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来,吃饭了呀,给恁下点面条喝喝吧?”

栾川县嶂峭沟村西岭山顶村落,李大叔看到作者走上来,放下饭碗,迎了过来。“远远看着像你,没想到就是你们来了,哈哈,咱这偏僻地方,你们咋摸着了……”

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西岭现在是一个无人居住的空村,一部分人住进了扶贫社区,还有一部分人想办法在外面打工或者买了房子,如果不是最近一些人回来种地,这个曾经200来口人的山顶村落,一个人也见不到。

李大叔算是作者的铁杆粉丝,不管图文还是视频,都有关注。“我想着恁也不知道会不会来俺这村呢,正说着呢,可来了,天热,老辛苦呀!”

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都下去住了,我是在这上头,养了几窝蜂,有时候了还回来转转,别人不种地都不回来了。你看着家里头,乱糟糟的,老是不像回事。主要是咱平常也不在家住,回来种地,也是光带一顿干粮,后晌就又回去了。到五六月份了,咱那蜂该分蜂了,那得天天回来看着,平时也没人在家住……”

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午饭很简单,上来时候带的馒头,腌的一些萝卜条,以及清水煮挂面。

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不敢照,叫人家看见喽老丑,嘿嘿……”李婶抿着嘴笑道:“回来都是捏个【方言:凑合】哩,赖好吃一顿。行黑【晚上】不走么,在哪住?去家里吃饭吧?”

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上房门口的墙上,摆放着几个木制的蜂箱,勤劳的小蜜蜂正在进进出出,作者询问李大叔一年的蜂蜜产量,他说:“不咋着。常万儿【以前】在家住,见天看着,那还好点儿,镇暂【现在】木在家住了,看不住。葫芦包【指野的大胡蜂】过来逮蜂吃,刺蜜蛾【一种靠偷食蜂蜜的蛾子】不知道啥时候就钻到蜂箱里头了,年丝年【去年】,还丢了两箱糖……不咋着,就是个闲气号【捎带的意思】。”

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李大叔告诉作者:曾经的山顶村落,人们都在家,也是非常热闹的。旁边就是弟弟家,宅院边上还有一颗500多年的黄楝树,经常有人上来参观,烧香。别人家都搬下去了,剩下一两家也只好自己想自己的法子,或者贷款买房子,或者在街上租房子住。

“咱这儿本来出一趟沟就老远,娃子们上学不方便,再加上村里没人了,哎……要说这高处住着也通美着呢呀,你别看咱这山顶上,后沟一股泉水,成年没干过,总是多大水,就是住的条件老是差……”

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李大叔弟弟家的厨房后面,就是认定为500年的黄楝树,估摸着两个人环抱,怕是摸不到对方的手。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黄楝树的种子可以榨油,曾经是农村最为经济的一种油料,像这样大一棵树,一年应该能打不少黄楝籽。

“就没有,黄楝籽油咱都吃过,这棵树不中,这球子是公的,不会结籽。我长这么大,就没见它过结籽儿。”

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转回李大叔家门前,看到借助核桃树搭建的一个棚子,李大叔介绍说:“这是晾棚,你知道咱这儿柿子多,我弄这是秋天了晒柿子,核桃树底下也凉快,热天看蜂时候,晌午在这底下歇一会儿。”

山村夫妻带干粮回家种地,守着500年大黄楝树,曾经却没油吃

西岭生产队算是嶂峭沟耕地最多的一个自然村,站在山顶上远眺,举目都是苍山青翠。山岭上没有人种小麦,李大叔们回来,正在种植的是春地玉米,五一过后,还要回来栽种红薯苗。

“说起来叫人笑话,家就不像个家,回来种个地,还得带干粮……”因为带的干粮不多,没能请作者在他家吃饭,李大叔两口子有些过意不去,走的时候再三说:“后晌忙完,回街上了,给你打电话,行黑【晚上】回家里坐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栾川县   干粮   苍山   后晌   胡蜂   蜂箱   闲气   大黄   柿子   村落   山村   核桃   蜂蜜   大叔   山顶   弟弟   夫妻   作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