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有道是,乱世出英雄。新中国的成立,是淌着刀山火海,一路披荆斩棘努力奋斗而来的。而那些为新中国建设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人,将享受至高的荣誉,将被中国人永远铭记。

在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仪式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次授衔,因此筛选条件和标准非常严格。在整个评选过程中,最终对10名有着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这10大元帅,便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纵观他们的一生,可以发现他们的特点非常鲜明,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时期重要武装起义的领导者或参观者,也是这段时期的重要领导者,并且分别领导或指挥了重要的战役军团作战,有着卓越的功勋。

可以说,这10大元帅,每一个都能翻江倒海,实在是战绩彪悍、风云盖世的大人物。然而,哪怕是面对10大元帅,毛主席却能成为军事统帅,一把镇住他们,他究竟用的是什么,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一是军事智慧,那是来自中华的军事底蕴

在中国历史上,无数书籍记载着中国军事智慧。无论是记载着许多军事大事,闪耀着军事智慧的二十四史,还是中国古典的诗词,都在字里行间藏着军事的奥秘。这些藏在史书里的精华,被好读书的毛主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吸收,最终成为他脑海里的军事智慧。

在深厚的中华军事底蕴中,毛主席吸收得最多的无疑是被誉为兵家必读之书的《孙子兵法》。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将《孙子兵法》古为今用,所有计策谋略发挥到极致,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创造了无数的军事战争胜利。

可以说,正是凭借这些军事底蕴,才成就了毛主席的军事智慧,让他能够在面对10大元帅时,也能凭借这些前人传下的军事奥秘,镇住这些能够翻江倒海的元帅。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二是驾驭时局,那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精粹

毛主席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时,他的一些见解不被当时的人所理解,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并且锤炼出顽强的意志,开创出新的大局面。

他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同时善于站在时局大势上,运用军事辩证法去看待问题和分析,所以总能做到出奇制胜。就算是身在险境,他也能借助唯物辩证和哲学智慧,想到逃出生天的谋略,甚至反击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种大多数军事家都没有办法具备的天才本领,哪怕是后来的10大元帅,也没有办法超越。

例如,在长征最苦难时,是他带领着红军左右冲突,从万军追击中杀出一条血路,走出了两万五千里的新征程,走出了新的道路。又例如,在生存最困难之时,哪怕是林彪也看不到井冈山红军的未来,甚至也生出一丝绝望时,毛主席却惊天动地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念,再次聚拢人心奋起反击。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此外,当数十万的敌军包围红军时,也是毛主席看清大局,在此辩证地看待问题,不止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还反而奔袭敌人阵地,打得敌人落花流水。那时候,几十万大军被毛主席率领的几百人耍得团团转,压根没有任何办法。

当然,毛主席也不是一味地继承马克思主义,而是将中国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那时候,全党看到俄国的成功,都将俄国的革命经验神圣化,提出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但是,毛主席辩证地看出新方向,从实际出发冲破了这种固有观念。他不止将武装斗争的立足点放在农村,而且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哪怕后来这条道路重重受阻,他依旧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最终率领中国革命走向了新的辉煌。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三是政治意识,那是看到本质的战略智慧

在多年的革命道路中,毛主席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具有出色的政治意识。从古代军事和马克思主义中,他锻炼出看穿事物表象,直接把握事物本质的政治意识。每当出现重大事件,需要做出重要选择时,他几乎都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从而带领着中国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时,毛主席看穿了中国国情,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同时主动带兵去井冈山,保留了党的最大实力。在1935年,他看出了抗日才是中国的头等大事,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待到西安事变发生后,他又提出要和平解决,才是最有利的决定,直接促进了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194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希望和平的意愿,于是又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并且通过重庆谈判,将这个举措告知于世,获得了极大多数中国人的支持,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奠定了民众基础。

毛主席在每个十字路口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也凭借一次次的决策,征服了后来10大元帅的心,让他们为之心服口服。当然,除了这些出色的政治智慧,还有他那高瞻远瞩的战略意识,让他在每次战争中几乎都能取得最后胜利,真正从军事上驾驭了10大元帅。

在1937年,当时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但毛主席深深了解自己的老对手蒋介石,知道他肯定不会一心一意抗日,于是提出了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配合国民党,这不止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基础,也为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大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在后来的战争中,毛主席多次作出重要决策,既保证了抗日战争的顺利,又创造出有利于我军发展的大好局面。

他还做出了许多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无论是意识到东北四省的重要,关乎着国共两党的命运,还是当初让刘邓大军直出大别山,抑或是到最后的三大战役,他都做出了正确的战略决断,同时统帅着10大元帅,一路杀出血路,夺得胜利的旗帜。

除了在军事中的决断,毛主席在军事队伍建设上,也是极度具有管理才能。他率先提出了建立士兵委员会,把支部建在连上,营以上设立党代表,从而确保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同时,毛主席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等等政策,与老百姓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不久之后,他又提出纪律和注意事项,加强了队伍的纪律性,为党的人民军队建设奠定了厚实基础。

正是凭借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毛主席才能让众人心服口服,也让10大元帅甘拜下风,哪怕是他们后来也成为骁勇善战的将才,依旧甘愿为毛主席所用。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四是善于总结,那是超越自身的军事本领

很多人总会重复犯错,不断地在同一个错误中再次跌倒。但如果是放在战争中,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错误,也会导致战争走向截然相反,甚至走向失败。因此,在毛主席的军事生涯里,他除了源于自身的天才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更有着不断地经验总结。

当人民站在井冈山,担心红旗能飘多久时,他写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红军失败,被迫踏上长征之路时,他写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当日军嚣张不已,中国人民再次彷徨时,他写出了《论持久战》。一篇篇的文章,是他军事智慧的闪烁,也是他对军事战争的总结。

毛主席所总结的战争经验,不止鼓舞了民心,凝聚了军队的战斗力,还培育出了一大批的军事将领。在10大元帅中,就有不少受到他的军事思想影响,从而才能在战争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纵使是身怀本领,极具战略和政治意识,打了无数次胜仗,毛主席依旧会做到善于总结,避免犯下一丝错误。这种超越人类的智慧和胆识,连10大元帅都佩服不已。

林彪甚至说,毛主席的一句话顶一万句,由此可见毛主席在将帅中多么深入人心。甚至连周恩来也说,在中国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只有毛主席。

可以说,毛主席的军事成就,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彰显出中华民族的伟大。也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和后天的不懈努力,让翻江倒海的10大元帅,也被他所震慑住,甘愿受他指挥。

毛主席究竟用什么镇住了10大元帅们?

在军事战争中,有人是将才,善于统兵作战,而有人是帅才,善于统领将军,而毛主席则是统帅,能够驾驭元帅。

正是凭借着毛主席的统帅,10大元帅的征战,全国各地人民的奋斗,中华民族才走上了新的发展轨道,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走向伟大复兴之路。面对这样一位伟大者,世人又如何能不甘拜下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大元帅   井冈山   翻江倒海   统帅   马克思主义   红军   中国   善于   走向   道路   意识   智慧   战略   政治   军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