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御赐义门陈氏匾额

所谓:天下陈氏出义门!

义门陈氏?对于不是陈氏家门的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

今天,让我们简单来了解下这个传奇的家族。


义门陈氏即江右陈氏,是发源于江西德安县的一个江右民系家族。

遥想千年,江州义门陈氏这个家族曾创下3900余口、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不分家的奇观,在唐宋时期更是名动朝野。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忠义孝悌——义门陈氏

义门陈文化是中国家族姓氏文化体系中一颗闪耀的明星,义门陈精神也一直被世人广泛传颂。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义门陈东佳书院全景图

公元832年,江右陈氏的祖先陈旺因为当官而在义门陈氏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置业,到唐朝中和四年已经是数代同居五十多年,此后江右陈氏多次受到皇族表彰,闻名遐迩。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义门陈复原图

宋嘉佑七年(公元1063年,出于抑制江右陈氏和封建统治的考虑,宋仁宗下旨让江右陈氏分庄天下。最后江右陈氏分为天下291庄,遍布全国,一门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


“一犬不至,百犬不食”

陈姓家族史上,最旺盛的就数“江州义门陈氏”一支。他们以儒家的“忠孝节义”治家,编撰家法家范,置办田产,创办书院,建立了具有高度文明程度的大家庭。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江洲义门陈始祖陈旺

很快,人口猛增,这个家族也兴旺起来。

这个聚族同居的大家庭同锅共灶、财产公有、共同劳动、计划消费。而维系这个家族繁衍不息的动力,在于其秉持良好的家风传承——“忠孝节义为本,耕读奉公传家。”


到宋朝,江州义门陈氏家族达到鼎盛,创下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不分家的家族史奇观。

据说宋真宗曾诏见在朝堂上任职的义门陈人陈延尝,问其义门家况,陈回答说:“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子儿不识母,一十五代未分居,农夫不怨耕田苦。”意思是他们家有饭同吃,有衣同穿,聚族为家,以农耕为乐。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义门陈

宋真宗似有不解,问:“子不识母,人生不孝,岂能称义?”陈延尝当殿作了解释——

原来,义门陈人无论谁家生了小孩,都集中起来哺育,统一进行管理,无论谁家的奶母,只要奶水来了,就到待哺堂,轮流给婴儿进奶。或者,婴儿饿了,要吃,不论是哪位母亲,只要碰上了,就会自觉给孩子喂奶。这就是传说中的“百婴同堂待哺”。

因为合族重义尚德,久而久之,连家中豢养的牲畜也纷纷效仿,其中“百犬同槽”“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佳话广为传颂。


据传义门陈氏养犬百只,同食一槽,共眠一室,其中一只脚拐,常眠于正宅屋顶,似一朵祥云覆盖着义门;白天每食若一犬不到,则余犬不食。

皇上听说后,十分惊奇,于是亲驾临义门,并做米馍一百个送往百犬牢验试。


仆人将一百个米馍放在地上,命义门陈家人唤犬来食,因非正食之时,只到九十九只犬,只见其中一犬含起一个米馍向送馍人点一下头后,直往外走,余犬站于原地不声不动。

宋仁宗等人随犬而行,原是含馍犬送馍给正宅屋顶之犬。送馍犬回转再向来人点头后,轻吠一声,则余犬上前将馍分而食之。


宋太宗大为惊叹,亲笔于“百犬牢”门上写一联“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中异类皆效义;一吠突起百吠齐怒,寨内同声共护门”。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一犬未至百犬不食

《中国姓氏通书》将义门陈“百犬同槽”这一现象称为世界奇观,因而有“义门陈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之说。

虽然这些故事如今看来,或多或少有夸大的成分,但义门陈重义的精神从中也可见一斑。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江州义门陈


义字当头,陈氏堂号


唐朝中和四年,唐僖宗御笔亲赠“义门陈氏”匾额,此后“义门陈氏”,“义门世家”便成了义门后人的堂号。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义门堂——国民党袁老陈立夫提写

民国36年(公元1947年)老前辈陈立夫先生曾发动义门陈族谱全国统修之号召,但由于内战爆发,老前辈的这一心愿未能实现,最后带着遗憾漂流海外。

公元1993年,94岁高龄的陈立夫先生听说老家要修义门宗祠、统修义门家谱,他老人家喜出望外,亲笔题赠“义门堂”三字,用特快专递从美国寄往义门老家,此三字2009年已编入江西省高中课本教课书之中。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德星堂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敦睦堂


“真良家”历朝旌表


唐僖宗李儇于中和四年(公元885年)御笔亲题“义门世家”,并赐一联“九重天上书声旧,千古人间义字香”以示赞誉。

从此,陈氏即把原常乐里永清村改为“义门”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御赐义门陈匾额

唐昭宗李晔于大明元年(公元890年)御笔亲题“旌表义门陈氏”,由此即定名为“义门陈”

南唐王李升于升元元年(公元937年)赐匾一块,上书“义门”二字,标揭门闾。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宋太宗赵匡义旌赐“真良家”和“义居人”。

至此,“义门陈氏”自陈旺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开基建庄至南唐李升升元元年(公元937年),在唐共历时206年,先后受到三位帝王的旌表,后人有义门陈氏始于唐之说。

宋太宗赵匡义于淳化三年(公元992年)7月15日御笔旌赐“忠孝世家”,又于至道二年(公元996年)旌赐“真良家”“义居人”。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旌赐“真良家”

同年下昭将“义门家法”收藏于国史馆,并遣内侍裴愈赐御书三十三卷在义门敕建御书楼,将“真良家”三字悬挂门首。

宋太宗又于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为义门亲题:“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的诗句以示赞颂。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宋太宗“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宋真宗赵恒赐联“聚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爨五百年天下无双”,并于天禧四年(公元1011年)敕于旌表门外,筑高台丈许,亲题“旌表义门陈氏”六个大字。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宋真宗赵恒赐联“聚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爨五百年天下无双”

大宋内侍裴愈赐御书“天下第一家”匾额,因此世人皆称江州义门陈氏为“天下第一家”。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天下第一家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义门节孝坊

节孝坊:义门陈后裔陈明轩之妻,割股疗夫,夫死后冰心守节,朝庭赐建贞节坊牌坊梁基石今尚存于德安县林泉乡小溪山村赤石堰陈家。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节孝坊,1986年被人暗毁

整个牌坊造型优美庄重,为红麻石质构建,榫铆结构,四柱重檐,长4米,宽1米,高5米。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红麻石质构建

牌坊立柱四周刻有浮雕图案,上嵌有“圣旨”的匾额,“玉洁冰清”、“割股疗夫表义门”等字清晰可见。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节孝坊上嵌有“圣旨”的匾额,现藏于德安县博物馆

义门陈氏,无论是旌表还是陈氏名人,简直数不胜数,今天我们也就大致了解,关于义门陈的典故、历史等等,还需要进一步地去研究,作为半个义门后人,希望后期还会为大家呈上更多关于陈氏家族的文章。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赞赏义门陈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赞义门陈氏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天下第一家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天下第一家


义门陈文化是中国姓氏文化、家族文化中璀璨代表之一,义门陈精神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一次见证。对义门陈文化的保护工作尤为关键,无论是对于世界陈氏宗亲寻根问祖,还是义门陈优秀家族精神的发扬传承都意义非凡。同时义门陈遗迹正是辉煌的义门陈文化的最好见证,对于研究义门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义门陈分庄纪念广场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义门陈遗址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义门陈先祖像

“茫茫史海,你的历代先祖是谁;华夏沧桑,先祖历史上经历过哪些荣耀和磨难;万千宗亲,谁是学习之楷模;方圆大地,你的根在那里;宗亲聚会,你的辈分是多少,孰长孰幼……”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每一个姓氏背后都藏着属于它的美妙故事,每个故事都值得我们思考和致敬。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百家姓

你姓是什么呢?你有知道它的来源和发展吗?相信你也会为自己的姓氏自豪,无论是哪个姓氏,但愿我们都能够铭记,秉承先人传承的家风家训,在华夏大地,延续祖光!


天下陈氏出义门 ▏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惟有义门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真宗   良家   牌坊   忠孝节义   德安县   御笔   宗亲   匾额   天下   先祖   江南   姓氏   惟有   中国   公元   家族   精神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