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围屋。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围屋结合了汉民族的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地域文化,独具特色,是客家文化的具象表达,也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谈到客家围屋,就不得不说说赣南的客家围屋。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赣南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如今尚存500余座,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信丰县、安远县、寻乌县6县境内。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其中,以龙南县居多,有“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之称。




围屋看赣南,赣南围屋看龙南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龙南关西新围

龙南县地处江西省最南端,是江西的南大门。赣粤高速、大广高速、京九铁路、105国道以及建设中的赣深高铁等交通大动脉在此交汇。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田野 邓杏文 摄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龙南 茶园春色 易斌 摄


从吴楚文明开化到南唐建县定名,从早朝先民南迁到明清客家繁衍,从闭塞落后山乡到改革开放新城,龙南,这一赣粤门户、南国明珠,越来越够璀璨惊艳。惊艳的是她的发展,还有她那376座客家围屋。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龙南城区夜景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俯瞰龙南关西新围 梁伟龙 摄


龙南的围屋建筑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属世界之最。376座客家围屋,让她成为“中国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世界客家围屋之都”。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俯瞰江西龙南关西围屋。


龙南客家围屋形态丰富多元,尺度变化跨度极大,有国字型、口子型、回字形不规则形等多种形式,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同时在防御建筑方面相对成熟和完备。围屋拐角处设凸出墙面,屋顶瓦面设炮楼,围屋建有宽大厚实的墙基等等。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独具风格,更保存完整,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瑰宝库”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桃江乡龙光围

龙南的这些围屋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有关西镇关西新围,杨村镇燕翼围、乌石围,里仁镇栗园围、渔仔潭围、沙坝围,桃江乡龙光围,汶龙镇耀三围等。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镇关西新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


其中,关西新围、燕翼围这两座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关西新围,更是赣南围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龙南围屋代表之作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燕翼围 摄影:莫健梅)


关西新围:东方古罗马城堡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


关西围被誉为“东方古罗马城堡”,围屋工艺精细考究,并有大量的木雕石刻,是赣南地区最有特色的珍贵客家民居建筑。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

她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规模最大的一座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一处围屋。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


这栋神奇的围屋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于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完工,历时近30年,为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徐名钧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又称徐老四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占地约8000平方米,平面为“回”字形,呈长方形,长边94.75米,短边83.36米,三层土木结构,每层围屋共79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


祠堂大门悬挂着两块牌匾,第一块是“连登科甲”,道光年间,围屋中的两位徐姓族人徐封和徐赠接连中举被封官。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牌匾“连登科甲”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牌匾“赏戴蓝翎”


道光十九年徐封、徐赠两人被赏戴蓝翎,六品以下的官员,此时围屋刚刚修好12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是迄今国内外发现保存最为完好、结构功能最为齐全的围屋。


关西新围历经190年,依然完好如初,可见当时建筑的质量之好。而在关西新围后方百余米处,还有一座关西老围——西昌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老围建于清初,是新围主人徐名钧父亲及其兄弟共建的一座围屋。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老围-西昌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老围-西昌围

当年徐名钧(徐老四)靠着经营木材生意发了大财,后又开药铺、当铺,资产越滚越大,成为一方富豪。

因为子女增多,旧围屋日显拥挤,后来才耗资百万建造新围,因未正式命名,与老围“西昌围”相对应,俗称为“新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关西新围与老围


徐老四也算是典型的客家人,赣商的杰出代表,他一生勤劳俭朴,正直厚道,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成为一代名绅,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如同最传统的中国人一样,发家致富后,一定要在家乡盖一座大宅子,留给子孙后代。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西昌围自然没有新屋这么恢弘气势,让人能够一眼就留下印象的估计还是墙壁上的时代印记,“一定要解放台湾”。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西昌围“一定要解放台湾”




杨村燕翼围:固若金汤的古堡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燕翼围

燕翼围,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燕翼”二字为围名,是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龙临燕翼围 陈焕荀 摄


燕翼围全国重点文物,其历史比关西新围更长,建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竣工,距今已300多年,为杨村赖福之所建,是典型的防守型围屋。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燕翼围


其墙高14.3米,长41.5米,宽31.8米,四面高墙是封闭建筑,只留底层一条大门出入,该围因高大易守而有“高守围”别称。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燕翼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燕翼围


燕翼围对角四边有守阁炮楼,四层为战楼,有58个枪眼,围门有三层,门口有一生活用井,围内有二口暗井,一为水井,一为粮库井,平时以土埋之。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燕翼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燕翼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燕翼围


1942年,时任赣南地区行政督察专员的蒋经国也慕名来到杨村燕翼围,并发出感叹:“翅鸟难飞越高大的燕翼围顶”,他还吃住在围中,对杨村淳朴的客家风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燕翼围


1949年,解放军驻围把守,在围中关押了大批土匪,由于只有大门出入,围墙高大坚固,没有一名土匪能逃脱。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燕翼围




杨村乌石围:独具特色的半圆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赣州龙南县杨村镇东水河边的乌石围


坐落在龙南县杨村镇东水河边的乌石围,因大门前左侧卧有一块很大的乌石头,所以围屋取名为乌石围,又名盘石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乌石围


始建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的乌石围迄今已390多年。乌石围前方后半圆形,在众多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当中,可以说是独具特色,特别珍贵。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乌石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乌石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乌石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乌石围


乌石围占地约4500平方米。有三进三厅的大厅堂。大厅两侧是由6间两层房屋组成的6个四合院、六六三十六间偏房和3个宽敞的大厅组成的蔚为壮观的方形建筑体,这是乌石围的核心建筑。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乌石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乌石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乌石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乌石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村乌石围




里仁栗园围:龙南围屋之最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栗园围

栗园围,坐落于龙南县里仁镇,原名栗树园,因古时这里拥有一大片茂密的板栗树林而得名。

其始建于弘治辛酉年(1501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为明代五品大员李清公所建,是龙南县最大的客家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栗园围


其占地面积45288平方米,相当于6.3个足球场那么大!栗园围聚居着李氏家族申甫公六世孙大纪、大缙两大房后裔190多户,1000余人。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围内主要建筑布局以“一祠三厅”为核心。历经507年的纪缙祖祠气势甚为恢宏,堂内雕梁画栋,镂刻斗拱。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栗园围

按八卦演化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建有围门,四周角落遍布有12个炮楼,围内有围中围,围屋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生活设施布局科学。


橘瑞堂门前有鱼塘面积6.6亩,它是客家围屋中罕见的八卦型围屋,恢宏的建筑规模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使其成为赣南客家围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渔仔潭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渔仔潭围


渔仔潭围,坐落于龙南县里仁。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2475平方米,高三层,集深厚的客家民俗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保存了客家酿酒的传统工艺,所以又叫做客家酒堡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客家酒堡 陈俊杰 摄


围内建有三层结构民房,共有房屋160间,炮楼四座,围墙布满枪眼,围内常年储藏可供二三个月的生活所需食品,以防土匪围攻,也能坚守。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渔仔潭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渔仔潭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渔仔潭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渔仔潭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渔仔潭围


据说围内先后有三名李姓族人考取进士功名,他们都是文采飞扬、喜好饮酒作赋的酒中豪客,所以酒文化在渔仔潭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古人赞酒曰“开坛十家醉,把盏百里香”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客家焐米酒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焐米酒


至今,渔仔潭围家家户户仍保留了传统的酿酒工艺。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渔仔潭围




沙坝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沙坝围


沙坝围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占地面积960平方米,是客家围屋中较小的一座围屋,围屋虽小,但结构严谨,布局科学,功能齐全。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沙坝围




龙光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龙光围


龙光围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历史,是赣南唯一一座全部用花岩岗石垒筑而成的围屋。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龙光围

围屋外墙高10米,每边长48.2米,占地面积2323平方米,给人以“固若金汤”的震撼感。围屋背靠青山层层叠叠,门前小溪蜿蜒多姿,好一派恬静的田园生活。




武当围屋群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武当围屋群


在武当镇大坝村、岗上村次第排列着十余座围屋,围屋大多建于明末清初,整体结构多为前低后高、前方后圆。

其中田心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达600多间,围内最多时住过900多人,是赣南房间和居住人数最多的一座围拢屋式客家围屋。




杨太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杨太围

杨太围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围屋内蕴孙子兵法,既防外侵又防内扰。

前大门有凤尾翘角的牌楼式三耙墙,左右边建有高于屋脊的马头墙,既防风防火又大气美观。围屋内装饰匠心独运,寄托了围主子孙兴旺发达,平安顺遂的美好愿望。




永兴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永兴围


永兴围始建于1948年,占地面积560平方米,原设计为典型围屋建筑风格,后因全国解放,社会稳定,故未新建外围。


永兴围离花树温泉仅有100米,相传永兴围始祖符三公为福建闽侯进士,在广东翁源当县尉,解甲归田,途经夹湖热水,时值隆冬染恙滞留,当地山民告之:“此水不火而热,可浴可濯,君不妨一试,疾当自愈矣。”

符三公从言,身体平复如旧,遂弃返闽之心,定居于此。




纹龙耀三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耀三围


位于龙南县汶龙镇圩圩镇旁。龙南至定南公路从围背穿过,是一座三层楼高的砖石木料结构的封闭式方形建筑,长44米,宽38米,高9米,占地面积1672平方米,外墙全部用桐油石灰浇拌砌成,墙厚80公分,为三层建筑,房屋共106间,对角四边设炮楼守备,二、三、四层共有106个枪眼,底层有通风孔,院内二层有走马楼,建筑面积2820平方米,围院内是块大院地,院内有眼水井,井水清甜,至今在用,围门上方嵌有"耀三围"三字。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耀三围




龙南围屋就像一部厚重的历史,你尽可从不同的层面,去把玩客家人曾经有过的生存状态。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客家千人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客家千人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客家千人宴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焐米酒

它的军事价值,它的消防价值,它的建筑价值,它的民俗价值……都足以让你驰骋想象。一座围屋,让我们领略了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结构 杨立豪 摄


围屋更是凝聚人心所向、守住故土乡愁的实物。犹如一本镌刻着岁月年轮的客家史书,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绚丽的一章。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客家婚俗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客家婚俗

每一幢客家围屋都记载着一个家族的迁徙历史,每一堵墙都铭刻着客家祖先筚路蓝缕、艰辛开基的创业足迹,每一个泮池都辉映着客家人自强不息、团结进取的精神


#江西风景独好##赣南##客家人##龙南##世界围屋之都龙南#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江西龙南,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龙南   龙南县   客家   嘉庆   西昌   永兴   炮楼   沙坝   客家人   江西   占地面积   中国   公元   多年   结构   建筑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