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旧城中心,四周围以高大宫墙,南面正中为大清门,总占地面积60000多平方米,共有各类建筑100余座。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沈阳故宫作为清朝入关前的盛京皇宫和入关后的陪都宫殿历经300多年的沧桑岁月。

访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年间增建的文溯阁和嘉荫堂。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然,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访沈阳故宫

大政殿

访沈阳故宫

大政殿内景

沈阳故宫作为清朝入关前的盛京皇宫和入关后的陪都宫殿历经300多年的沧桑岁月。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以今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的赫图阿拉山城为国都,定国号“大金”、建元“天命”,登基称汗王,创立了“后今”地方政权。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把国都迁到沈阳城,并开始在这座新都城兴建汗王宫殿。1626年8月,68岁的努尔哈赤病逝,其第八子皇太极继承王位,改年号为天聪,并继续修建宫殿,至天聪六年(1632年),皇宫主体部分基本修建完成,共有各式宫殿楼阁30多座、100余间,成为皇太极临朝理政和与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这座皇宫中正式登基称帝,将国号“大金”改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由“汗王”改称“皇帝”,把原来的后金汗国变成了大清帝国。清入关前沈阳宫殿最终完成,因在此之前皇太极将都城沈阳改称“盛京”,所以此宫殿也被称之为“盛京皇宫”。

访沈阳故宫

大清门

访沈阳故宫

崇政殿

访沈阳故宫

崇政殿

访沈阳故宫

崇政殿内景

访沈阳故宫

凤凰楼

访沈阳故宫

关雎宫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皇太极病逝,由其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次年(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将都城迁至北京,建立全国性政权,尊盛京(沈阳)为“陪都”,这里的宫殿也随之成为“陪都宫殿”。此后,沈阳故宫仍然受到特殊的保护,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守卫、管理和修缮。康熙十年(1671年)、二十一年(1682年)、三十七年(1698年),清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圣祖玄烨,先后3次东巡盛京,谒祭永陵、福陵和昭陵,都曾驾临沈阳故宫在此举行典礼。乾隆八年(1743年)、十九年(1754年)、四十三年(1778年)、四十八年(1783年),清高宗弘历共4次东巡谒陵驻跸沈阳故宫。嘉庆十年(1805年)、二十三年(1818年)和道光九年(1829年),东巡盛京的皇帝又3次住进沈阳故宫,使这座宫殿直到清朝末年始终保持着“皇家禁地”的神圣地位。

访沈阳故宫

介祉宫

访沈阳故宫

清宁宫

访沈阳故宫

迪光殿

访沈阳故宫

颐和殿

访沈阳故宫

保极宫

1926年,在这里建立了“东三省博物馆”,后来又相继称为“奉天故宫博物馆”、“国立沈阳博物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阳故宫又先后改称“沈阳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

访沈阳故宫

文溯阁

访沈阳故宫

文溯阁内景

访沈阳故宫

嘉荫堂和戏台

沈阳故宫于2004年在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作为北京明清故宫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故宫   新宾满族自治县   努尔哈赤   都城   嘉荫   大政   太极   陪都   国号   崇德   清朝   宫殿   皇宫   北京   皇帝   旅游   沈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