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淮安河下古镇坐落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古镇形成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约 2500年历史,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 67 名进士、123 名举人、12 名翰林,素有“进士之乡”之称。古镇历史风貌保存基本完好,每一条街巷,每一座桥梁,每一幢建筑都有丰富的传说与故事,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出生在这座古镇的打铜巷里。吴家老宅原是一座大院,大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才被战火夷为平地。现在吴承恩故居就在吴家老宅原址重建。“吴承恩故居”为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书。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进入庭院便是客厅,正厅大门两侧有对联:“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它高度概括了吴承恩创作源流和一生的文学成就以及他的名著《西游记》的历史价值。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客厅内安放着一尊吴承恩半身塑像,上悬赵朴初题的“射阳簃”匾额,淮安在汉代时称为射阳县,吴承恩以“射阳”为号 自称 “射阳山人”。塑像两侧有对联:“伏怪以力,取经唯诚”,为萧娴书。客厅内陈列着大量的文史资料,各种版本的《西游记》。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吴承恩的书房“射阳簃”,吴承恩幼时,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后来便搜集阅读各种传奇小说和神魔故事,“几贮满胸中”。中年后,开始用他那如椽妙笔,将唐僧西游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在其书房射阳簃中,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书房楹联:西游存心迹,射阳供神仙。“僊”为“仙”的异体字。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缅恩堂是缅怀纪念吴承恩的厅堂,正中吴承恩铜像,十分传神地表达出他桀骜不驯、戏谑人世的鲜明个性,背景屏风是刻漆贝屑画《取经路上》,抱柱有楹联:“妙手著西游嘲佛戏神演人天真缔,巨星耀东国推诚尚力扬华夏精神。”。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从河下走出来的巾帼英雄梁红玉,她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北宋后期,金兵南犯、“江淮兵乱”,梁红玉随家人南迁,流落到京口一带。后嫁与抗金名将韩世忠。开始了戎马生涯。因功勋卓著,蜚声朝野,先后被封为安国夫人、扬国夫人。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梁红玉去世后,家乡父老为纪念这位女中豪杰,在其出生地建祠塑像,后毁于战火。1959年在原址重新建祠,“文革”中被拆除;1982年又重新建祠。梁红玉祠正殿有楹联:“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河山延宋祚;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壖。”。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看了名人故居和祠堂来到湖嘴大街,街上有户民宅,门楣上悬“微巢陋居” 匾额,门两侧贴着“古镇河下石板道盛世千秋,湖嘴 老街老茅屋吉祥如意”的对联。步入室内,原来是民间收藏家老屋。墙上挂满了字画,架上摆满了石头、瓷器和盆景,整洁而雅致。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游河下古镇,赏名家楹联(2)

特录钟锦逵先生“咏河下古镇”诗:运河千里水长流,遐迩闻名古镇讴。父子枚乘开汉赋,夫妻红玉抗金酋。承恩著就西游记,伯载驱倭奏凯歌。百巷繁华已远去,千年历史耀金瓯。注:1、伯载,是状元沈坤字;2、百巷,指河下明清有102条街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楹联   射阳   古镇   淮安   西游记   西游   匾额   街巷   塑像   故居   千秋   对联   书房   名家   客厅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