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位于中山南路南捕厅甘熙故居内,总占地面积14060平方米,于1992年底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南京地区收藏、陈列民俗物品,研究民风民俗,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机构,2006年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建立中国首家民俗、非遗“双博馆”。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甘熙故居又称甘熙宅第、甘家大院,是清代著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占地面积近万平米,俗称“九十九间半。它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它是南京老城文化的见证和缩影,是南京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地。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甘熙宅第由毗邻的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宅第中建筑均坐南朝北。甘熙宅第建筑特色南北交融,既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江南民居的娟秀雅致,又有北方“跑马楼”的浑厚大气。从南门进入甘熙故居参观,首先来到南花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修竹名花,假山奇石,步移景换。一派江南园林风光。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花园北端有仿浙江“天一阁”所建“津逮楼”,楼中藏书曾达十余万卷,为金陵第一藏书名楼,宋代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合编著之《金石录》即藏于此,此书三十册,堪称“国宝”。楼前楹柱上有联曰:津逮楼中,丝竹管弦,雅韵天生九畹;人文道上,才情胆识,大名高矗两间。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津逮楼北面是以友恭堂为核心的三座厅堂,这里是甘家迎来送往与议事之处。甘家堂号“友恭”,意即兄友弟恭、相亲相爱及以诗书教子孙,以孝义传家政。甘家乃金陵望族,甘家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秦国丞相甘茂,其后甘宁、甘卓等都为战功显赫的名将,家族代代以“友恭”精神为家训。门前楹柱上有联:德尚圣贤,炎凉世事三更梦;志存淡泊,风雨人生一部书。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友恭堂之西,有精致小厢房两间,为甘贡三之媳、甘律之之爱侣严凤英旧居,门前有联:一掬风清来碧野;九州人竞说黄梅。严凤英(1930~1968年),安徽桐城县罗岭镇黄梅村人,是黄梅戏传承发展重要的开拓者和贡献者。文革中不堪忍受迫害,服药自尽,年仅38岁。人们无不为她精妙的戏曲艺术成就和悲惨的遭遇而扼腕感慨!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甘熙故居里展示了南京民俗文化,在这里可以了解南京一百多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展演。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南京   中山南路   故居   居里   孝义   秦国   桐城   嘉庆   民俗   金陵   宅第   江南   民居   清代   文化遗产   博物馆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