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夏季乐悠游#

这几年非常火的网红城市里,成都应该占一席之地。无论是赵雷满含离别之情的歌曲《成都》,还是抖音上各种非主流的街拍造型,都让这个城市充满了诱人的味道。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民宿“永立龙寓”楼顶花园俯瞰城市夜景

去年入川,我们定的是民宿,很有意思的是,在重庆的管家叫“麦子”,在成都的管家叫“小米”,都透着浓浓的沃土气息,四川平原不愧是扬名千古的“巴蜀胜地”“天府之国”,光听名字就有满满的果腹感。在成都的几天里,除了一些网红打卡地外,我也自己胡乱遛了一些街巷,最深的感触是两个词:安逸,文化。你很难想象,这个从公元前四世纪就出现的“成都”,历经千百年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并没有迂腐之气,反而还能行走在时尚的前沿,这是多奇妙的碰撞!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民宿外的街景一角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濛濛细雨中的成都便是这句诗的真实写照。春熙路和太古里,跟很多城市的步行街一样,也是熙熙攘攘,潮牌林立,但入口处的地面上几个铸铜的人像吸引了我,他们的姿势、表情、衣着、饰品都与逛街的人别无二致,惟妙惟肖,如果你往里边一站,便可以和他们融为一体,只不过他们是静止的,你是活动的,他们既是你的缩影,又是你的陪衬,足见设计者之匠心。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步行街入口铜像,影射传统与时尚

在网红街拍盛行的太古里,随处可见的青砖建筑并不显得突兀,就这么张扬地摆在那,说不定哪个房子的主人就曾是过去的名流之一呢!随便一条巷子,就可以看到古今的融合与呼应,这座城市正如步行街入口雕塑上写的:熙来攘往,擦肩而过,从历史走出,向未来走去……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就在太古里林立的时尚潮牌中,忽见一方古塔赫然挺立,这就是传说中的字库塔!修建于清中叶的北糠字库主要功能为焚烧字纸,古代人们惜字如金,凡有墨宝的纸张均须在字库集中焚化以示敬意,那烟熏的痕迹所承载的文化重量恐怕不逊于王羲之的墨宝吧!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太古里的字库塔

这让我想起余秋雨说他老家乡下有个规矩,路上见到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放进吴山庙的石炉中焚化,庙门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想想那时还有字库塔可以表达敬意,今天的我们,每天用手机或电脑输入,按delete一键删除,将来又到哪里去封存敬意呢?

太慈寺我没有进,时装店我没有进,却围着字库塔转了又转,也许这是一位喜爱汉字的后人唯一的表达方式吧……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宽窄巷子入口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除了各色颜高味美的小吃外,最让人羡慕的就是那一座座小院了。“诗婢家”“香积厨”“一针一线”“见山书局”“鹪鹩”……这是一个考验语文知识的地方,没有点积累恐怕都很难理解其中的妙处。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创建于1920年的老字号“诗婢家”

“诗婢家”三字,源于《世说新语》中东汉大儒郑玄家婢女皆精通诗书之典故。据说,有一次一名婢女做事不称意,被郑玄罚跪在泥土中。不久,另一名婢女路过看见,问道:“胡为乎泥中?”被罚跪的婢女说:“薄言往诉,逢彼之怒。”两人一问一答,都是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而且恰如其分。婢女如此,主人的渊博就可想而知了,“郑家诗婢”也由此成为一个著名的典故。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上书“鹪鹩”的牌匾

这看上去有些随意的“鹪鹩”二字,却来源于《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形体极小,在深林中筑巢,只要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水,只要肚子喝饱。大千世界对我们而言,不过是一个满足即可。心若知足,天地自宽!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横向交织的窄小巷子

人来人往的巷子,各不相同的院子,极富特色的名字,让宽窄巷子成了雅与俗交汇的标地:雅,是因为那些老字号的文化内涵;俗,是因为那些院子的包容胸襟。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小小的鹪鹩到卑微的奴婢,都折射着大智慧与大格局,这实在是个不容小觑的所在啊!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喝茶品茗看演出

临街的一个店铺正在门口招揽顾客,还有几分钟,川剧变脸要开始了,坐在这里来上一盅青花盖碗的香茗,花上半个小时看看正宗的变脸表演,感受原汁原味的非遗魅力,也该是很惬意的。尽管电视上都曾看过,也曾对变脸充满好奇,想象过若干种揭穿它的可能,但当演员粉墨登场,站在你面前表演时,你还是会为那瞬息万变的脸谱大吃一惊!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青花盖碗茶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台上流光溢彩,台下频繁互动,让现场的每个人都热血沸腾,此时的感受,正像《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一回所写:“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曲终人散,茶客们意犹未尽地起身,咂着滋味儿继续往前逛去。其实,在这里,令人满足的不止是看表演,更是品那种入香随俗的味儿!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享受采耳的娃儿

看过演出,不疾不徐地沿街踱步,看看“通通通”的三大炮怎样摔打出糍粑球,看看采耳师傅怎样用个小耳勺给人带来酥麻的享受,看看井巷子里那些宋砖古道留下过多少名人的痕迹……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漫步成都(一):时尚与古朴,路窄与心宽

人说“老不出蜀,少不入川”,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有数不完的吃食,有看不够的美景,有积淀千年的文化,有婀娜动人的美女,少年人入川很容易迷乱花间,贪图安逸,以致忘归。但对于我这样的老阿姨来说,最向往的,还是能有一方小院儿,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终老一生!然而,世事哪能都尽如人意?宽窄巷子告诉你:要多思路窄心宽。这一宽一窄间,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真是一个饱含辩证与哲理的地方!(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老残游记   成都   鹪鹩   字纸   盖碗   宽窄   婢女   墨宝   青花   字库   巷子   敬意   古朴   步行街   城市   文化   时尚   旅游   心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