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种植的小技巧

土豆,又称洋芋、山芋蛋、马铃薯。一年生蔬菜,也可以一年培栽两季,种植、管理、储存技术要求简单,比较容易掌握。食用方便,既可以做菜,也可以煮饭,既是蔬菜,又可当粮食,是大众比较喜欢的蔬菜。河北石家庄一带,一般在初春惊蛰前后播种,六七月份收获。

一, 土壤要求;微酸性沙性土,土壤肥沃、疏松。

二, 培栽;开沟筑垄,垄高25厘米,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芽眼向上。

三, 管理;小水勤浇,保持湿润

土豆种植的小技巧

培土中耕,第一次在苗高10-15厘米时,第二次在苗高25厘米时,第三次开花时。每中耕一次培垄一次,保持垄沟。

四, 见苗;每窝只保留一株壮苗,其余及早清除。

五, 追肥;注意适量氮肥,增加钾肥。第一次出齐幼苗后每亩实用10公斤,第二次苗高20厘米时每亩实用15公斤,第三次开花时每亩使用25公斤。

六, 防治;开花时喷施多效唑,五月上旬喷施吡虫啉,连阴雨天喷施甲霜灵,徒苗喷施硫酸镁溶液,苗发黄时喷施尿素溶液叶面肥 。

1切块催芽。播种前20天,时间约在3月初开始催芽。土豆种切块时每种块至少有一芽眼。10~15块/斤为宜。切好后用小灰干拌或多菌灵粉剂1:200倍对水浸种进行杀菌消毒。待种块晾干后即开始苗床催芽,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室温15℃以上的屋角内用沙催芽,一层沙一层种块;二是在室外的通风朝阳处东西方向挖坑催芽,坑深25厘米左右,一层沙一层种块,3层为宜,然后加拱棚薄膜覆盖,夜间加盖草帘保温。以上两种方法在催芽期间要洒水1~2次,防止落干。当芽长到长0.5~1.0厘米时,开始播种。

2整地开沟。下种前看土地墒情,若墒情不好,可考虑灌沟造墒,造墒期间宜在下种前7~10天。土豆种植一般为双沟定植,开沟时可采用大行50厘米,小行40厘米。

3播种盖膜。春分到清明为最佳期,在此应该特别提出的是:脱毒土豆可提前早播,春分前播完,株距可控制在20厘米。播种前先用辛硫酸1:10000倍水顺沟喷洒,防止地下害虫。有机肥可直接撒入沟内或整地时撒入;化学肥可划入沟内或撒在种块之间(注意不能与种块直接接触)。播种时,种块置入沟内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种芽朝下,此法长出的土豆根长苗壮,土豆少但块大,但苗晚2~3天;另外方法是种芽朝上,此法长出的土豆根相对较短,土豆个小但多,且苗早2~3天。下种结束后从大行内两边取土将土豆沟及小行的空间盖好耧平,加微膜盖严压实。

土豆种植的小技巧

4出苗放风及苗期管理。清明后,播种后20天左右,即有苗露土,此时可冲苗处将微膜抠破放风,以防蒸苗。待苗长到10厘米高时,将苗周围的膜用土压严,以保水压草。土豆生长的前期不宜浇水,待浇花后再浇。若天旱无雨,可每隔10天浇水一次,一般浇2~3次水即可成熟,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苗期防蚜虫或蓟马等虫害。

5合理施肥。土豆喜施用农家肥,每666.7平方米以4000~5000斤为宜,同时适当施用化肥时要氮、磷、钾配合使用。土豆对钾需要量大,科学合理的氮、磷、钾投肥比例是1.85:1:2.1。土豆喜欢吸收铵态氮,对硫的吸收比较多。据实验,每增施1公斤硫酸钾肥,可增产土豆100~150公斤。

 病害防治1早疫病  叶片染病。马铃薯的早疫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感染后形成叶斑,呈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发病严重的叶片日渐干枯脱落,植株逐渐枯死。  块茎染病。马铃薯块茎染病后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样。湿度增加时,会加剧本病的传播速度和发病程度。  防治措施:田间管理方面,可将马铃薯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预防疫病的累积激发感染。防治方面,在疫病发病初期,可用25%百菌清、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等药物进行喷雾治疗。间隔7~10 d喷施1次,连续2~3次。  2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叶、茎和块茎,是可造成受害植株茎叶死亡、块茎腐烂的严重病害之一。发病地区会造成马铃薯减产30%左右。  叶片染病。受害的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白霉,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  块茎染病。发病初期块茎呈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表面凹陷,病部皮下疏肉亦呈褐色或紫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防治措施:田间管理方面,首先选种时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其次要将染病植株及时清除田间。防治方面,发病初期可使用72%克露、克霜氰或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稀释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稀释液等药物进行喷雾治疗,间隔7d喷施1次,连续2~3次。

土豆种植的小技巧

3疮痂病  此种病害主要侵染块茎,使马铃薯表面产生褐色小斑点,导致马铃薯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影响块茎品质。  防治措施:尽量多施用农家有机肥,抑制发病,提高垄高度,避免大水漫灌。出苗后用农用链霉素2000倍稀释或20%中生菌素500倍稀释进行灌根。  4靑枯病  幼苗和成株期都能发病,枝叶和植株急性萎蔫,早晚时候恢复,持续4~5 d,全株枯死,是一种维管束病害。  防治措施:田间管理方面,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病穴灌药杀菌。防治方面,可使用98%农用链霉素3 000倍稀释液或20%中生菌素800倍稀释进行灌根。  马铃薯收获期注意事项  马铃薯生长停止时,其茎叶会逐渐枯萎,匍匐茎随之萎缩,待块茎表面木质化不再膨大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应选择在晴天、无露水条件下进行。收获后应存放在阴凉处,晾晒2~3d防止暴晒或雨淋。薯块表面水分充分晾干后,置于通风、阴凉、干燥的地带储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晚疫病   稀释液   土豆   可湿性   块茎   田间管理   植株   粉剂   疫病   病害   马铃薯   叶片   褐色   圆形   表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