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情怀

宋代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情怀


最近,我们每天被身赴疫情前线的白衣天使们深深地感动着。他们是战士,是逆行者,去直面生与死的考验。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时时刻刻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此时,我也总能联想到几千年前的玉门关,那血与火的沙场,战士们的军旅生活,以及与家人的离别。

宋代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情怀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逐渐退出对西域的争夺,河西走廊一带也被迫拱手让于吐蕃、回鹘等政权,玉门关自然也不再归唐所有。 宋仁宗时期,大臣曾公亮奉命纂辑了一部军事著作,名为《武经总要》,其中记载道,肃州“西至玉门关七十里”,又云“肃州又九十里渡玉门关”。可见这个玉门关就在石关峡,而20里之差也正等于石关峡的长度。历史的车轮不停地转,玉门关从最早的前111年设置于此,走了一千年以后,在十世纪初重新回到了原点。及至北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后,玉门关就从史籍上销声匿迹了。但是,玉门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理边界线和文化叙述词,作为文化中国的象征依旧被保留下来了。那么,小编带领大家去体会宋代诗人的边塞情怀。

玉门关


宋代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情怀


《班超》

宋·徐钧


人生适意在家山,万里封侯老未还。

燕颔虎头成底事,但求生入玉门关。


宋代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情怀

《盱眙》

宋·蔡戡


自古东南第一山,于今无异玉门关。

乱云衰草苍茫外,赤县神州指顾间。

击楫何人酬壮志,凭栏终日惨愁颜。

中原父老应遗恨,只见旃车岁往还。


宋代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情怀


《夜坐水次 》


宋·陆游

星纵,心星横,北斗高挂南斗倾。

蓼根熠熠萤火明,苇丛哀哀姑恶声。

我倚胡床破三更,溪风吹衣月未生。

玉门关,拂云城,何时连营插汉旌?

白头书生未可轻,不死令君看太平。


宋代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情怀


《少年游·西楼别后 》

宋·晏几道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宋代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情怀

《关山月》

宋·释文珦


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
征人家万里,梦向月中还。
金闺亦有梦,却行玉关道。
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
胡笳吹哀怨多,奈此关山明月何。
终宵迸泪如金波。


宋代诗人笔下的玉门关情怀


《予以淳熙戊戌岁自蜀归时年五十四今三十有二》

宋·陆游


玉门关到酒泉,昔人想望若登天。

岂知万里西征客,归卧家山三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玉门关   胡笳   此际   吐蕃   盱眙   赤县神州   关山   酒泉   苇丛   石关   壮志   西域   重水   河西走廊   西楼   宋代   笔下   诗人   情怀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