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春节的前世与今生——玉门关

春节的由来

汉武帝以前,春节的具体日期不太统一,夏朝的夏历以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又以夏历的十月为端月(即正月,为避秦始皇“嬴政”的名讳)。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下令,命司马迁、落下闳等人重新修订历法,制定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日,由此现代意义上的春节才正式确立。

站在玉门关前,总能联想到汉朝关隘口的繁华与兴盛,来来往往的胡商与骆驼,仿佛就站在眼前似的,那么汉代的春节是怎样的呢?

除夕夜驱鬼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因而有“岁暮”、“岁除”之称。古人迷信,除夕当天的一切仪式活动都是围绕着辞旧迎新、驱邪迎福的愿望展开的。古人怕疫疠与恶鬼,尤其惧怕恶鬼在除夜送旧迎新之际作祟害人,所以要举行一种击鼓驱鬼、除瘟疫的舞蹈仪式,谓之驱傩(nuo)、逐傩。汉代时这种民间的风俗传入宫廷,成为一种规模盛大,隆重火爆的驱鬼仪式。

向皇帝朝贺

每年元旦(农历)黎明,东汉都城大街上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文武百官们起早忙碌,上自诸侯、三公九卿,下至400石的小吏,都赶赴宫里给皇帝贺年。皇帝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德阳殿接受群臣的朝拜庆贺。据《汉官仪》和《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代制度规定,群臣入宫朝贺,要依官职高低,向皇帝奉送拜年礼物。公侯奉送玉壁,俸禄2000石的官员送羔,1000石、600石的官员送雁,400石以下的小官送雉。

边塞春节的前世与今生——玉门关

汉画像砖展现的汉代宴会场面资料图

皇帝在欣然受礼之后,即设宴招待群臣。宴会在“九宾彻乐”曲的伴奏和精彩的百戏表演中进行。2000石以上的官员均可上殿,向皇帝举觞敬酒并呼万岁。敬酒之后,大司空奉羹,大司农奉饭,奏食举之乐。君臣欢饮,喜度佳节。表演结束后,文武百官退席出殿,徐徐散朝,各自回家,与家人欢聚。

燃放爆竹

汉代时,人们在元日凌晨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堂前燃放爆竹,其目的在于恐吓一种叫做“山臊”的恶鬼。根据《神异经》的记载,“山臊”住在西方的一座深山中,有一尺多高,人们如果撞上它,就必然要生一场大病。但这恶鬼有个弱点——最怕听爆竹声。所以人们用火烧烤竹节,使之爆裂而发出劈劈叭叭的巨大声响,旨在驱鬼,也使新年显得红火热烈。

边塞春节的前世与今生——玉门关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经玉门关出使西域,开通了拥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丝绸之路,“春风不度玉门关”,站在玉门关前,想象着千年前西域路上的官员、商人在关隘前望着家乡,对着一轮明月,把酒言欢,和素不相识的旅人度过一个在边塞的春节。

边塞春节的前世与今生——玉门关

有了这条商贸之道,可算是为吃货带来了福音,自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的核桃、无花果、葡萄、西瓜、石榴等传入中原,说不定现在你准备的年货当中就有当初皇帝才可以品尝到的贡品呢!

现代的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呢?

耍社火

西北人的大年,必少不了红配绿色调的社火,那配色乍一看,确实够喜庆,舞龙、舞狮、踩高跷,各种各样的节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如果你有幸赶上了敦煌的春节,那可一定要上街去看一场最热闹的社火表演。

旅行过大年

从前过年总喜欢去亲戚家串门,可是现在的我们,经历了一年的忙碌,繁杂的城市生活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所以选择了在难得的春节假期里,去远方旅行,我们总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其实只要带上自己的家人,那么去哪里就都是过年。如果不想出门去远方,驾车去城市周边走走也未尝不可。

边塞春节的前世与今生——玉门关

边塞春节的前世与今生——玉门关

想象着古人架着一堆篝火,纵情歌舞,那是属于西域边塞独有的春节,当时的人们定是欢乐无比。现如今,却少了许多快乐,徒增了诸多莫名的烦恼。这个春节,莫不如躲开人群的喧闹与工作的烦恼,驾着车,去西线走走,对着广袤的天地,换个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玉门关   太初   西域   夏历   社火   春节   文武百官   边塞   恶鬼   群臣   汉武帝   汉代   正月   古人   前世   官员   皇帝   今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