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省,为什么不在地方在中央?

日本的省,为什么不在地方在中央?

之前我们在谈“朝鲜的一级政区为什么叫“道”?”时,提到过“朝鲜并非没有省,只是它的省在中央”。

日本的省,为什么不在地方在中央?

朝鲜内阁,图源:韩国统一部

今天,我们借日本来详谈下这个“省在中央”的问题。

目前中央机构采用省制的只有日本和朝鲜,而日本最为典型:外务省、防卫省、大藏省(现财务省)、厚生劳动省,都不时在新闻中出现。

日本的省,为什么不在地方在中央?

在中华文明圈中,各国基本都是习承中国的律令体制。而“省在中央”这一点也不例外,正是源自中国。

作为地方区划的省

省,作为行政区划的概念,发端于元朝的“行省”,而中国各省的塑形大致始于明朝的“两京十三省”。后南直隶、湖广和陕西三行省各一分为二,成为“汉地十八省”;而后再析出台湾、海南两省,外加东三省,就成了现今二十三省的定型。【延伸:「速记版」中国省区极简史,这样还记不住算我输】

日本的省,为什么不在地方在中央?

明朝的两京十三省(布政使司)。注:1406年至1427年间曾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后被废。

但这只是“省”的一面——地方区划,它还有另一面,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关,这才是“省”的最初含义。

作为中央机构的省

早在西汉时,皇宫内就叫“省中”;魏晋之后,皇宫附近的中央政府机构成为省。

隋朝建立后,设立了“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三省分别是内史省(唐改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其中直接施政的尚书省又下设礼、吏、度支(户)、都官(刑)、兵、工六部。

日本的省,为什么不在地方在中央?

到了唐朝,为了弱化相权和提高行政效率,三省逐渐混同合一,开始合署议事办公。继而到了元朝,开始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和监察三权。期间,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也被取消,就剩下中书一省为中央行政机关。

日本的省,为什么不在地方在中央?

此间,日本遣唐使学习中国律令,建立了一套“二官八省制”。二官就是在天皇之下,设担当朝廷祭祀的神祉官和统领国政的太政官(相当于唐朝尚书省),太政官下又分设直接施政的八省(相当于唐朝六部):中务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和宫内省。

日本的省,为什么不在地方在中央?

就此,省在日本成为负责不同职能的中央政府部门。

而在中国,省逐渐演化成了地方区划。

省的异化:从中央到地方

在元代,中书省独掌行政权力,除了是中央决策机构,它还负责直接管辖京畿地区(首都附近)的军政事务。在京畿之外,元又设置若干“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掌管所辖地区事务。

中央政府在特殊时期为了跨区统筹调度,不得不在既有区划上虚设一些“大区”,之后这些“大区”往往就成为新的一级政区。

行省亦是如此,前朝的“行军元帅府”、“行台”都是虚设的监察区,到了元朝,“行省”已成为实体化的正式政区。元虽疆域辽阔,但施政相当粗放,除京畿地区直隶于中书省外,全国仅置十一行省。

日本的省,为什么不在地方在中央?

元朝的十一行省。注:征东行省即高丽国,因性质与内地不同,故也有十行省说。

到了明朝,虽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行省,清承明制,只是数量增至二十二个(关内十八省+东三省+新疆省)。

就此,省在中国变成了地方一级政区,而在日本(和朝鲜),省依然保留着中央机构的身份。

本文参加#科学V计划#,内容为作者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日本   京畿   大藏   中书省   明朝   中央   地方   行省   朝鲜   政区   元朝   尚书   区划   唐朝   中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