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初心不改 第四代"韩英"谱写新时代红色文化

20年,对于一个职业演员来说无疑是最黄金的时光,因为,嗓子是肉长的,黄金期转瞬即逝,终会衰退。所以,歌者都会格外爱惜自己的羽毛,也渴望多出成绩,因为,时不我待。然而,能唱到舞台的中央,成为核心人物,谈何容易!?

马娅琴,这个"幸运"的歌者,用20年时间,演绎了5部经典,累计演出了1000多场。虽不算高产,但是她的每一出戏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而且入木三分,掷地有声!

《江姐》 、《洪湖赤卫队》、《八月桂花遍地开》、 《楚庄王》和《天使日记》是这20年的里程碑,贯穿其中的是红色的基因和执着的追求。

20年初心不改 第四代

江姐

初到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时,大家总爱说她"就是条件好",仿佛一切是天生的。是的,她从第一天开始,就是个"唱不死"的主,眼睛一睁开就能唱戏,而且从来不会为了什么高音而发愁。可她不是条件好,而是飞得早。须知,她在演歌剧之前有过长达6年的科班汉剧青衣的坚实基础,汉剧大家程彩萍对她的唱练做打哪一样儿可都不含糊,19岁那年她就获得了文化部戏曲唱腔全国金奖,因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湖北省汉剧院(今并入湖北省地方戏剧院)的台柱子。在汉剧院的那几年,她一边唱汉剧,一边私下里找冯佳慧老师学民歌,甚至为了锻炼自己,积累演唱经验,去"跑场子"。于是,当她2000年迎来人生第一个歌剧角色"江姐"的时候,她仅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把江姐所有的唱段"拿下"并顺利进入剧组,在第一个演出季就连演了20场。后来,院里复排《江姐》折子戏时已经非她莫属了。2017年深圳大剧院首次自主制作歌剧清唱剧《江姐》,慕名邀她出演主角,而她也是不负众望,赢得满堂彩,轰动了深圳!艺术总监姚峰老师也是给予了由衷的赞扬。

江姐是傲雪凌霜的红梅,芳香四溢!她是一个坚守理想和信念的彻底的共产党人。

20年初心不改 第四代

洪湖

如果说《江姐》"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话,那么《洪湖赤卫队》则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从1999年底借调到湖北省歌到2008年9月14日中秋节她第一次穿上韩英的"战袍"登上北京天桥剧院的舞台,她熬过了2800多个渴望的日子,而每天她都在为此而努力。她演遍了剧中可以演的所有角色:赤卫队员,姨太太,小红,秋菊。她请教"洪湖"剧组的老人,跟随民歌大家、洪湖人刘家宜认真地学习剧中的每一句唱,跟"第二代韩英" 李柷华手把手地学调度,作为"秋菊"与"第三代韩英"刘丹丽搭戏几百场。可以说,她成为"韩英"之前,已经烂熟于心。正因为这样,2009年,当《洪湖赤卫队》第一次荣登国家大剧院,而主演刘丹丽突然失声,演出前1小时,只有龙套任务的马娅琴紧急改妆为韩英,她没有丝毫慌乱,而是顶住了所有压力,毅然和从容地走上舞台,让观众、媒体和行家们眼前一亮!后来张继刚导演执导国家大剧院版《洪湖》时据说把她的录像足足看了18遍!自然也请她去给其他韩英们说戏。

她也是《洪湖赤卫队》演出60年后第一个音乐会版的首演者,在建党95周年之际,深圳音乐厅艺术总监徐霞女士与音乐策划人李云中共同策划了这个后来广受欢迎的版本,2020年上海MISA正式邀请的音乐会版进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当然,领衔主演还是马娅琴。上海的媒体没有吝啬对她的赞誉。

她也是把这部红色题材歌剧完整地唱出国门,在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剧院收获Standing ovation的中国人!2679座的音乐厅满满当当!须知,那场演出是售票的,没有一张赠票!

韩英让她明白,个人英雄主义成就不了事业,组织的力量才是成功的法宝。

20年初心不改 第四代

桂花

歌剧《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部反映共产党早期土地革命和建立苏维埃的故事。马娅琴从2012年赴大别山采风到2014年排戏,参与了原创的全过程,她与导演和同事们一点儿一点儿地打磨,创造出"秋珍"和"桂花"两个鲜活的人物,不知流了多少汗水。她的电脑里至今还存着几十G的排练视频。该剧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上斩获7项大奖,虽然她未能领衔参赛,但她功不可没。她也因此而获得了湖北省第九届屈原文艺奖的人才奖!

从桂花和秋珍的身上,她懂得了放弃的重要。

20年初心不改 第四代

《楚庄王》

显然,《楚庄王》是一个"男主"戏。但是马娅琴所饰演的"樊姬"也许太过出彩,以至于首演下来,专家们都说,该剧可以改名为《楚庄王后》了!《楚庄王》不是典型的"红剧",但是它其实是以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故事揭示出一个道理:韬光养晦、励精图治才能成就一个政权的稳固和国家的强盛。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何尝不是一部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科书呢?

在这部戏中,音乐对于演唱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导演为樊姬设计的一些动作,如"卧云","击鼓"等让有着扎实汉剧功底的她得心应手,可谓文武昆乱不挡。

樊姬以死谏王,以死护王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国女性忍辱负重和忠贞不渝的传统美德。马娅琴饰演的樊姬美轮美奂又惊天泣鬼,丝毫不逊色于任何共产党人!

20年初心不改 第四代

天使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并波及全国。英雄的武汉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歌剧《天使日记》正是以护士长兰之恋的日记为主线,展示了大灾之下武汉人的艰辛与坚毅。马娅琴众望所归地成为了女主角兰之恋的A角。

不到3个月,要立在舞台上。为了这个戏,她吃饭、睡觉甚至开车都沉浸在戏里,在人物里。尤其是与"黄鹤"的悲情戏,她体验得十分虐心。以至于,当她在排练场真的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催要家长取孩子X光检查结果时,竟一下子近乎崩溃,泪雨倾盆!整天扑在戏里的她当然不会知道,自己的女儿因为身体不适而看急诊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她在歌剧首演的表现才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她塑造的护士长兰之恋的敬业、坚强和大爱正是疫情中武汉优秀医护人员最真实的写照!

角色

她应该是多个角色,但首先是个演员。在戏里她总是中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就是团里的普通一员,没有丝毫特殊,甚至与普通演员同酬。对于工作,她从来没有说过"不"字。无论是到山区,下农村,还是去工厂,进社区甚至戒毒所、监狱,她从来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她因此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对于名利,她看得很淡。媒体采访时,她爱躲,让领导说话;她不评价自己,也不随便评论同事,她知道,观众才是最好的裁判。不少时候,巡演广告出的是别人的照片,她照演不误;当配角的那些年,她也没少从后台给主演唱高音。在歌剧这样的整体艺术中,每个人—-就算是主演也只是其中的一环,没有合作就"没戏"。 在她看来,是戏台人而不是人抬戏。

她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孝顺的女儿和体贴的妻子,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好在,家人特别支持她,孩子也特别理解她。

从她进入湖北省歌的那一天起,她就得到各方贵人的帮助。湖北省文化厅的历届领导和演艺集团的领导都了解她, 总能给她展示的舞台。歌剧舞剧院的历任院长和书记更是力排众议,力挺她挑重担,让她摔打和成长。

20年初心不改 第四代

批评

总有人批评她"激情不够"、"太冷静"。

马娅琴心中有数。她敬重经典,博采众长。她要突出人物的内在美,又唱出时代的美感。她摈弃了简单的"高大全"美学,演英雄人物时不是简单地用"大嗓门,大动作"来博眼球,而是把她们塑造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爱恨交织,细腻又刚毅的大写的人。她深知,歌剧歌剧,首先是歌唱的艺术,因此她认真地在演唱方面下功夫。她登门向王玉珍老师请教,找姚峰老师上课,利用来之不易的机会请老指挥王秀峰老师说戏。她甜美而又厚实坚挺的本嗓既能根据剧情和人物的需要运用真声,又会不时借鉴美声技巧,这样演唱时既亲切感人,又具有穿透力。当然,浓郁和纯正的地域风味则是她极力守护的圭皋。

于是,她具有了很强的可辨识度。

舞台

舞台对于演员不亚于宣誓了主权的领土。马娅琴深知舞台的可贵,尤其是作为主演的舞台。她是公认的、无人相争的"第四代韩英",但是"第五代"早已经伫立在那里。她不躲,不防,更不会"留一手"。她与他们共同成长,而且,只要她们愿意,她会无私地分享自己的心得。她为新人的进步而高兴,只要需要,她甚至会主动后撤。

她还没有考虑以后的事情,因为眼下她只想唱得久一些,再久一些:不是勉强地赖在舞台上,而是有质量地挺立!(艺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秋菊   洪湖   洪湖赤卫队   汉剧   湖北省   音乐厅   武汉   深圳   歌剧   年初   演员   演出   舞台   角色   红色   老师   人物   文化   旅游   韩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