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用3个女孩的故事诠释“公平”

小优,小中和小平都是一个大家族里面的同一年龄段的三个小女孩。

这个族里还有很多很多这样不同年龄的孩子。

小优是大房族长的孙女儿,从一出生就是家里的宝贝,大房,二房,三房的男人女人,老的小的都特别宠爱她。

她从小到大拥有的都是极好极好的东西。

有自己的公主床,市场上最新款的昂贵的芭比娃娃和玩具,衣服。

只要是她想要的,哪怕是天上的星星,家里的人也会试图去给她摘下来。

她从小的玩伴就是身边其他几房的孩子,还有,其他家族的身份相当的孩子。

她的父母从她一出生基本上就安排好了,她的一生,不管长大后她准备走哪一条路,父母的私房钱,还有来自族长的支持都能为她保驾护航,成为一个精英。哪怕是她想做个懒虫,一辈子也是个高级懒虫,让很多人望而不及。

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用3个女孩的故事诠释“公平”

小中就差些了,在爷爷小的时候家境不太好,后来奋发图强,终于在族里谋到了不高不低的职位,工资除去开销之后,略有剩余。

幸运的是全家人团结努力,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小中也是家里的宠儿,父母希望的寄托,家里她的开销最大,父母无条件支持她,事事以她的发展为中心。

虽然条件不如小优好,但是凭着家里情况不错,也还能上上家里不同学段的配置高的学校。可以享受家族里的百万藏书和一些公共资源,以及族里一些相关的照顾。

她的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她培养成才,将她们这一方发扬光大,最好能朝小优靠齐。如果不能发扬光大,至少,至少不能比父母还差劲了。

小中是一个各方面还算不错的孩子,虽不像小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天文地理,张口就来。但是各个方面均有涉猎。

像这样的孩子,族里还有很多。

他们有的是因为正房里面要拓展业务,发扬族光,发展经济等各种原因获得了大笔赔偿,迅速搞富了家庭。

有的是凭借父母几倍的努力才走到了这里。当然,也有的家庭能力不济,随时都有被从正房附近被赶走的危险。

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用3个女孩的故事诠释“公平”

小萍家住在大山里,要去族长所在的村子里要走很久很久。

而且山路还很不好走。当然邻居里多的是没去过村里的老人。

小萍的爸爸以前去村子里做过工,回来经常给小萍讲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以小萍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去看一看爸爸说过的东西。

去尝一尝奶茶,咖啡,去看一看稀奇古怪的玩具。

但是让小萍最向往的是听说村里有一栋大房子里,放满了书,小萍经常想那是不是一辈子都有书看啊,生活在村子里的人真幸福。

小萍喜欢读书,不仅仅是因为爸爸告诉她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而是她对书有一种不知名的渴求。

族长是一个有远大谋略的人,他希望在他的带领下,全族的人都能生活幸福美满,丰衣足食。

所以要求族里广泛修路,提供更多岗位,让族里的人有机会赚取更多的报酬。

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用3个女孩的故事诠释“公平”

小萍住的地方通了路,但是青年人都离家去村子里打工了。

小萍爸爸腿脚不好,只能做点粗糙家具托人去村里卖,偶尔换点钱。

小萍也在上学,她们的老师是曾经在村里的初中上过学的一个老头子。学校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是他在教。

老师经常鼓励她们好好学习,以后有出息了回来建设家乡。

小萍很努力,以这里最优秀的孩子的身份去了村里一所普通的高中。

学校里有一些和她一样穿着朴素,性格腼腆,个子虽矮,面容黝黑的孩子。

但更多的是性格张扬,白白嫩嫩,能歌善舞的学生。

站在他们中间,小萍能感觉到她们不是一路人,但是她不知道差别在哪里。

她不明白舍友为什么要出门要涂防晒和打伞,不明白为什么一点小事就能哭哭啼啼,也不明白为啥明明在学校有上课,假期里同学们还要去补课。

她有很多羡慕的事,比如老想尝尝室友说的奶茶,可是她去问了价钱,这杯水居然比她两顿的饭钱还要多一点。

她只能安慰自己,等以后吧。以后一定有机会喝的。

她明显感觉到学起来特别吃力,因为很多东西老师都没有讲过。

英语也听不懂。

每次她想去问老师,老师都会在讲题之前说她笨,没认真听课,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所以问问题总是战战兢兢的,她知道老师并不是真的想骂她,是她太差拖了班级后腿。

她也特别想去补习,但是听说补习的钱比学费还贵,她就放弃了。

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用3个女孩的故事诠释“公平”

一切只能靠自己瞎蒙。妈妈说过,补习是没有钱去的,能去村里读书已经是很大的造化了。

所以别人补习的时候,她就只能在家里干活。

有一天她们要去族里不同等级的学府学习。

可是名额有限。

只能成绩优异的人优先。

这是最正常的路。

小优完全不担心这种考试,她已经凭借自己的实力拿下了好几个外族高学府的入场券。

小萍很担心,自己成绩虽然在这个高中拔尖,但是和全村的人比,她还有机会吗?

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用3个女孩的故事诠释“公平”

考试结束后,小中600分和小萍598分。

但是族长说要给小萍这样的孩子更多一点的机会。

学府选择了小萍,小中落榜了。

小中和家人特别气愤,明明比她考得好,最后因为族长的“偏爱”,导致了自己落榜。

心里怎么都不舒服。

因此特别恨族长的偏爱政策。

可惜族长压根不太在意小中和家人的想法,因为把小中培养起来,让她去建设小萍家乡的可能性不大。

而小萍回乡的可能性很大。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就像小萍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好的老师不愿意去她的家乡教书。

有多少像小中这样的家庭,可以忍受族长把大部分的资金都拿去投资小萍的家乡呢?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一旦自己的利益受损,谁心理都不好受。

额,好像偏题了。

现在很多乡村小学都倒闭了。

因为没有资金扶持,没有教育资源。

贫困家庭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用3个女孩的故事诠释“公平”

当城市里公立的小学中学要招个硕士,公立小学中学要招个985/211的时候,有些地方的孩子能有个本科毕业的老师就已经很奢侈。

地方偏远,工资低,劳动强度大。

有几个人愿意去呢?

资源向城市,向发展好的地方倾斜没有错,大势所趋。

但是你不能因为资源稍稍向贫困地区,向农村倾斜一下,就那么大不满吧?

如果真的追求公平,那每年的教育资金投入,五五分,好不好。

有多少人愿意?

答主就不信那个邪,在贫困地区,大量资金投入,高薪引进高质量教师,教不出来可以和城市里的孩子,公平的一争高下的学生。

很多人想到的不公平,只是自己运气好,出身比较幸运,所以觉得世界都该是你的。

所以比你更不幸,运气更差的人,多得到了别人给的一颗糖,都能引起你的嫉妒。

不如换位思考一下,小中是不是也羡慕,嫉妒过小优命好。小中处在小萍的位置,是不是也想问一句上天为什么那么不公平。

如果觉得不公平,就去想一想,为啥会有人出生的家庭比你好,拥有的东西比你多。

再回头去看一看,那些境遇不如你,生活环境条件不如你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正房   贫困地区   族长   懒虫   条件下   学府   村里   考生   贫困家庭   家乡   公平   家里   爸爸   父母   老师   孩子   女孩   家庭   地方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