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方言,青藏高原上最绚丽珍贵的遗产,请别让我们的方言消失了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今天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从那时起,青藏高原就以她的博大、雄厚、神奇、壮美谱写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章,令人心驰神往。

曾经的那片一望无际的大海虽然消失了,但她也给世界留下了最美丽的瑰宝,那就是美轮美奂的青海湖,而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因青海湖而得名,这个地方就是青海省。除了青海湖,青藏高原留给我们的另一个最绚丽的瑰宝就是青海方言。

青海方言,青藏高原上最绚丽珍贵的遗产,请别让我们的方言消失了

青海方言(青海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体系,主要通行于青海东部农业区,青海汉语方言的形成和文化内涵非常复杂。青海方言虽然属于中原官话体系,但是和其他地方的中原官话有很大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NO1、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根据青海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青海汉族和少数民族与汉族几乎各占一半,少数民族中如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都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所以青海方言里面也大量融合很多少数民族语言,比如像“糌粑”(炒面)、“阿拉巴拉”(马马虎虎、凑凑合合)、“阿来”(应答之词,相当于”噢”)等词来自于藏语,“嗍”(吮吸)、“阿蒙”(怎么样)等词来自于蒙古语。

青海方言,青藏高原上最绚丽珍贵的遗产,请别让我们的方言消失了

NO2、青海属于移民省份:先秦时期青海地区属于羌戎之地,正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区。直到汉朝统一西域之后,为了稳固统治曾经向青海地区进行大面积移民,这算是青海历史上第一次汉人的移民。

后来唐朝与吐蕃对峙的战争时间内,青海作为双方的主要战场,也导致此地的汉族人口有所降低,后来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此地的汉人遭到了大量的屠杀基本上没了。此后一直到明朝期间青海境内的汉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少得可怜。

青海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明清建立之后为了填充西部边防,才开始不断地从中原地区往青海地区移民,最有名的应该当属南京“竹子巷”、“珠玑巷”的传说。

青海方言,青藏高原上最绚丽珍贵的遗产,请别让我们的方言消失了

青海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移民:就是建国以后支援西部时期,1949年的时候青海只有148.33万人,从1954年到1987年期间青海共有将近433万人迁入,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最后都迁出了,比如在1960年和1961年两年就有将近40万人迁出。经历过几次移民之后,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都有一定融合。


青海方言,青藏高原上最绚丽珍贵的遗产,请别让我们的方言消失了


除了和其他地方中原官话的不同之外,青海本地的方言体系也略有不同。青海方言包括以西宁、互助、平安、大通、湟中等地为主的西宁方言区;以循化、化隆等地为主的河州方言区;以民和为主的民和方言区以及以乐都为主的乐都方言区等。这几个方言片区的方言都有所区别,但百姓之间可以彼此听懂,互相交流。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青海的方言俗语,看看你还记得有多少?

思想修养谚语:

青海方言,青藏高原上最绚丽珍贵的遗产,请别让我们的方言消失了

青海方言中的歇后语:

青海方言,青藏高原上最绚丽珍贵的遗产,请别让我们的方言消失了

三字格惯用语:

青海方言,青藏高原上最绚丽珍贵的遗产,请别让我们的方言消失了

虽然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但是方言的传承还是很有必要的。如今青海好多小孩都已经不会说青海方言了,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青海方言是青藏高原上最绚丽珍贵的遗产,保护青海方言,即是传承文化的“DNA”。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青藏高原   青海   乐都   方言   青海湖   青海省   汉族   西宁   官话   汉语   中原   汉人   少数民族   遗产   绚丽   移民   珍贵   地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