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俄使馆挑衅式发文,刺痛国人

7月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新浪微博上发文,庆祝“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并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后标注“统治东方”之意。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符拉迪沃斯托克就是中国故土“海参崴”。至今,在所有境内合法出版的地图上,符拉迪沃斯托克等俄罗境内的中国故土依然保持着中文名称的标注。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俄境内的部分中国故土,及其中文名称。

第十七条 有关地名注记表示规定:

俄罗斯境内以下地名必须括注中国名称,汉语拼音版地图和外文版地图除外:

1.“符拉迪沃斯托克”括注“海参崴”;

2.“乌苏里斯克”括注“双城子”;

3.“哈巴罗夫斯克”括注“伯力”;

4.“布拉戈维申斯克”括注“海兰泡”;

5.“萨哈林岛”括注“库页岛”;

6.“涅尔琴斯克”括注“尼布楚”;

7.“尼古拉耶夫斯克”括注“庙街”;

8.“斯塔诺夫山脉”括注“外兴安岭”。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家测绘局国测法字[2003] 1号文件

俄官方社交账号在中文互联网上如此高调地“宣示主权”实属傲慢,更显挑衅之姿态——私自将海参崴历史起点定于俄占的1860年,且特意标注“统治东方”之字眼,此举引起中国网友的极大愤慨。

第二天(7月3日),俄使馆又在微博上重新发布相同内容,只是删掉了“统治东方”的字眼。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需要说明的是,有中外媒体和部分自媒体刻意炒作“点赞近10万”,批国人媚俄之风——私以为,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动作内涵十分模糊,并非就意味着对内容的“认可”或对作者的“支持”。互联网上的“点赞”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打卡”动作,强调“我在”的中性表达,更不乏类似朋友圈“点赞党”式的存在,甚至也不影响传递负向情绪,所以不必过分解读。

海参崴往事

但海参崴的历史,真像俄方说的始于1860年吗?

那俄罗斯还和大清交涉个什么劲儿,签什么《北京条约》呢?

本文非为民族主义者张目,但也断不认可“符拉迪沃斯托克就是一座俄罗斯建起来的城市,在俄国人到来之前,中国人只是偶尔过来打打鱼、捕捕海参”的说法。

当然,这里说的海参崴历史起点,也不是人类活动史,否则,那就要追溯到石器时代了。

“海参崴”源自古老的肃慎(满洲)原住民语言,汉译为“海边渔村”或“海边晒网场”。清朝时闯关东的河北、山东人把这里叫做“崴子”,以为当地盛产海参,所以称其为“海参崴”。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唐朝时,海参崴属于粟末靺鞨人建立的渤海国的率宾府辖地(698年—926年);辽朝时,属东京道率宾府所管;金朝时,属上京路辖下恤品路所管;元朝时称永明城;明朝时属奴儿干都司木阳河卫;清朝时该地为吉林宁古塔副都统管辖。
自1630年代开始,俄罗斯为了在远东寻找不冻港口,侵入该地区,并与大清发生多次武装冲突。
1689年,清朝和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订明海参崴属清朝。
随着满清的衰落,1858年,黑龙江将军奕山在俄罗斯的压力下签订《瑷珲条约》,自作主张将包括海参崴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划为清俄共管。因奕山仅代表地方政府(无权签约),且所涉疆土非全在黑龙江将军辖区之内,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清朝时的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辖区,海参崴属吉林将军所辖。

两年后,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与沙俄又签订《北京条约》,条约承认了《瑷珲条约》有效,并将早前清俄共管之地划归俄罗斯,包括海参崴。

东北失海之痛

近代以来,由于国力衰弱,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其中失之于俄罗斯最多。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但在诸多失地之中,提起海参崴,至今仍让国人隐隐作痛,固然因为地图上那个醒目的中文名,更重要是的是,这里是东北与大海的分手之地。

海参崴现今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首府,也是远东联邦管区行政中心所在(该联邦管区内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还是远东地区重要海港和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注:2018年11月,俄又将原属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布里亚特共和国和外贝加尔边疆区划入远东联邦管区。

失去海参崴,失去的不是一座城,而是一支舰队、一片海,和通往未来的无数可能!

自《北京条约》之后,中国就基本告别日本海了。

而吉林也从一个偌大的滨海行政区,沦为一个只能在15公里外“望海兴叹”的内陆省。幸得当年吴大澂与沙俄斗智斗勇,方得以留住图们江口的一线出海权。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转自公号地缘谷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珲春·防川,远处为横跨图们江的俄朝友谊桥,横江拦住吉林通往日本海的通道。

如今,我们为了这通往日本海的一线机会,又是投放大马哈鱼(保住鱼源国的出海权),又是租借俄朝海港,甚至考虑置换土地……

不要忘了,沙俄来到东方就是为了出海口和“不冻港”。如果当年没有丢掉海参崴,东北对海的渴望也不至于如此急迫。

随着全球变暖和北极航道的开通,日本海的战略地位无疑会有更大的提升;而且地处朝鲜半岛、日本和俄美之间,亦有四两拨千斤之力。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红线:北极东北航道;蓝线:传统欧亚航道,还要受限于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

海参崴、库页岛、海兰泡……相较于这些还能不时见诸于地图上的故土,有的却在地图上难以觅得痕迹,如唐努乌梁海(现俄罗斯图瓦共和国一带),不同于其它有条约明文议定,唐努乌梁海从未被明文划出中国版图——无论《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还是外蒙古独立。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清朝疆域中的唐努乌梁海。

但不得不承认,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故土回归的可能性是极低的,除非发生重大的历史变故。否则,就像俄罗斯期待阿拉斯加回归一样,是不现实的。

俄使馆微博刺痛国人!中国故土那么多,为何对海参崴念念不忘?

我辈唯有铭记历史,努力自强,不让悲剧重演!

参考资料:

于逢春:吴大澂恢复中国图们江出海权再探讨

朋友,喜欢就加个关注吧,后续精彩不要错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海参崴   故土   沙俄   日本海   中国   远东   管区   俄罗斯   黑龙江   吉林   使馆   条约   清朝   念念不忘   刺痛   联邦   国人   将军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