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毛泽东的众多挚友中,有一位非常普通却又很不平凡的人物,他是毛泽东的表哥,也曾是他的老师。建国前,他清苦地耕耘在教育园地上,芬芳桃李,遍布中华;建国后,他以年逾花甲的高龄荣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参事,并被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他,就是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九哥”的王季范先生。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王季范

1884年,王季范出生于湖南湘乡,他的母亲文六妹和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亲姐妹。毛泽东小时候被寄养在外婆家,经常跟着王季范一起玩。王季范见毛泽东从小就天赋过人,经常把自己在私塾里学到的古文教他背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季范才是毛泽东真正的启蒙老师。

1908年春,王季范考入长沙优级师范学校(湖南大学前身),毕业以后,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想让他去湘潭的一家米店去当学徒,但毛泽东却想接着读书。

王季范知道以后,马上来劝毛顺生,他旁征博引,举出一个人上学念书的种种长远的益处,终于打动了毛顺生,毛泽东得以进入湘乡的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青年毛泽东

1911年,毛泽东来到长沙,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虽然学校收费低廉,但毛泽东毕竟初来乍到,很快就把钱花完了,还欠了学校一些钱。

王季范知道以后,主动去找学校教务处开了借据,将毛泽东欠的钱从自己每月的薪金里扣除。他还从自己的住房里腾了一间给毛泽东居住,自己则和妻子、孩子挤在一间房子里。

1913年,毛泽东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二年,第四师范并入了第一师范,他便和王季范又有了一层师生的关系。在一师期间,王季范辅导毛泽东阅读了《楚辞》、《昭明文选》等古典书籍,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古典文学基础。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第一师范

1915年3月,毛泽东的同学易咏畦病逝,毛泽东为他写了一幅挽联,他拿给王季范看,王季范觉得他写得情真意切,但有几处地方需要修改,于是在王季范的指点下,毛泽东将挽联修改成了:

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

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

1915年,湖南省议会公布了一项决定,宣布从秋季学期起,每个在校的学生要缴纳10元钱的杂费,一师也执行了。毛泽东知道后,认为是校长张干想要讨好上级才这么做的,他感到非常愤怒,于是领导学生要把张干赶出学校。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张干

张干知道以后大怒,他决定把以毛泽东为首的17名学生开除。王季范知道以后,即刻与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校内素有威望的教员召集了一个全体教职员大会,为学生们鸣不平,对校长张干施加压力,最终迫使张干收回了成命,对毛泽东改为记过处分。

1925年8月,毛泽东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遭到了湖南省长赵恒惕的仇视,他于是派人来韶山抓毛泽东,毛泽东得到消息后,连夜赶到了长沙,他找到了王季范,让他给自己准备几套衣服和路费,在王季范的妥善安排下,毛泽东于第二天凌晨顺利离开了长沙。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毛泽东在湖南

1927年,毛泽东在去领导秋收起义之前,专门来到长沙与王季范告别,说他这次要出一趟远门。可这一次分别竟长达20多年。

毛泽东上井冈山以后,王季范自然也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忌恨,一些国民党官员叫嚣:“再不能让‘一师’的那个王季范教书了,不然学生都要变成共产党!”于是王季范不得不忍痛离开了第一师范。

但王季范在当时的湖南教育界有着巨大的声望,在他离开一师后不久,又到著名的长郡中学担任了校长。他提出了“延名师,重身教,因势利导”的办学主张,在他的苦心经营下,长郡中学的声誉蒸蒸日上,跻身于湖南“四大名校”之列。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长郡中学旧址

1936年,王季范离开了长郡中学,他继续活跃在中国教育界,历任河南教育所秘书长、湖南广益中学校长、育才学校代理校长,他还兴办了长沙衡粹女子职业学校。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在长沙设立办事处,负责人恰恰是王季范早年在湖南一师的同事徐特立王季范的独子王德恒想去延安抗日,于是王季范让徐特立安排他去了延安。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30年代的王季范和妻子

毛泽东见到王德恒以后,非常高兴,向他仔细地询问了王季范的情况,并对他说:“延安比起长沙来苦得多哩!干革命啊,你伢子有没有思想准备哟?”

王德恒坚定地说:“表叔,我不怕吃苦!我从长沙来延安时,父亲就跟我说过,表叔为中国老百姓吃了很多苦,他让我到延安来跟表叔学习,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幸福去吃苦!”

毛泽东听了这番话以后非常高兴,他安排王德恒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王德恒经过学习,军政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久以后,他在另一位表叔毛泽民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延安

1942年,王德恒跟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回湖南进行地下工作,他回到家乡后,一直忙于工作,都没有回家看望家人。不久以后,他的身份暴露,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0岁。

毛泽东知道这个噩耗以后,深感悲痛,他怕王季范承受不住晚年丧子的悲痛,就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在以后的几年,王季范一直给毛泽东写信,拜托他好好管教儿子,让他早日成才,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1949年,王季范参加了对湖南省和平起义谈判的策动工作,他首先向毛泽东发了电报:“湖南和平解放可促成!应派人迅速南下,做好各种准备。”他还利用自己的名望,联络了国民党元老伊鳌、唐生智等人积极劝说程潜和陈明仁,最终成功了促成了湖南的和平起义。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湖南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王季范非常高兴,他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对他领导的革命胜利表示祝贺,还对国家的建设提出了“用贤才、立法制、崇道德”三条建议。

1950年,毛泽东邀请王季范来北京相聚。王季范住在北京饭店,毛泽东亲自来看他,王季范为他沏了一杯茶,随同的工作人员看到,马上把自己带来的水和杯子拿出来,为他重新沏了一杯。

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当时新中国刚成立,北京城里还有很多敌特反动派残留势力,为了确保毛泽东的绝对安全,工作人员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毛泽东却觉得这么做非常不礼貌,他把工作人员倒的水拿开,拿起王季范准备的茶抿了一口。

第二天,毛泽东把王季范接到中南海相聚,他动情地向家人和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我的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没有他,就没有我。”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王季范很快向毛泽东问起了儿子的情况,毛泽东哽咽地说:“九哥,你把德恒交给我,可我没有照看好他,自当难辞其咎啊……”说着说着,两行泪水流了下来……

王季范也很悲痛,但他还是安慰毛泽东说:“润之老弟,快莫这亲讲。为了国家安宁,你几十年东奔西忙,抛家不顾。德恒以你作楷模,为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而壮烈牺牲,他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自当含笑于九泉之下。家人也以他为荣,夫复憾哉?”

毛泽东紧紧地握住了王季范的手说:“你要节哀,多多保重,还要照顾好他的一双儿女,他们是烈士遗孤啊!有何难处,可以直接找我。我们是一家人,不必客气!”

毛泽东接着说:“我已经替你盘算了一件事,让你担任政务院参事,为建设国家出谋划策,官是不是小了一点?”

王季范连忙推辞:“政务院参事,我哪里干得了啊!”

毛泽东哈哈大笑:“你给我提出的三个治国重点,不是有‘用贤才’一条么?我们就是要请出你这个贤才来!”王季范深感责任重大,他终于答应了。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毛泽东和王季范(右一)

王季范并没有把这个职务当成是一个闲差,他比以前更忙了,他不仅在教育领域,在新中国建设的各个方面,他都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他曾经为了修建成昆铁路一事,遍寻资料,提交了一份长达数十页的报告,这份报告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周恩来总理考虑到王季范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于是提议给他配一辆小车和一名文字秘书,但他觉得现在国家正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力、财力都有不少困难,于是便坚决地推辞了。

王季范没有小车,每次要开会都会提前从家里出发,保证按照到达会场,有一次通知开会时正下着大雪,会务处准备派小车去接他,但是他却再次拒绝了,他选择了自己坐黄包车过来,并自己支付了车费。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毛泽东和王季范(左一)

王季范的小舅子肖某,之前一直在湖南老家务农,他知道姐夫“当官”了,专门来到北京,希望王季范能够给他安排一个工作,但王季范却说:

“你是我的舅子,按理说,我应该帮你的忙。只是这个忙帮不得。你文化不高,在机关工作不合适,进工厂么,又没有技术。重新学文化、学技术么,年岁又不小了,像你这样的情况,还是回老家务农的好。如今解放了,当工人,当农民,都一样的光荣。”

妻子听见了以后,非常生气地说:“好啊,你这么不近人情,舅子找你帮忙,你却冷冰冰地回一个‘不’字!”

王季范说:“搞工作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国家的事。要看情况,要看条件。情况不行,条件不够,就是至亲至戚,我也不会帮这个忙。”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开幕,王季范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3月14日,王季范辞去政务院参事一职。从“参事”到“代表”,他从不为虚名所累,一直读书撰文,为国家出谋划策。

1959年8月底,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结婚,王季范也应邀参加了喜宴,他穿着一件士林布灰色长衫,这件衣服他已经穿了20多年了,不仅已经褪色,而还打了两个很显眼的补丁。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毛泽东和亲属合照,王季范坐在他的右边

毛泽东看见以后,对王季范说:“君子固穷哩!我看,你这件长衫也该‘改朝换代’了!”王季范被毛泽东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

过了几天,毛泽东的秘书来到了王季范家里,从包里取出一件崭新的米黄色呢子大衣给王季范。王季范一试,十分合身,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他非常爱惜这件衣服,并一直穿到他去世。

1971年春节,毛泽东接王季范到家里吃饭,席间他问王季范:“你离开湖南老家有好多年了,想不想看看故人啊?”

王季范说:“当然想啊!”

毛泽东马上说:“那好,你是全国人大代表,一开春,你就去南方视察,顺便看看亲朋故旧如何?”王季范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晚年王季范(右)

1971年4月,在家人陪同下,87岁高龄的王季范专程乘火车回到韶山。在韶山,他会见了30多位年逾古稀的故旧,或把臂问安,或抱头垂泪,乡情乡谊,如胶似漆。王季范动情地说:“今天回来看望各位,既是我的心愿,也是毛主席的安排。”在场的人听了,格外激动。

1972年7月11日,王季范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1950年,毛主席见到了阔别23年的表哥王季范,对他说:我对不起你

7月14日,中央在北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由郭沫若主持,毛泽东亲献了花圈,花圈的飘带上写着:“九哥千古,毛泽东敬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湘乡   韶山   延安   政务院   表叔   反动派   长沙   湖南   表哥   国民党   北京   师范   家人   情况   学校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