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在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的鲁迅故里,紧紧挨着四处景点:鲁迅祖居,三味书屋,鲁迅故居和鲁迅纪念馆。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上个月我们去的时候,即使是现在这种情况,人也不像我想象中的少,还是挺热闹的。

鲁迅祖居也叫周家老台门,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一座江南典型的官宦人家住宅,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它坐北朝南,青瓦粉黛,砖木结构,由门厅,大厅,香火堂,座楼等组成,是目前绍兴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台门建筑之一。

鲁迅祖居占地3000多平方米,分为四进,但很神奇的是,我们在检票处测好温,登记好,检好票验证好身份证就直接从一个小门进去了,我不知道是我没注意还是因为不是大门,并没看到鼎鼎有名的“翰林”匾。

其实第一进门厅,也称台门斗。但我们检票处走进去就直接是一条长廊,天井里栽着树木,石条桌上摆放着盆景。还有很多水池蓄满了水,作为消防之用。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直接来到了第二进大厅—德寿堂,这里是周家接待来访宾客及举行婚丧,祭祀等大型活动的场所。鲁迅小时候并不在这里生活,平时很少来祖居,只有家里祭祖或操办大事时才来。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来到第三进——香火堂,香火堂是祭祖和办丧事的场所。现挂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气渊源流长。中间挂有一张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画像。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这里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往右手边走到最里面的是餐厅,墙上挂着两幅字画,一幅是《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另一幅是出自《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这一排房子里也有书房,卧室等。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最后一进是座楼,座楼为五间楼屋,前有廊、后有披,较为宽敞,是周家的主要生活宅区。其中位于座楼中间的小堂前是周家平时会客的场所。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现在里面有很多不同功能的房间,如:小姐闺房、书房、绣房和沐浴房,少主书房,幼童房,典库,储藏室,大厨房等,觉得这应该是后人的重新布置,但我们依然可以想象一下清代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

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两侧,建有对称的厢房,房屋之间都有长廊贯通,以避日晒雨淋。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走进鲁迅故里——鲁迅祖居

参观时,心里就会不禁感叹,周氏家族真的是底蕴深厚,不愧是绍兴的一门望族啊!其次就想着,住这样的房子真的是太舒服了,这么宽敞!

即使我们现在看来觉得非常宽敞,但是当时,由于子孙的繁衍、家族的扩充,祖居的房屋已不够使用。所以周氏家族在清朝嘉庆年间又购置了两个台门,即过桥台门和新台门,从第九世开始,周家开始分家,长子住新台门,二儿子住过桥台门,小儿子和父母住老台门。

鲁迅先生就是出生于新台门,也就是现在的鲁迅故居,之后我们去了鲁迅故居,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鲁迅   祖居   青瓦   桥台   绍兴   门厅   香火   故里   故居   长廊   清代   清朝   宽敞   书房   场所   家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