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特色小镇未来有哪些走向?

▲点击红色“关注”,关注本头条号,更多行业精彩推送

文旅特色小镇项目作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重要业态、突破城乡矛盾的点睛之笔,在近年来不断获得国家青睐,政策及红利更是从不缺席,那么作为特色小镇的主力军,文旅小镇的前景是否乐观,未来又会有哪些走向呢?


文旅特色小镇未来有哪些走向?


目前,国内文旅小镇大多呈现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是在原有古村镇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二是以当地的核心景区为基础,带动周边村镇的旅游开发;三是以文旅地产为主要形式,人为“造镇”,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开发项目时,保护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恢复原本的文化风貌,做到保护性开发,还要合理引入完备的现代化服务设施,提高旅游及居住的舒适度。


文旅小镇运营管理三大关键点:多样化的业态、餐饮和住宿


吃住行游购娱,食与宿排在了旅游业态需求的首位。由此可见“吃与住”的业态组合之关键。商业业态配置的关键是建立商业消费生态链条。一般情况下,要把文旅小镇项目运营好,首先应配套丰富的特色餐饮产品,包括特色小吃、地方美食、主题套餐、田园野蔬等。同时,要有多样化的住宿产品,包括精品民宿、特色酒店、文化客栈等不同的住宿业态,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住宿服务。


文旅特色小镇未来有哪些走向?


01

文旅小镇将趋于产业融合精细化

现时,我国文旅小镇已形成以旅游为主导、文化为内核、多元产业有机融合的丰富的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小镇的特色元素体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各方各面在旅游应用上的延伸,相关元素可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动漫、演艺、教育等,或是多者组合。文化+旅游则始终保持特色小镇业态组合的核心地位。未来文旅小镇将趋于产业融合“精细化“发展,因此要客观对待产业资源,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大发展高定位可能会起到拔苗助长的反作用。相比之下,突出特色,稳健寻求可以与旅游结合的增长点,可以更好的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也可借助旅游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配比。


02

PPP模式将成为文旅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流方向

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因此合适的融资模式对于文旅特色小镇的发展将至关重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已逐步广泛运用,未来将呈现上升趋势。

03

大健康时代下,

康养文旅特色小镇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健康时代已全面来临。康养旅游项目市场广阔。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以健康产业为核心,以旅游和度假为主要功能形态的康养文旅小镇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在发展康养小镇时,应根据小镇的特色产业及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不同,打造不同主题的康养小镇。打造好的康养文旅小镇,除了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生态特色,同时,应该在考虑老年人需求,比如医疗与健康中心,老人食堂等机构的同时,考虑在小镇中融入新鲜元素比如幼儿园,体育健身公园等等,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与老年人同住。


文旅特色小镇未来有哪些走向?


04

游客需求层次的提升

将促使小镇旅游产品愈发细分化

近20来年旅游的大发展,已经从原有的观光旅游逐步向休闲和度假游转型,但转型期观光、休闲和度假不同需求的旅游形态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并且不同区域的文旅小镇项目会在旅游需求层面方面的侧重点还会不同,不同的旅游需求层次所对应服务的旅游业态是不同的,因此文旅小镇想要吸引更多的游客,需做详细的客群细分,依据不同的客群提供相应的旅游产品,增加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旅游新业态,以此增加小镇对游客的吸引力。


05

文旅小镇的商业是文化风景

未来的文旅小镇的商业设施除了承担基本的吃饭、购物、住宿功能,还承担文化展示、文化体验、互动交流、游览体验等复合的功能。每一个店铺,都是一个风景点,每一个店铺都是文化体验点,纯粹的商业功能会弱化,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凸显,让游客在闲逛中产生消费欲望,在欢乐中产生消费行为,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文旅商业业态。当然,这些会对前期招商、商户的引进培育、商业的运营要求很高。

注: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文旅实战派,如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小镇   特色   展期   组合   旅游   创意   村镇   走向   游客   需求   关键   模式   未来   产业   商业   文化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