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APP下架被审查,旗下旅行社业务前途未卜


滴滴出行APP下架被审查,旗下旅行社业务前途未卜

近日,滴滴出行APP下架被审查,旗下旅行社业务前途未卜!滴滴下架审查对在线旅游的警示:成也大数据,败也大数据!


滴滴下架,旗下旅行社前途未卜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通告,“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勒令下架整改!


刚刚远赴美国上市的滴滴股东们,原本指望痛痛快快地大赚一笔,却未曾料到上市不到一周,便遭遇了下架审查的命运。


受其APP应用程序被下架的影响,滴滴出行的股价昨日出现大幅下跌,美股盘前交易显示,自北京时间下午4时,滴滴最低价报10.9美元,较前一交易日15.53美元的收盘价,大跌约30%。


以此计算,整体市值一度蒸发2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高达1440亿!


一款打车软件,经过近10年的运营,掌握了全国各个城市的个人数据,出行信息、街景数据等大数据信息,这些大数据如果出现泄露,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或机构所利用,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手握大数据的滴滴坐拥4亿多用户,日活用户高达千万左右,正是这些大数据、大流量,让滴滴拥有了更多的业务空间。


去年5月份,北京小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程维为实际控制人。公司的经营业务范围包括了境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旅游信息咨询;火车票销售代理;航空机票销售代理等。


在旅游业遭遇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滴滴抄底入局,跨界干起来旅行社的生意。而此次滴滴APP下架被审查,股价下跌的同时,旗下旅行社业务或许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忍无可忍的在线平台大数据杀熟



滴滴出行APP下架被审查,旗下旅行社业务前途未卜

此次滴滴出行APP下架被审查,网信办给出的原因是“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其实除了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之外,在线平台“大数据杀熟”也一直是深受诟病。


刚刚私下和朋友讨论一件喜欢的衣服,接着就在手机上收到了购物平台的推送;同样的行程、同样的时间段的网约车,苹果手机要比非苹果手机叫车价格高出近乎3倍;同样的一间酒店,同样的入住时间,老用户竟然比新用户还要高许多……


在当下大数据的算法时代,大数据乱象频出,在线平台滥用用户数据,靠着算法对用户进行三六九等地划分,大数据杀熟,割消费者的韭菜。


违规收集大数据,不仅让公民的个人隐私受到了威胁,通过收集到的大数据对消费者进行“杀熟”,更是让消费者忍无可忍。


7月5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系列法规发布会,宣布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规定:禁止APP不全面授权就不让用!大数据“杀熟”最高可罚5000万元!用户有权拒绝被画像和个性化推荐。


滴滴下架对在线旅游平台的警示



滴滴出行APP下架被审查,旗下旅行社业务前途未卜

大数据杀熟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出行、外卖等在线平台,也出现在在一些大型在线旅游平台。


2018年,知名作家王小山在其微博连发两条博文质疑飞猪旅行App利用大数据杀熟。


同年5月,某OTA平台就被网友诟病,在相同条件下,对用户展示了同房不同价的现象。基于此,该平台于微博上发布一篇长文以澄清。


对于在线旅游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的现象,2019年10月,文旅部专门出台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


在价格歧视方面,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


此次滴滴APP下架被审查,也为各大在线平台敲响了一次警钟,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应值得警惕,因为模式几乎一模一样。


所有的互联网运营模式都是搞的模式创新而已,将传统生意模式嫁接互联网平台。前期采用大规模烧钱模式抢占市场,最后再进行大数据杀熟。形成垄断经营后肆无忌惮的加价、杀熟、肆意妄为。


技术本无罪,用的人多了,自然成为掩盖人性罪恶的根源。


支撑「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科技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绝对不能沦落成利益的刽子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在线   旗下   旅行社   业务   旅游   条件下   忍无可忍   股价   前途   现象   消费者   模式   美元   数据   用户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