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衣食住行是人类基本需求,但是没想到随着很多国家的一线城市房价“涨声响起来”,寸土寸金,连带着租金也贵得吓人。那些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连安身的家都没有,只能蜗居在居住环境极差的空间里。城市的繁华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依旧每天为了讨生活而拼命工作。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1.日本 -- 网吧难民

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2000年时,日本的网吧开始推行夜间折扣和提供洗浴设施,并建立起拥有四堵墙的小隔间。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让错过最后一趟列车的人去过夜,可是渐渐吸引一些租不起房,无家可归的人。网吧一晚的费用是1977日元(75令吉),有洗衣机、免费饮料和杯面,隔间约莫2平米,没有天花板,隔壁发出的声响完全能听见。

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居住在这里的人遍布所有阶层和年龄层,有19岁的女学生、有30几岁的电脑程序员、在工地搬砖的工人、编剧、音乐人、甚至是月入过万的中年大叔,他们一住就是好几年。其实很多住在这里的上班族,他们的工资都不低,让人觉得好奇的是,为什么他们不买房,又不租房呢?

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原来在日本要租房,头期和保证金非常贵,还要办理各式各样的手续和找担保人。他们甚至还要交礼金,即答谢房东的费用。另外还有火灾保险、换锁费、中介费、水电费等等。网吧不仅不用负担这些费用,还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非常自由。

2.韩国 -- 寄生虫的地下室

看过韩国电影《寄生虫》的人一定知道,主人公一家住着的是韩国独有的居住形态——半地下(banjiha,)即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由于地下室空气潮湿,很容易会有虫子,低矮的房子外还会看到街头醉汉随地小便、丢烟蒂和吐痰。房子不仅光线不好,灰尘多,信号也不好,有一种与世隔绝的绝望感。

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半世纪前,建造地下室是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没想到80年代后的韩国发展迅速,城市涌入大量人口,造成首尔居住空间不足,政府被迫让这些半地下室出租合法化。

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成千上万的韩国人居住在半地下室。雨季一来临,房子就会被淹没。狭小的浴室空间比地板高出半米,居民如厕时很容易撞到头。

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这种极差的居住环境,还是令无力负担房租的人很满意,毕竟价格便宜,空间宽敞。在过去十年里,35岁以下的韩国人,他们的房租会占月收入的一半。半地下室的租金只需每月约莫54万韩元。

3.香港 -- 3平米的劏房

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到过香港旅游的人都会发现,晚上12时的街上还是熙熙攘攘的,他们都不回家吗?他们三餐都尽量在外解决,回家就洗澡睡觉,因为家里空间太小,呆久了很抑郁。

“劏”是粤语,即”剖开“之意,例如”劏猪“就是杀猪,而“劏房”则是把原本就已经有限的空间,以最大量化的方式切割夹层的房市用语。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人们在马桶旁边炒菜,床架上摆放电视。

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其实住劏房的家庭平均月收入是5万3千港币(28千令吉),在大马已算是高薪,但是香港房价实在太高,两房一厅的房子每月租金都要2万港币(约10千令吉)。

4.香港 -- 麦当劳难民

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不舒适的劏房让居民们选择在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过夜,诞生了所谓的“麦当劳难民”(McRefugees)。他们趴在桌上、睡在椅子上、甚至还会自备睡袋。其实这些“流浪汉”并非失业,只是不想回家。毕竟劏房堆满杂物,密不通风,还需要和不同生活习惯的室友磨合,倒不如在麦当劳买个餐点,吹着冷气,使用插座和网络,还能省电费。

不止中国!来看看这些国外大城市人们是如何“蜗居”的

这些发展国家的大城市,人们看似光鲜亮丽,实则生活不易,让人唏嘘。薪水终是追不上房价。如果有钱,谁不想拥有一个舒适整洁的避风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蜗居   麦当劳   隔间   韩国   难民   寄生虫   日本   香港   港币   地下室   租金   中国   大城市   费用   房子   网吧   国外   旅游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