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

1940年,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开赴晋东南太岳地区,创建太岳抗日根据地,沁源、绵上、介休、沁县等县均建立游击大队。

● 1945年9月,沁源、绵上两县游击大队合编为沁源独立团,后又与介休游击大队合编为太岳军区第18军分区新编第8团。

● 1947年3月,沁县游击大队编为新8团3营。

● 1947年7月20日,新8团编为太岳军区第18军分区第41团。

● 1948年,编为华北军区第1兵团第15纵队第43旅第127团。

● 1949年3月1日,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第62军第184师第550团。9

● 1951年2月,随第184师调归第10军建制。

● 1952年4月,编为第10军第28师第84团。

● 1969年底,编为第69军第205师第615团。

● 1985年8月5日,编为第28集团军第205师第615团。

● 1998年9月,缩编为内蒙古军区步兵第205旅3营。

● 2003年11月,随步兵第205旅撤消番号建制。

营房印记

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

▲615团榆树湾印记

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

▲615团脑包山印记

历史荣耀

● 该团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沁源、绵上、介休、沁县等四个县的游击大队,合编组建太岳军区第18军分区第41团后,先后参加解放翼城、乡宁、灵石、临汾、晋中、扶眉,进军大西北、大西南等战役战斗,完成解放西康省和西昌地区剿匪建政任务,在历次战斗中涌现出许多英模单位和个人,有“动作勇猛迅速连”的1连、“坚决顽强、能攻能守的第三连”(后为2连)、“猛打猛冲第三连”、“能攻能守、战教合一的第四连”、“团结巩固模范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第五连”、“钢铁第六连”、“坚决顽强、稳如泰山”的7连、“军政全胜英雄连”的8连、“迅速果敢、猛打猛冲第8连”、“功臣通信连”、“夜能继日、忘我劳动、英勇顽强”的卫生队、“淖马第一排”的3连3排、“纪律英雄排”的2连1排等英模单位,有出席全国英模大会的3营营长刘尚武、2连2排长王金元,有出席全国第一届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的“五员功臣”7连司号员申鸿喜等。

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

● 晋中战役董村阻击战中,该团表现突出,受到徐向前司令员的高度赞扬。战后,太岳军区通令嘉奖,并授予“稳如泰山”锦旗一面。太原战役中,该团与敌反复争夺淖马要塞,出色完成任务,18兵团通令嘉奖,称赞他们“能攻又能守、天下无敌手”。

消失的部队番号之步兵615团

● 615团卫生队长李伯堂,长期致力于研究防治核放射病的药物,经过10多年试验 ,在当时这个世界性科研难题上,他用普通低级植物作药源,取得了突破,引起了上级机关和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为表彰他的模范事迹,师党委先后给他记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北京军区党委给他记一等功一次,并树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介休   晋中   沁县   沁源   通令   英模   稳如泰山   番号   军分区   纵队   步兵   军区   兵团   印记   大队   战役   顽强   部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