可不光说说,人家也是这么做的。

  1. 灭阉党

大力清除阉党。他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你所不知道的:最不该亡国的皇帝却亡了国

魏忠贤

  1. 不好色

俗话说,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古往今来的皇帝,没有几个不贪恋美色的。崇祯皇帝则真心没有这一爱好。当年,崇祯皇帝上任之初,魏忠贤送上绝色美女,崇祯皇帝不为所动。只是为了不引起魏忠贤的疑心,才纳入宫中。据《吴三桂演义》描述,后来,有人将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献给崇祯皇帝,他也婉拒了。

在这里也来谈谈崇祯皇帝的矛盾性格:

  1. 诛杀魏忠贤,后让人安葬他

公元1627年,天启帝朱由校驾崩,其死因现在依然不明。临死之前,他给弟弟信王朱由检一道“遗诏”,让他在关键时刻重用魏忠贤,“忠贤可议大事”,以保大明江山无恙。可惜,继承大统之后不久,崇祯皇帝便在东林党等文官集团的鼓动下,向魏忠贤及其党羽动手,无奈之下,魏忠贤只能自缢而死。大明覆亡在即,崇祯为何要下令厚葬魏忠贤,难道是突然醒悟,觉得“文臣人人该杀”吗?

  1. 性格多疑,启用良将却不重用

启用了一大批忠臣良将。可是,他和这一大批忠臣良将的关系却极为尴尬。性格严苛、猜忌、多疑的他,一边重用这批忠臣良将,一边却极度不信任他们。为此,他频繁调动大臣。17年间,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

这种皇帝不信任大臣的结局就是,没人愿意为他卖命。这就使得崇祯皇帝到了后来,不得不重新起用太监,来培植自己的私人力量。

不仅如此,崇祯皇帝对大臣十分苛刻。大臣稍微犯了过错,往往遭到怒斥、问罪,以至于砍头、凌迟。

就连袁崇焕这种忠心耿耿的大将,都落得一个以通敌叛国罪被凌迟处死的凄凉下场,遑论其他人?

  1. 亡国在即,却不愿意向贪官动手,充实粮库

1644年4月,李自成大军进逼北京,各路勤王军观望不前,找各种借口拒绝发兵前来,抑或是迟缓进军。不过,李自成并没有取代大明王朝之意思,而是只想让崇祯封他为西北王,给他一百万两银子犒军,然后出兵关外决战满清。不过,崇祯拿不出这笔钱,因为连明军的粮饷与抚恤他都发不起。那么,明知道这帮文官富得流油,为何却不向他们动手呢?在捐献不积极时,为何抄家了事呢?要知道,李自成入京后,不说捐献,光是抄家就抄出了7000万两银子。

  1. 本打算南迁,却犹豫不决

孙传庭死后,大明已经没有可以阻止闯军东进的良将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九边重镇纷纷落入李自成之手。此时,崇祯坐立不安,屡次召见群臣商议对策,对是否要南迁暂时避难,进行激烈探讨。在廷议之前,崇祯与内阁大臣们已经说好要南迁,就等着次日朝会时,将其公之于众。不过,崇祯却反悔了,完全推翻之前的想法,不但不南迁,甚至还说自己压根就没想过要南迁。此外,他也不让太子等南下,而是一起困守北京。其中之缘由,究竟何在?

你所不知道的:最不该亡国的皇帝却亡了国

下面来分析一下明朝为何灭亡:

  1. 大旱不断,可以查看明朝小冰河期

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朝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

你所不知道的:最不该亡国的皇帝却亡了国

  1. 瘟疫爆发

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明代万历和崇祯年间两次鼠疫大流行中,华北陕、晋、冀3省死亡人数至少在千万人以上。鼠疫的流行与旱灾、蝗灾及战乱的接踵而至,明王朝抵不住清兵南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令人惊奇的是,蔓延多年的鼠疫在清顺治元年(1644年)后就消散得无影无踪,华北各地风调雨顺,社会经济开始复苏。

  1. 内忧外患

为剿流寇,崇祯帝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闯军的将领。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然用人存疑,以至责无成效皆功亏一篑。李自成数次大难不死,后往河南聚众发展。

此时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崇祯帝求治心切,《春明梦余录》记述:“崇祯二年十一月,以司礼监太监沈良住提督九门及皇城门,以司礼监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中后金反间计,杀袁崇焕。

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崇祯帝的滥杀也日趋严重,总督中被诛者七人,巡抚被戮者十一人。朱由检亦知不能两面作战,私底下同意议和。但明朝士大夫鉴于南宋的教训,皆以为与满人和谈为耻。因此崇祯帝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他暗中同意杨嗣昌的议和主张,但一旁的卢象升立即告诉崇祯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朱由检只能辩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卢象升最后战死沙场。明朝末年就在和战两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

崇祯十五年(1642年),松山、锦州失守,洪承畴降清,崇祯皇帝又想和满清议和,兵部尚书陈新甲因泄漏议和之事被处死,与清兵最后议和的机会也破灭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崇祯皇帝召见阁臣时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在陈演、光时亨等反对之下未能下决心迁都南京。

此时,农民军起义已经十多年了,从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纵横数千里之间,白骨满地,人烟断绝,行人稀少。崇祯帝召保定巡抚徐标入京觐见,徐标说:“臣从江淮而来,数千里地内荡然一空,即使有城池的地方,也仅存四周围墙,一眼望去都是杂草丛生,听不见鸡鸣狗叫。看不见一个耕田种地之人,像这样陛下将怎么治理天下呢?”崇祯帝听后,潸然泪下,叹息不止。于是,为了祭祀难民和阵亡将士和被杀的各位亲王,崇祯帝便在宫中大作佛事来祈求天下太平,并下诏罪己诏,催促督师孙传庭赶快围剿农民军。

你所不知道的:最不该亡国的皇帝却亡了国

下面来说一说清兵入关,崇祯皇帝煤山殉国

  1. 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阳、荆州、德安、承天等府,张献忠部陷蕲州,明将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崇祯皇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监杜勋投降,十五日,大学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开始包围北京,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太监曹化淳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
  2. 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崇祯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李自成军攻入北京。太监王廉急告皇帝,崇祯帝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太监张殷劝皇帝投降,被一剑刺死。崇祯帝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勋戚周奎、田弘遇家。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崇祯帝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崇祯帝召来15岁的长平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同时也挥剑刺死了自己年仅六岁的幺女—昭仁公主。
  3. 崇祯帝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懿安张皇后自尽。懿安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然后崇祯帝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后转向安定门,此地守军已经星散,大门深锁,太监以利斧亦无法劈开。三月十九日拂晓,大火四起,重返皇宫,城外已经是火光映天。此时天色将明,崇祯帝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崇祯帝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4. 崇祯帝吊死前于蓝色袍服上大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由此可见,能够这么体恤百姓的皇帝还真不多见。
你所不知道的:最不该亡国的皇帝却亡了国

好了,现在大家也已经了解了崇祯皇帝的一生,看完你会不会有一些感触。

关注我,带你领略更多的奇闻趣事。我是奇闻杂谈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亡国   崇祯   大明   皇帝   明朝   鼠疫   良将   大旱   宫中   陛下   大臣   太监   北京   太子   皇后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