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确定三伏天的依据。意思是说,按农历计算,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进入三伏,头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按此来算,入伏日历如下:

初伏(10天):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10天):7月26日~8月4日

闰中伏(10天):8月5日~8月14日

末伏(10天):8月15日~8月24日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今年为期40天的加长版“三伏”有没有让你很崩溃呢?意味着从2020年7月16日开始,全国的高温将向我们袭来!你准备好了吗?

“消暑”“纳凉”是夏日每个人的头等大事,但是在伏天,身体最怕你做7七件事。

1.一热就吃冷饮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酷暑天里,谁也不能抢走手中的冰棍儿、冰淇淋、冰西瓜……

但贪吃冷饮会造成气血凝滞,易引起慢性腹泻、消化不良等。

[建议]

尽量不吃冷饮,越热越要喝温水;如果一定要吃冷饮,最好选在饭后1小时,吃冷饮后,生姜是最好的补救食材,可以喝一杯姜茶。

2.渴了猛灌水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不喝水时滴水不进,一喝水便大口灌水

但是血液会快速稀释,给心脏带来负担,甚至诱发心衰,还容易引起打嗝。

[建议]

不要等渴了才想起喝水,每隔1~2小时就应主动饮水;成年人每天至少摄入1500~1700毫升水,但不要一次性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小口喝、慢慢饮更能解渴。

3.空调温度低于二十六度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低点,低点,还能再低点!热死宝宝啦~

但是三伏天室外气温高,如果空调调得很低,在冷热两种环境转换时,人体会有应激反应,比如血管突然收缩,容易引发心梗或中风。

[建议]

空调温度最好不低于26°C;开空调2~3个小时,就应开窗通风30分钟;不要频繁出入空调房;空调及电风扇不可直吹身体;在空调房里要护好肩颈、膝盖、脚踝等部位。

4.滿头大汗时冲凉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儿是凉水澡的冰火两重天!仅一个“爽”字了得?

但是出汗或刚做完运动时冲冷水澡,会引起血管收缩及血压波动,导致头晕、头痛,心脑急症的发生风险飙升。

[建议]

洗澡最好安排在饭后1小时,或等汗水退去后再洗;洗澡水的温度以35°C~37°C为宜,时间控制在15分钟即可,不可过久。

5.睡觉不盖被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夏天,躺在凉席上便是烙烧饼,可不能再盖上被子捂痱子了。不盖!

但是夏季心梗大多发生在晚上,伏天很多人睡觉习惯不盖被子,甚至整晚开着空调,这对心脏、胃肠道等都不友好。

[建议]

暑天睡觉最好穿上睡衣,再盖一床透气的薄毯,护好背部和肚子;就寝前,可以先开一会儿冷气降低室内温度,等闷热散去,再关掉冷气,打开一点房门入睡。

6.光脚在家里走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这地面冰冰凉凉,舒舒服服,抓住每一丝夏日的凉气,脱鞋!

但是中医有“寒从足下起百病从寒生”的说法。脚离心脏最远,供血最差,且脂肪层薄,容易受寒。

[建议]

天热也得把袜子穿好,避免光脚在地上走动;夏季更要多泡脚,但不要用凉水冲脚;每晚用40°C左右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既能解乏,还可助眠。

7.早上赖床不起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白天太阳当空照,晚上倾巢而出,夏天的夜生活走起!

但是晚上过得有声有色,到了早上却赖床不起,白天也会昏昏沉沉。

[建议]

夏季是最适合晚睡早起的时节,但晚睡并不代表熬夜,23:30之前最好进入睡眠状态,早上6~7点起床,中午可以休息半小时。

……

说了这么多坑,归根结底是“热”啊!我们要“釜底抽薪”!现在给大家奉上“消暑”小技巧,收藏哦!

1.喝一碗绿豆汤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熬煮,这样汤色不易变红;水开后加绿豆,煮8~10分钟即可倒出清汤饮用;如果想连豆带汤喝,可以把绿豆泡1小时后,再大火加热半小时。

2.解暑吃点苦饮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苦入心,能清心火,利于夏季养心。苦瓜、苦菊、莴笋、生菜等苦味菜,即可清炒又可凉拌,烹调时加些辣椒、蒜,可以防止寒凉过度。

3.饮热茶或者温水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汗液蒸发可带走体表的热量。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而喝热茶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不过热茶不应超过60°C。

4.穿宽松衣物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衣服的材质会影响汗液蒸发,推荐宽松、吸湿性好的棉、麻、丝等材质,或者选择透气性强的合成纤维材料

5.适当游泳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游泳期间要注意多次少量补水。

心静自然凉

你怎么过加长版“三伏”?

三伏天高温酷热,人们易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等“情绪中暑”迹象。静坐、浇花、读书、听音乐等都有助缓解烦躁心情。

加长版“三伏”已经进行到“初伏”,赶紧做好准备,迎接夏日的高温吧!

文字来源:生命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初伏   中伏   伏天   汗液   夏至   热茶   低点   温水   冷饮   血管   夏季   高温   温度   空调   建议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