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多情自恐损梵情,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他是六世达赖,他是仓央嘉措,

他是雪域的王,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那一天降央卓玛 - 金色的呼唤 II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01

在西藏南部门隅地区的夏日错,有一个叫派嘎的小村庄。

勤劳的藏族汉子扎西丹增和美丽善良的次旺拉姆,

在这里相知、相识、直至结婚生子。

他们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并为他取名叫做阿旺嘉措。

阿旺嘉措长到三岁的时候,

他的聪明和漂亮就已经有了名气,

阿爸教他认字、唱民歌,他记忆力好得惊人。

也是在他三岁这一年,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阿旺嘉措的命运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一位借宿的香客,他摇着铜铃,掐着念珠,

神态安详的对阿旺嘉措善意的笑着。

阿旺嘉措突然跑过去,拿起了铜铃 ,

他从未玩过这么贵重好玩的玩具,爱不释手。

阿爸和阿妈几乎同时跑过去,抓住了他的手,

让他把铜铃放回原处,并向香客道歉。

香客不仅不介意,还满脸笑意的说:

“不要紧,真是聪明极了。这是我家传的法器,不然我一定送给他。我想,将来我们有缘一定会再见,那时候,我一定送一只更好的铜铃给...贵府。”

他走的时候,留下一大比钱给这个贫穷的家庭,

感谢他们对自己的照顾,并说是佛祖的旨意。

他就是第巴派来寻找五世达赖转世灵童的密使。

五世达赖去世后,他一手提拔的第巴桑结,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密不发丧,并到处寻找转世灵童。

他找到的灵童就是这个叫阿旺嘉措的孩子——未来的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02

日子平淡如水的过着,

阿旺嘉措转眼间六岁了。

就在这一年,阿旺嘉措的阿爸扎西丹增,

由于劳累过度,永远闭上了双眼。

阿旺嘉措觉得天地都在旋转,又觉得自己像一块石头,

从山顶跌落到了深深的谷底,被撞成了粉末,随风飘散。

他放声大哭,知道阿爸永远不会醒来了。

阿旺嘉措与阿妈相依为命。

次旺拉姆也把对丈夫的爱全部倾注在了儿子的身上。

又是三年过去了,阿旺嘉措9岁了。

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位年长的喇嘛。

他的气度和学识,很快引起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他宣称:

遵照佛的旨意,要招收一批儿童进寺院学经,地点是巴桑寺。

在学经者的名单上,有阿旺嘉措。

这个消息来得重大又突然,阿旺嘉措心里矛盾交加。

他渴望未知的东西,内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又舍不得离开母亲。

“阿妈,你说我要去吗?”他低下头问。

“我们都要遵从佛的指引,既然是佛的旨意,便是要遵从的,要心怀感激。”

这位年长的喇嘛,就是第巴特意派来的经师,

目的是为了让阿旺嘉措接受作为喇嘛和活佛必须经受的训练。

转眼间,阿旺嘉措在巴桑寺学经已四年。

这四年的时间里,他没有被允许回去探望阿妈。

就在这一年,次拉旺姆因思念儿子以及逝去的丈夫,

思念成疾,孤独离去,永久的留下了9岁的儿子。

阿旺嘉措得知了这个消息,脸色变得比雪还要白。

他不哭也无泪,胸中却燃起了熊熊大火,

他恨寺院,恨经师,

他们用经书隔断了阿妈的慈爱,遮蔽了家乡的田野。

经师们也发现阿旺嘉措眼中的愤怒和恨意,

他们决议要把他送到了一个新的地方。

在他14岁那年,

他被转移到了错那宗的贡巴寺。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03

阿旺嘉措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最爱的还是诗歌。

他逐渐感到沉浸在书海里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心怀惆怅的时候,想阿爸阿妈的时候,

他就会走上繁华喧闹的街头。

庙宇、高墙、凡事、红尘,在他的内心变幻交替,涌起思绪万千。

第一次竟觉得离开经书佛塔的俗世竟然这般温情,

离他很远,却又这般近。

大街上,他遇见了一只红教喇嘛的迎亲队伍。

队伍过去之后,他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

那般突然,又如内心深处的冥冥之中的指引。

隔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隔着红教婚礼的长长队伍,

阿旺嘉措的目光温柔而犀利,落到少女的身上,和眼里。

少女体态丰盈,温柔美丽,

乌黑的发丝似乎组成了这世间最动人的画卷,

一颦一笑都那样让人动容。

她是仁增旺姆。

仁增旺姆也看见了这个少年,

看见他深情的眸子里散发出的光芒,

他穿过人群、穿过街头,步伐从容的走到她面前。

仁增旺姆从未见过气场如此强大又吸引人的少年,

他目光清冽,超凡脱俗。

这喧嚣的世界,在那一刻,仿佛再无他人。

那一年,阿旺嘉措14岁,仁增旺姆16岁。

仁增旺姆是美丽的琼结少女,

从小父母双亡,跟随姨母生活在错那宗。

阿旺嘉措写下了第一首诗歌。

心中爱慕的人儿,

若能百年偕老,

就像大海深处,

捞来奇珍异宝。

用他如天籁般悠扬婉转的声音,

动情的唱着自己书写的情诗,一遍又一遍。

在那东方的山冈,

升起了皎洁的月亮,

含母爱姑娘的脸庞,

浮现在我的心上。

他们的感情日渐升温,得到了姨母的赞同和首肯。

仁增旺姆的脑海中又浮现了那只红教婚礼,新娘就是她自己。

直到错那街头出现了一只神秘的队伍。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04

那只神秘的队伍,有军官、有僧侣,

在错那,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场面,

看热闹的人也空前的多,

谁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就是受第巴的吩咐前来带阿旺嘉措回拉萨受戒的。

“受戒?拉萨?第巴?

.....拉萨是黄教的圣地,受戒就证明不能成婚,岂不是和仁增旺姆永无成婚之日?

阿旺嘉措陷入了迷茫。尽管这在他人的眼里是多么神圣的好运,

大家都在羡慕,羡慕他能到圣地拉萨去,

但他却觉得自己可怜,

他怎么能够丢下可爱的仁增旺姆,

第巴的命令却又无法抗拒。

他被禁止与仁增旺姆来往。

康熙36年,不到15岁的阿旺嘉措被安排接受坐床,

受格楚戒,取名仓央嘉措,

成为第六世达赖喇嘛。

他不像五世达赖,阅历颇深,思想熟虑,他能做些什么呢?

大权掌握在第巴桑结的手中,

他只能在心中思念自己在远方的姑娘。

拉萨熙攘的人群中间,

琼结人的摸样儿最甜,

中我心意的情侣,

就在琼结人里面。

他是雪域高原的活佛,

也是高墙内的囚徒,注定要失去自己想要的生活。

天各一方,思念也只能化作一首首动人的诗歌,被束在高墙。

西面峰峦顶上,

朵朵白云飘荡。

那是仁增旺姆,

为我燃起高香。

而仁增旺姆,这个美丽的琼结姑娘,

从此天天在挂满经蟠的树下,

眺望着遥远的布达拉宫。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05

住在布达拉宫内的仓央嘉措,

深秋的一天,在拉萨街头碰到了前来寻他的少年朋友,

仓央嘉措深情的托他再去错那,

寻那个名叫仁增旺姆的姑娘。

再次返回,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心爱的琼结姑娘仁增旺姆,

她嫁人了,她嫁到了日当。

仓央嘉措一下子倒在了宫墙上,

他感到自己像一片破碎的经幡,

在风中摇晃着,从布达拉宫的最顶上飘向地面。

她嫁人了?她嫁给谁了呢?

她还会不会记得当年那个叫阿旺嘉措的少年呢。

白色的野鹤啊,

请你借我翅膀,

不去遥远的北方,

只是向往日当。

许多天里,他夜间半睡半醒,

白天不思饮食,

为这个琼结姑娘写一首又一首的诗。

热爱我的情人,

已被人家娶走,

心中积思成痨,

身上皮枯肉瘦。

随着时间的流逝,心灵的创伤渐渐的愈合。

仓央嘉措终于熬过了失恋的痛苦。

他在受戒之后,又留起了长发,

他是活佛,活佛的昭示,活佛的举动没有人敢质疑,

第巴忙于独揽大权,无暇顾及。

因此,仓央嘉措便很容易装扮成一个贵公子,

他化名唐桑旺布,白天在高高的宫墙里,

晚上游荡在拉萨街头。

常去布达拉宫下一家名叫“雪”的酒店,

他在那里,遇见了生命中的另一个女人。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06

这个美丽的姑娘,

她集亚雅鲁藏布江的深邃、工布达江的柔情,

格拉丹东的纯净、羊卓雍错的温柔于一身的美丽女子,

她叫于琼卓嘎,来自工布。

她的哥哥,在重修布达拉宫时,被石头砸死,

阿妈被第巴赐酒毒死,

她被工布当地的首领老爷夏龙看中,想要强占,

她趁机逃跑,一路到了拉萨。

碰到了善良的藏戏演员多吉阿爸收养了她。

她有着坦率纯真的性格和天生的艺术气质,

这种气质被工布的河流、森林、雪峰、花鸟滋养了,

又被歌舞、藏戏、阿爸的弹唱绽开了,

更被唐桑旺布的才学、诗歌、文雅放大了,

她对于诗歌的爱好和理解,

是一般女子远远不及的,

她成了唐桑旺布最珍贵的知音。

她从他的眼中,看到了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存在,

那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有鲜花、草甸、羊群、湖水.....

他们热烈的相爱了。

终于,这件事被第巴知道。

第巴借用三大寺堪布的名义上奏六世达赖,

请他去山里闭关。

他对于琼卓嘎又爱慕又内疚,

她给了他深厚、美妙的爱情,

使他得到了"牢笼"之外的一片蓝天,

内疚的是他对她隐瞒了他是达赖不能娶她的身份。

若依了情妹的心意,

今生就断了缘法;

若去那深山修行,

又违了姑娘的心愿。

政局突变。

刚刚继承了汗位的拉藏汗,

同其他部落首领发表联合声明,

证明六世达赖不是真的六世达赖。

仓央嘉措被迫到五世班禅驻锡的后藏日喀则地区,

接受师傅五世班禅亲自主持的受格隆戒的仪式。

仓央嘉措拒绝受格隆戒,

他对着第巴桑结说,

权利我从未贪恋,我只要自由。

住在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休道仓央嘉措,

他约会情人去了,

他所寻求的,

不过是普通人的生活。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07

仓央嘉措放浪形骸的形象,惹恼了第巴,

第巴想办法杀害了仓央嘉措的亲信。

仓央嘉措像是背后挨了沉重的一击,

为了忠于对朋友的遗愿,也为了对抗,

仓央嘉措在任何场合都拒绝穿袈裟,

更加频繁的不分昼夜的和情人约会。

他决定不再向情人隐瞒自己的身份,

于琼卓嘎是那样尊重他、信任他,

从来不怀疑他的来历,不追问他的身世。

“你,......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你是仓央嘉措。但是我不管,我爱的是你,不管你是活佛还是乞丐,不管你叫唐桑旺布还是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紧紧的抱住了情人,泪水滴在她的发辫上。

然而,他错了。

从来让他当活佛就并非个人本意,

而是冥冥之中的宿命安排,

他没有资格选择,也没有资格放弃。

于琼卓嘎消失了。

他只知道她回到了工布地区,却没有半点其他消息。

他只有用诗歌来寄托对情人的思念。

会说话的鹦鹉,

从工布来到这方,

我那心上的姑娘,

是否平安健康?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08

一年一度的传大召的日子又要到了。

每天都有上万人挤在大昭寺,聆听高僧讲经。

更多的人想在这里能够有机会望见达赖。

在这个热闹的日子里,他怀着散漫的心走向大昭寺。

没有人注意到他,他穿着普通的袈裟。

既不是唐桑旺布,也不是仓央嘉措,

只是万千朝拜者当中的一个。

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里,

有一个同样年轻的喇嘛在祈祷:

“慈悲的佛啊,让六世达赖出来吧,让我看看是不是他。”

仓央嘉措听到这低浅的声音,却浑身一震。

他蓦然转过身,睁大了眼睛望着这个年轻的喇嘛,

那是仁增旺姆。

他们在大昭寺,重逢。

原来当年,仁增旺姆在仓央嘉措离开之后被迫嫁人,

但是她心里无法放下心爱的人,

她听说阿旺嘉措成了活佛,入主拉萨,成了六世达赖,

她想,只有自己也穿起袈裟,才能与仓央嘉措同走一路。

他在禅里,她便遁入空门来寻他。

仁增旺姆作为错那地区僧侣当中的一员,

终于有机会等到了来拉萨参加传召活动。

当初意外的分离,使他们陷入了无尽的痛苦,

互相怀疑过、误会过、怨恨过,如今都谅解了。

仓央嘉措在离大昭寺不远的一个僻静的窄巷里租到一间小房,

他和仁增旺姆以外地来的喇嘛兄弟住了进去。

仓央嘉措在乱纷纷的时刻竟然找到了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

自从于琼卓嘎被抢走消失之后,

他再也如此的畅快过。

仓央嘉措不愿仁增旺姆称他为“达赖佛”,

他认为仁增旺姆才是他心中的“佛”。

因为她是为了心上人才穿上了袈裟,更具有神圣的意味。

你是金铜佛身,

我是泥塑神像,

虽在一个佛堂,

我俩仍不一样。

他们整日整夜的在一起,说不完的话,

拉萨的夜,他感觉从来没有这么短过。

白色的桑耶雄鸡,

请不要过早啼啭,

我和幼年相好的情人,

心里话还没有谈完。

门外,突然响起了杂乱、沉重、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

拉萨的天空里,回荡着人的喊叫、马的嘶鸣、狗的狂吠、刀的叮当......

仓央嘉措在院子里听着,

他从来没有听过这样令人魂飞魄散的喧嚣。

后来他才知道,在大昭寺的法会上,

第巴桑结集中兵力驱赶了蒙古驻军,

拉藏汉被赶出了拉萨。

第巴派人来到小屋,恭请六世达赖回宫,

并且转达了第巴的坚决要求——让仁增旺姆立刻离开拉萨。

仓央嘉措心里明白,他们必须要分开,

不然于琼卓嘎就是下场。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09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

第巴和拉藏汗之间的冲突,

以第巴桑结大败结束。

52岁的第巴桑结甲措,在牢房里,才有机会思索这一生。

他想到了仓央嘉措,这个他一手提拔的活佛。

他觉得六世达赖对不住自己,

是自己给了他这样一个放牛娃如此之高的尊位,

亲自教他知识和经典,

这个孩子却从未领情,

闹出许多破坏教规的时期,惹下很多麻烦。

他也有一丝悔恨,想起敏珠活佛的话,

达赖五世培养了你,你却毁了六世。

曾辉煌一时的第巴桑结甲措被拉藏汗下令杀害。终年52岁。

仓央嘉措听到了桑结的死讯,心头顿感悲凉,

往日的恩怨,也化作了惋惜。

仓央嘉措本来就对他怀有敬仰之心,由于追求不同,

才未能成为至交,他对他做的那些,都是为了信仰,

而自己,却更看重自由。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10

政局的突变也使仓央嘉措被牵连。

他被拉藏汗提议审判。

这是一场西藏历史上少有的、针对达赖喇嘛的宗教审判会。

仓央嘉措面容坦然,

用目光问候着现场的活佛、堪布、高僧们。

人们的眼睛也不约而同的跟着仓央嘉措的眼光流转。

他们似乎从来没有看见这样的目光,

坚毅又深沉,温顺又愤慨,坦率又天真,

人们也终于找到了最揪心的东西——诀别。

在审判大会上,活佛、堪布、高僧们

都为这位年轻的六世达赖辩解,

尽管大家对这个年轻的达赖遭遇的处境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 ,

有一点却是共同的,

那就是心里都装着他的诗歌。

六世达赖受审判、被囚禁的消息很快在拉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人们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望着雄伟的布达拉宫,

感觉到里面已经空了,只剩下石头砌的外壳。

对于达赖的信仰、对于年轻诗人的喜爱、

对于本族首领的偏爱像一颗颗星火聚集到人们的心中,燃烧成熊熊大火。

商店罢市,人们用停止一切活动来表示抗议。

半个月后,仓央嘉措在康熙使臣的陪同下,

从被关押的地方出发,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程。

在此之前,康熙皇帝接到了拉藏汗的奏折,

第巴已死,请求废黜六世达赖。

康熙考虑,达赖是西藏地区的忠心信仰,

为了维稳,不能让他落入到其他部落的手中,

他深思熟虑,下了一道圣旨,命六世达赖入京朝觐。

仓央嘉措闭起眼睛,不忍看这即将要远离的一切,

数不清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势不可当的人潮迅速吞没了拉萨的土地,使拉萨颤动。

他在离开的前一晚,托人送去了给于琼卓嘎的最后一首诗,

在这短暂的一生,

多蒙你如此待承!

不知来生少年时,

能不能再次相逢?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11

仓央嘉措在他25岁那年,在青海湖边消失。

我更愿意他只是消失。

生命,原本是一场无声的告别。

从此世间,再无仓央嘉措,只有深远红尘里,

云游四方的普通男子,爬山涉水去寻找他爱的姑娘。

还有一个人,也愿意相信,他只是消失。

那是被流放的于琼卓嘎。

她已然不是当初光芒万丈的少女,

只有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转着经筒,磕着长头,

往青海湖的方向匍匐而去,从未回头。

她当年被抢去之后,在证实她是六世达赖的情人之后被放归,

她走了那么长的路,雪山、冰河、森林、草甸、深谷,

听到冥冥之中的召唤,念着他写的诗,

朝着他消失的地方,蹒跚而去。

于琼卓嘎的生命在那八字誓言中,达到巅峰,

之后,便再无生机。

那是曾经还是唐桑旺布的仓央嘉措,

伏在她的耳边,轻轻的说,

“若非死别,绝不生离”。

让湖水洗净人间沾染给我们的一切污垢吧,

让这青色的圣水来解除我们爱的干渴吧,

让我们手拉手走进湖中的月宫吧,

让仓央嘉措和于琼卓嘎,

像诗歌和民众一样永不分开吧!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你见,或者不见,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

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

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仓央嘉措《见,或者不见》

见或不见何晟铭;香香 - 宫锁心玉 电视剧原声带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大昭寺   达赖   布达拉宫   琼结   错那   拉萨   阿爸   铜铃   袈裟   佛塔   活佛   阿妈   喇嘛   来生   诗歌   姑娘   情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