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作者:莫国良

枚枚惦记家乡,总是感觉到有那么一丝惆怅。挥不去的乡情,抹不去乡音,又有谁会说自己的家乡不好呢?

我的家乡坐落在在山清水秀,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这里没有那些名山大川响亮称号,也没有西北戈壁沙漠的雄壮的豪情,当然也没有文人笔下的江南古巷石板桥,但是,这里却有一丝淡淡的甜心诗情。

夏日,烟雨纷飞的夜晚。闲逛在长势喜人的田间阡陌上,耳闻蛙声一片;稻禾的清香扑鼻而来,任凭缠绵的细雨拍打在身上,有一种难以用文字阐述的惬意。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夏秋之际,河池里粉荷妖艳,红菱遍布。在晚霞映衬下的黄昏时分,农家女划着自家的腰圆浴盆嬉戏在河池里,采集莲蓬与红菱,满满的都是收获。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秋日,云高气爽,田间金麦翻滚,空气中充满了稻谷成熟的暗香。白日里,田埂上一排排被收割机放倒的麦穗,仿佛又是撒着娇,仰着头等待着培育他们的主人抱回家。晚间,打谷场上又是灯火通明,忙碌着收获的喜悦。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冬日,遇巧会碰上白雪覆瓦。家家的屋檐下又会挂着长长洁莹剔透的冰棍。暖洋洋的日照老幼不欺地遍洒每家的门厅。大家围在一起嘴里嗑着瓜子,唠嗑着乡间趣事,浓浓的乡情不言而喻。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春日,暖日回乡。淅淅沥沥的春雨捎来了春燕,家家的屋檐下,回归的春燕忙碌着叼泥衔枝修补自己的燕窝,繁衍自己的燕子家族。这个时节也是老家最为忙碌的季节,插秧,拔草一道道的风景会让你美不胜收,或有所感悟。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在记忆里,要说老家的好吃的东西,或许大家都知道是常州的萝卜干跟芝麻糖。然而在我的记忆里最好吃的东西应该是我外婆自制的酱黄瓜,别看它在白天烈日里爆嗮时候,满钵都是蛆虫,让人看得很很恶心。但是,一旦洗干净后,吃上一口,满嘴都会留下清香,让你爱不择口,只可惜这些工艺都已经是失传了。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俗语说:“水不厌深,有水则显”。现在的横山桥镇有三样时尚的特产让人叫绝,那就是横山桥镇“三鲜”。所谓的“三鲜”也就是厚百叶、螺丝和水芹菜。相信大家都吃过类似的菜肴,然而横山桥镇的这三样东西肯定与外面不同。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或许这三样东西跟这里的水土相关,走出这个方圆十里地,味道就会不一样。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节目组为横山桥镇的“三鲜”做了专题节目报告。电视台专家们的解释是,这里的“三鲜”都跟水有关。大概的意思是在横山桥镇属地村落里,豆制品的加工业相当发达,制作完的豆制品废料直接就倒在当地的湖水河道里面,由此养育了湖泊河道里的螺丝肥腻。加上这里的湖泊河道水系发达,河水清冽。用如此清澈、肥沃的河水去灌溉水芹植物,那么这里的水芹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水芹极品。由此在这一地区形成了绿色植物链的相对封闭循环。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好的食物,当然要有好的烹调。

厚百叶适合当地的土猪肉一起红烧,那将会是色泽红艳满屋留香,咬上一口红烧肉那一定是满嘴冒油;同样,找到了厚百叶也是肥腻中带着豆香,或许还在品尝,却已经是不小心地滑溜到达了腹中。一碗红烧猪肉厚百叶会让你吃的忘乎所以。

这里螺丝的吃法又与众不同,用当地老母鸡熬汤,然后用飘满黄油浓汁的鸡汤放入螺丝,煮熟后盛入碗中,撒上葱花,色、香、味俱全。上桌后,吮上一枚螺丝,鲜香四溢。

假如这个时候,有一壶当地老乡自己酿的糯米原浆白酒那就更好了。开瓶就会酒溢四香,甘醇甜美。我喝过后,戏称该酒应该称为“横山茅台”口味确实不比贵州茅台差多少。酒后再来一小碗当地出产的香稻白米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太多、太多的美味佳肴,枚不胜数。

俗语说:“山不厌高,有仙则灵”。酒足饭饱之后,可以去镇后面的芳茂山紫霞峰(我们称其为清明山)转转。不大的山上有一座道观和一座寺庙,虽说不很显山露水。但是就在这个占地面积并不大的小山头上,意外地被道、释两家高僧们相中传道,足以说明那个小山头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景点之一:千年道观白龙观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白龙观的传说介绍:

相传东晋时期司马睿即位,定都南京(建康)(公元317年)。当时在此处有一登仙莲台,善男信女,争抢登仙。右将军散骑常侍曹横认破乃千年蛇精口化而成,随斗之,并留下古迹外龙潭与内龙潭,后有修道者在此筑馆炼丹修道。

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山脚项家村(现名观前村)凤秀小姐,遇二龙化身的仙桃,后因误食仙桃怀孕,从大林寺旁投井(现称龙母井),自东井(现观内龙井)而出,胎化二龙,后即称凤秀为“白龙娘娘”。

当地民间还有一种民间的传说,济公活佛在杭州灵隐寺作法,从井内收获木材建寺庙,作法搬迁的木材都是由这口古井内送出去的。当然,上述的都是传说故事,无从考证。

不过,庙观内的两棵千年银杏树和那口古井可以称得上是千年奇葩了。在那个时代。能够在厚厚的花岗岩山体上开凿出这么个古井也真是不容易。逛完山累了,可以在古井旁休息,喝上一口古井里的龙泉水,或者洗脸擦汗。顿时你就会感觉神清气爽;入口的龙泉水满嘴甘冽。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景点之二:千年古刹大林禅寺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大林寺名称的由来:

相传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随帝征战军中,共患难。同贫贱,勤于内冶,贤德仁厚。洪武十五年八月(公元1382年)寝疾而崩,享年五十一岁。帝恸哭,遂不复立后,帝邀全国各寺高僧云集皇宫为马氏做超度水陆法会。事毕,有少林寺和尚慧轮云游各地寺院。一日,慧轮途径武进境内芳茂山,腹饥难挨,见山上隐约有寺庙之廓,即循小径而上。近前观之,但见断垣残壁,无有一僧一物耳。后闻知此处曾为道观、寺院,后荒废,即发下誓言;十年必造一寺。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当然这又都是传说,无法考证。但是大林寺作为佛学界最高学府的天宁寺(杭州灵隐寺、上海玉佛寺、常州天宁寺和宁波天童寺是东南亚的最高级别寺庙)的下院,也足以说明大林寺的佛理及其结构与常州的天宁寺一脉相承。

走进我的家乡常州横山桥

这就是我的故乡常州横山桥。虽说地方不是很显山露水,但是她称得上是一位藏在深阁人未知的江南大家闺秀,值得大家一去探究的地方。

上述部分图片来至于网上,一并感谢原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横山   常州   灵隐寺   河池   仙桃   龙潭   龙泉   水芹   道观   古井   河道   俗语   寺庙   螺丝   千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