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朝阳古寨,古名太和古寨,因山寨修建在朝阳山上,最近又投入资金开发而取名朝阳古寨,位于涪陵区石沱镇光明村。经常来涪陵区游玩,虽然说不是太精通,但是来的次数多了,对这边的山山水水倒是挺熟悉的。涪陵区有很多的山寨,去过的有龙潭镇南涪村的独石山寨还有团田村的瞿家寨,朝阳寨是在涪陵游玩的第三个寨子,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古寨上还有人居住。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平时爬山寨都是荒无人烟而又艰难的山路,唯有这座山寨相对较好走,公路修到古寨的大门。不过一路上山公路还是挺难走的,自驾游的朋友车技不好的最好不要开车都正大门,后门两公里开外有停车场,可以把车停在停车场步行至后门进入山寨。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古寨的大门还保留得很完整,而且古寨上还有人居住,大门晚上都要关起来。听说十几年前大门是敞开着的,最近才几年才装上两扇木质门。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朝阳古寨修建于明代末期,主要是防匪乱,而明代末年匪乱的主要是张献忠。明代末年的张献忠跟李闯王同为抗清英雄,只是最后沦为麻匪,让人匪夷所思,当年的张献忠所谓的屠川对当地来说是一场灾难。很多有经济能力的村庄或者大地主都修起山寨进行防卫,要是没有修山寨的村庄,张献忠义军所到之处也只能任其宰杀,真是人间的悲剧。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寨子里面还有两户人家,说是两户人家其实也就是两三个人,而且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社会的进步还有生存环境的转变和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寨子里原有的十几户人家几乎都往外搬迁,留下来的几个老年人或许是对故土的眷顾和落叶归根固守而没有离开故居。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寨上的村民所用的生活用具大部分都是石制用品。当年每家每户都必备的石磨,碾槽,马槽,猪槽等随着现代工艺品的出现而丢弃于一边。石磨十几年前在老家还看见有人用,近十多年没有回老家了,也不知道现在老家还有没有人在使用,看到这玩意还挺想念老家的。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两头威武的石狮子,原来是在大门守护的,不知为何搬到寨子里面了。这么大的两头石狮子,重量一定不轻,想必移动到这里花了不少力气。代表着守护神的石狮子,没能放在应有的位置,感觉有点可惜,哪怕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摆在大门口岂不是多了一道风景供人观看。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最有特色的一处亮点无非就是这道开凿在山体的石梯,将近500米长走起来还真有几分不一样的感受。跟古寨同一时期修建的石梯,一层一层地往上走,感觉就是走古道。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黄桷树是川渝两地民间的幸运树,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看到黄桷树的存在,而且黄桷树长得旺生,预示着当地丁财两旺。只不过随着时代的不断推移,这棵黄桷树没能给山寨上的村民带来兴旺,反而是越来越萧条。朝阳古寨的兴衰史,或许也只有这棵黄桷树能够亲眼目睹了。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山寨上原来有十几户人家,有庙宇还有学校,只是这些原有的公共设施已经不复存在。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朝阳古寨分有前门与后门,两道寨门保存得很完好。不仅是寨门保存得很完好,整个山寨除了寨子里面的破旧房屋外,整个山寨几乎都是保存得相当完好,生活在寨子里面好比是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王国。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古寨后门有一块是平整的小坝,小坝的另一端有一条石梯路,当时以为这条石梯路是古道,走了一段之后才意识到这是最近才修建的一条路。这条石梯路是为了开发朝阳古寨而修建,沿着这条石梯路可直通234国道。

重庆市涪陵区有座上百亩的古寨,两户人家过着淳朴的乡村生活

公路边就能看到古寨很亮眼的招牌,这里将要开发成一个旅游景区,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可能又是一件大喜事,只不过开发成旅游景区最怕的就是过度的商业化而又带来一阵凉凉。合理的商业开发,给游客们一个舒畅的心情游玩,不要过急地依赖这里一下子能改变个提高这里的经济状况,比较这里的也拿不出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大家说不是吗?很喜欢爬山寨,涪陵这边的山寨还有很多没有去游玩,也不知涪陵区还有多少的山寨,敬请知情人告知,有时间再去涪陵区爬山寨。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涪陵区   闯王   涪陵   寨子   重庆市   石磨   山寨   朝阳   文稿   古道   淳朴   完好   后门   村民   老家   乡村   大门   公路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