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南京城南的牛首山,自古景色秀美,佛缘深厚。据传,牛首山是文殊菩萨的冬宫,唐代法融禅师在牛首山创立了牛头禅宗,为中国禅宗的重要起源之一。庚子年初秋时节,天气晴朗,乘上公交车754路直达景区东入口。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牛首山东峰原有宏觉寺,初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原名佛窟寺,南唐后主改名弘觉寺,宋代改为崇教寺。明初复称佛窟寺,正统年间又改名弘觉寺。清代为避乾隆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抗战争时期,宏觉寺遭日军焚毁,现仅存宏觉寺塔。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山顶广场东侧一块巨石上刻着乾隆皇帝的诗《牛首山》:“聊以万机暇,游兹双阙山。丹梯登觉路,白业访禅关。钟韵响还静,吟情搜亦间。隙中窥倒影,尘念此都删。”。诗中“隙中窥倒影”,指的是牛首山的奇景“塔影倒悬”。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诗碑旁边有台阶,拾阶而上可去牛头禅文化园,这是在原弘觉寺的基础上建造旨在传承法融禅师的牛头禅宗文化为核心的园林。该园采用传统江南园林风格木结构建筑,尽显唐风古建风格。通过文字、光影、石头、花木等艺术形式,传达“空”“本”“幽”“简”的禅意内涵。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牛头禅文化园核心景点是弘觉寺塔,又名唐塔,始建于唐大历九年(公元774年),相传是唐代宗李豫为“感梦而筑”,后毁,现塔身是明初重建。塔砖木结构,塔高45米,七级八面,每面有壶门一座,小窗两扇,雕木飞檐,造型典雅,风格古朴。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牛首山是法融所住之处。法融(594-657),俗姓韦,丹阳延陵人,隋大业八年(612)入茅山依三论宗大德炅法师出家。贞观十年(636)移居牛首山。法融禅师开创了禅宗的重要宗派牛头宗。此禅宗以牛头山为发祥地,故此宗以牛头宗为名,此山也因此以牛头宗而名扬天下。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1956年在弘觉寺塔的地宫里出土的鎏金喇嘛塔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文物,现均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寻幽弘觉寺,秋游牛首山(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万机   茅山   贞观   诗碑   丹阳   金陵   木结构   博物院   禅师   禅宗   牛头   南京   倒影   唐代   风格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